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起身離去 世界開始在石油上漂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5日 06:59 中國經營報 | |||||||||
1月31日這一天,艾倫·格林斯潘起身離去,只留下他深不可測的微笑。 在過去的18年里,這位領導著美聯儲的老人從容啟動著美國經濟的心臟,讓美利堅這頭經濟巨獸呼嘯狂奔,不僅將所有的對手拋在身后,而且將二戰以來確立的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撞得七零八落。
“上帝在公元前4000年創造了世界,而華爾街在1900年重組了這個世界。”世界的信仰中心、價值中心已經從梵蒂岡的城堡里轉移到紐約的這片街區上,而君臨其上的艾倫·格林斯潘18年來點撥著他教宗般的權杖,讓美國一次次化險為夷,讓世界一次次天翻地覆。 在格林斯潘時代,世界新經濟大幕徐啟,西方社會宣稱已過渡到信息社會。然而格林斯潘的新經濟概念無法掩飾資本的工業化本質,也無法掩飾在此基礎上,西方世界對于能源的依賴和貪欲。否則就無法解釋當今世界的一切爭執、一切沖突、一切暴力。 世界的本質沒有改變。每個人群都在努力維護、擴展自己的生存空間。于是就有爭執、就有沖突、就有暴力。就像數千年前爭奪一片草場一樣,戰爭的理由變得前所未有的單純:為了讓自己的生存狀態更安全。從天主教廷的十字軍到東西方冷戰對峙,繁衍了數千年的意識形態大旗被突然遺棄,人類回歸到物質時代,國際關系變得單純、脆弱、戰戰兢兢。富有能源的和匱乏能源的,所有國家都在一夜之間喪失了安全感。 就在格林斯潘離開辦公室的這一天,石油輸出國的部長們在維也納宣布,他們不打算改變目前2800萬桶的原油日產限額。他們小心地向美國解釋說,石油價格上漲是由于伊拉克和伊朗的動蕩局勢,而不是因為他們的限產。 就在這一天,美國總統布什向他的國民宣布,美國將在今后20年把從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減少75%。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但卻是這個超級大國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美國有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安全,而不必受能源國家的挾制。因為出產石油的地方大都是“不穩定地區”。布什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同一天,石油大國委內瑞拉向另一個石油大國伊朗伸出援手,支持后者對抗西方的核發展計劃。 還是這一天,美國總統布什在國會向議員們闡述美國在全球的領導作用,他認為如果失去美國的領導,世界將會“更加危險和充滿憂慮”。而大廳外,國會山降半旗為剛剛去世的美國民權領袖斯科特·金志哀。成千上萬的美國民眾走上街頭,悼念這位馬丁·路德·金的遺孀,悼念由這對夫婦領導的那場改變美國社會的民權運動。就像美國政府不希望世界“更加危險和充滿憂慮”一樣,美國人民更不希望自己的政府、自己的社會“更加危險和充滿憂慮”。 這一天,艾倫·格林斯潘起身離去,只留下他的微笑,深不可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