如果不是十年前一次簽證的失誤,今天的鄧中翰可能仍然是一位出色的學者。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看不到中星微的堀起,看不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星光中國芯”的誕生,也看不到代表“中國技術概念股”的中星微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鄧中翰完成了從學者向企業家的人生轉折……
10年前,日本東京銀座街區,一個中國青年站在街頭。
那時的鄧中翰正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物理學與電子學學位,到日本參加學術會議,卻因為回美簽證問題不得不滯留日本。等待簽證的7天時間里,鄧中翰哪兒也沒去,只是在路邊看著繁華的銀座和行色匆匆的人群。
“就在那時候,我的價值觀發生了重大轉折。”這“無所事事”的一周讓從未走出象牙塔的鄧中翰感受到社會的力量,“我第一次有時間審視校園外的世界,思考校園外的人們都在忙碌什么。我發現經濟是整個社會的推動力量。”回到學校后,鄧中翰又選擇了經濟管理學專業修讀,為從學者向企業家的轉型奠定了基礎。
10年后的11月15日,作為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設計公司,中星微電子在納斯達克上市,其研發的“星光中國芯”數字多媒體芯片在PC圖像輸入芯片領域,已占領了全球60%的市場份額。
剛完成納斯達克上市之旅的鄧中翰講述了他創業人生的三個拐點:
1991年,上大學時獲得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獎“挑戰杯”,使他開始認可自己的個人價值。
1995年,東京銀座的一周“呆坐”,使他加深了對社會責任的理解:“不僅要有技術,還要將技術、個人和社會聯系起來。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不僅該從學術上,更應該從宏觀的社會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
1999年,親身經歷五十周年國慶慶典,使他意識到應該為祖國的強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挑戰
鄧中翰回憶:“我曾和普通的大學生一樣,過著三點一線的校園生活,但大學三年級時贏得挑戰杯,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挑戰’二字從此在我的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14年前,正在中國科技大學讀本科的鄧中翰生活非常單純。籃球、游泳就是全部的課余生活,但精力充沛的他卻希望做些科研工作,在老師的鼓勵下,他與其他研究生一道開始科研研究。8個月后,一篇用量子力學解釋外太空射線對地球礦物質影響的論文在權威雜志上發表,鄧中翰還因此獲得了團中央頒發的挑戰杯獎。
“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回憶這個獎杯。它使我突然意識到,普通學生,創造出來的科研成果也會被社會采用。”這個獎杯也成為他人生的第一個拐點,讓他從幼稚無知到開始了解自己的價值。
那時鄧中翰期望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因而畢業后去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物理學碩士。這里是知識的殿堂,該校僅他所在的系就曾經出了7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我每天經過走廊,都能看見他們的照片,所以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在物理學領域做出貢獻。”
然而,臨近硅谷的鄧中翰卻不可能感受不到芯片帶來的震撼力。那時Intel的386剛剛問世,坐在摩爾定律創始人戈登?摩爾捐贈的會議室中,鄧中翰感受到的是前沿信息技術掀起的硅谷熱浪,隨后轉系電子工程系也順理成章。因為轉系之路的艱難,他自嘲,一度成為“半書呆子”,到1995年,在日本滯留一周后,他再度橫跨學科,讀起了“生意經”,成為該校百余年歷史上惟一一個在五年里獲得物理學碩士、電子工程學博士和經濟管理學碩士三個學位的學生。
有所為
經過硅谷創業的洗禮,31歲的鄧中翰應邀回國并觀看了祖國五十周歲國慶慶典,“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應該為祖國的強大做些什么。”站在觀禮臺上,他異常激動,同時也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一定要把祖國的芯片產業推動起來。”因此,鄧中翰把創業的領域鎖定在具有巨大成長潛力,在全球范圍內又屬空白的數字多媒體芯片領域,這與國家發展芯片核心技術的想法不謀而合。
在1999年的冬天,北京的一個倉庫里,鄧中翰和幾名志同道合的留學生共同創立了中星微電子公司,并獲得了國家的大力支持,贏得了信息產業部電子發展基金的第一批種子基金,而后期的風險投資都由企業自主籌措,從而成為一家以“硅谷機制”創立的中國本土企業。
從中星微創立初始,鄧中翰就意識到,只有進行技術的自主創新,才能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產業升級。但創業的條件是艱苦的,為了節省資金,中星微的辦公室里甚至沒有暖氣。公司創始人之一、現任副總裁張輝的手都開裂了,但他們堅信,能過第一個冬天就是經得起考驗的團隊,就會迎來今后的春天與收獲的秋天。
2001年3月,中星微終于推出了中國第一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門級超大規模專用芯片“星光一號”,并實現了產業化,被三星、飛利浦等國內外一流IT廠商采用。
2003年,中星微研發的新一代移動數字多媒體芯片還打開了世界手機市場的大門。到目前為止,中星微申請的國內外專利超過400項,在PC圖像輸入芯片領域已經占據了全球6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芯片,第一次在一個重要應用領域達到全球市場領先地位。
11月15日,鄧中翰在98場路演之后,終于使中星微順利登陸納斯達克。
我會回來的
鄧中翰表示:“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依靠的不是中國制造和中國市場,而是中國創造,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自主創新之路是崎嶇的。雖然在國家的扶持下,中星微與各大運營商和國內頂尖企業都達成了合作。“我們和互聯網不一樣,芯片技術就是‘硬碰硬’,公司一開始就是著眼全球的。”鄧中翰顯然預料到創新企業的代價,作為擁有我國第一個自主知識產權芯片的企業,中星微在沖出國門的過程中也經歷了種種曲折,遭受了種種質疑。
在與國外企業的聯盟過程中,有一個故事,鄧中翰至今仍然記憶猶新。那時,盡管星光中國芯憑借技術的創新敲開了三星、飛利浦的大門,但在攻克數字圖像領域的老大索尼公司時卻碰了釘子。
“我們一共只談了5分鐘。”鄧中翰回憶說,“當時我們幾個人,為了原定一個小時的會談飛到日本。但索尼的主管一聽說我們也是做圖像芯片的,馬上就說,索尼有幾百項這樣的專利。沒等我們把話說完他就趕去開其他的會議了。”那時的鄧中翰只說了一句:“I will be back(我會回來的)”。
4年后的2005年8月,索尼的多款筆記本電腦的攝像裝置開始應用鄧中翰的中國芯。
訪談
《中國商界》:現在,世界多媒體手機中60%以上的芯片出自你的手下,包括惠普等巨頭都在用中星微的芯片,中星微電子有無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會超越這些業界巨子?如果有可能,怎樣超越?
鄧中翰:世界從事的芯片行業有很多的巨無霸,我們公司剛剛做了六年,國外很多巨頭市值都是上百億美金的規模,而他們的芯片也是在各種各樣的領域。我想,作為中星微電子創始人,我看到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從天時角度講,經過幾十年摩爾定律的發展,我們從大型計算機,到計算機,到小工作站,到微機,到手機,成本降低了十倍,用戶增長了十倍,每隔十年總有新的機會,今天中星微電子做的是數字媒體,手機大概一二百美金,PC是一兩千美金,這是重要的產業機會。如果說用戶再擴大十倍的話,我們一年做六億到八億的手機,那就是每個人手里都擁有一個像手表一樣的數字多媒體的終端,同時可以做其他的信息服務,這是天時。
過去每一次天時造就了一批巨無霸的企業,我想這對中星微電子也是一個天時,我們會抓住機會的。
《中國商界》:一流企業賣標準,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制定自己的標準?
鄧中翰:中國是最大的制造業基地,同時中國又有非常好的產業鏈。今天中星微電子還主要是靠出口在海外,有朝一日,我們與國內的這些電子行業的巨無霸的合作,包括制定標準,推動新一代產品的發展,我們可能會通過中國的制造業,通過中國自己內需的市場而一統天下。
是的,一流企業賣標準,這正是我們在考慮的事。
《中國商界》:講一講你回國后的創業經歷?
鄧中翰:我清楚地記得那是1999年11月14日,在中關村一個倉庫里開始了我們的創業。那時候創業是很艱難的,今天看到中星微電子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又在納斯達克上市,我個人又獲得了很多獎勵,可是當時在一個小小的倉庫里,條件很艱苦。當時中關村的地價非常貴,辦公室又非常少,所以我們就租用了小小的倉庫,就在那樣的情況下,我們開始了創業的過程。我記得冬天的時候,倉庫沒有很好的暖氣,我們的手都凍裂了,對于一個硅谷回來的博士而言,在貝爾實驗室回來的科研人員而言,手上起了凍瘡,就在這樣一個艱苦的環境下開始了創業。
《中國商界》:為什么不挑一個更好更貴一點的辦公室?
鄧中翰:一方面從省錢的角度,在一個便宜的地方開,再一個我想,如果能在第一年的冬天能夠克服過去,我們可能就有第二年的冬天,第三年的冬天,這樣才能迎來春天和秋天。所以,我們在第一年的冬天,不僅僅是我們自己挺過去了,又招了一些人,在倉庫之外又把它的會議室租了下來,后來把會議室改成了工作間,后來又搬進了新的地方,在北理工附近。
正是這種挑戰,才鍛造了我們的品質與信心。
《中國商界》:索尼為什么拒絕你?
鄧中翰:主要是我們沒有名氣。那是2001年,我們四個創始人當中有三個人去日本推銷芯片,拜訪索尼,當時索尼的一位主管接待我們。在見面的時候,我們說是北京來的,要賣給你們芯片,而且是做圖像處理、攝像方面的芯片,他還沒有等我們把話講完,就說:我們索尼有幾千項這樣的產品,幾百個這樣的專利,我們索尼是這項技術的鼻祖,如果你想學的話,可以看看我們索尼的展覽,看看我們的產品。接著,他說他沒有時間,還需要去其他的會議。就這樣,在約好一個小時的見面中,前后只有五、六分鐘的樣子,我們非常尷尬。你想,去日本,一個小公司,還很不掙錢,要付出飛機票、酒店等等一系列的代價,跑到日本只見了五分鐘。出門時,我就說:我們還會回來的。
《中國商界》:索尼為什么又用了你們的產品?
鄧中翰:不用我們的不行,因為我們的東西好。
采訪手記:
時代就如一輛高速奔馳的列車,只有當它從我們身旁駛過并即將遠離的時候,我們才會感覺到它的速度與珍貴。鄧中翰他們所創造的正是中國高科技產業幾代人為之奮斗的夢想:擁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機密。有了這種能力才能有資本領導潮流,成為業界新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