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正文
 

創維王殿甫:欲掀第三次電視產業革命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3日 07:23 中國經濟周刊

  王殿甫,這位見證了中國電視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老電子”,作為中國三大彩電龍頭企業之一的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在2005年幾乎所有的演講中都這樣說:第三次電視產業革命已經醞釀,中國即將邁進一個數字化的電視時代。

  ★文/康素

  一位年逾七十的職業經理人,依然是躊躇滿志。

  在年終歲尾的這段時間里,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創維,00751,HK)董事局主席王殿甫談的最多話題就是中國的電視革命。

  他的觀點很鮮明:“國家應效仿當年扶持國產彩管、玻殼企業的做法,出資幫助國產彩電企業投建面板生產線。”并稱創維、TCL、長虹與康佳四巨頭高層已達成初步意向,將聯合建造一家

液晶面板生產廠。

  第三次革命蓄勢待發

  在王殿甫看來,整個電視產業已發生了轉變:首先是模擬轉向數字化,推動了3C融合、TV和IT產業的結合,數字地球、數字國家、數字城市、數字家庭都將變成現實;第二是CRT(顯像管)轉向平板電視,彩電更薄、更輕、更環保健康;第三是單向收視轉向互動點播。電視變成家庭智能顯示終端,可以實現即時通訊、視頻通話、玩電子游戲。

  但是,中國具備了第三次電視產業革命的條件了嗎?王殿甫認為,中國已成為全球彩電生產銷售第一大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中國已經建立了以整機為主體、以關鍵配套件為支撐的比較完整的彩電工業體系,積累了第三次革命的堅實基礎。

  事實上,數據證明了這種判斷。2004年,全球彩電銷量約為1.33億臺,中國占55%。產量過百萬臺的企業有13家,其中TCL、創維、長虹、康佳四強的產量都超過800萬臺。

  “尤其是2004年中國電子百強企業排序前10位中,有5家都是彩電企業。其中,在04/05財政年度,創維數碼控股公司更以104.66億港元的營業額和4.03億港元的純利創歷史新高,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6%和17.8%。”

  據介紹,近幾年來,大中型彩電企業均建立了研發中心,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比例不斷提高;生產力已基本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品種規格基本系列化;液晶(LCD)、

等離子(PDP)、光顯(DLP)等新品迭出,正快速進入百姓家庭。2005年,從元旦到國慶節,創維平板電視銷量就增長了7倍,2005年全球平板電視產量達到1600萬臺。

  王殿甫預測說,今年將達到2500萬臺,2008年將達到4000萬臺,2010年可達到6000萬臺,將占全年營業收入的70%。

  “缺芯少魂”成產業難題

  然而,對于未來

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事實遠未如王殿甫意料的那么樂觀。

  擺在他面前的有三大課題:一是如何抓住數字化、信息化機遇;二是如何發揮現有彩電工業生產能力和比較優勢,提升民族彩電品牌知名度;三是3C部門如何有效結合,共同延伸產業鏈。

  雖然在2005年上半年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分別銷售了37萬臺和20萬臺,銷售額分別是35億元和41億元,分別增長了370%和207%。但這種爆炸式的增長數字并沒有給國內的平板電視企業帶來利潤的增長。

  此時,由于中國的材料技術產業落后,許多核心產業的高新材料、設備和技術,均需從外國“輸血”進口,造成中國本土企業貢獻率僅有26%,而外資企業產值的貢獻率已經達到73%;在平板顯示行業,發達國家更是賺取了液晶電視產品利潤的80%~90%,而由于此類半成品全部需要進口,使得在中國生產的液晶電視,其價值的80%以上發生在國外。

  在王殿甫看來,盡管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但中國企業付出的是技術上和產品質量上的落后,利潤微乎其微甚至虧本,外資品牌銷售份額少卻攫取著高額利潤,造成了中國電視機企業始終處于科技產業的末端,國家資本迅速外流。

  對此,王殿甫建議,中國電視產業40年發展歷史和創維17年成長歷程表明,面對機遇、迎接挑戰的出路只有一條,就是不斷創新。創維從一個生產電視遙控器的小廠,成長為產品銷售量居行業前端的彩電企業,主要原因就是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

  據王殿甫介紹,當彩電市場供過于求時,創維提前研制生產了100HZ的數碼技術;之后,推出逐行掃描的純平電視;接著推出中國第一高清電視;現在正在掀起“平板風暴”,而且推出了V12(改善圖像的12項技術)等,填補了國家空白。近年,創維累計創造了200多項專利技術,創維研究院成為國家認定的技術中心,初步形成了自主技術創新體系。

  “我們的經驗和教訓都表明,要改變中國電視產業‘缺芯少魂’的現狀,只有靠核心技術的創新,從硬件到軟件、從產品專利到產業標準進行系統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建立自主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進行國際化的合作。”

  如何打響未來電視產業革命?

  在未來電視產業的營銷戰略方面,王殿甫特別提到要從“紅海戰略”轉向“藍海戰略”。“紅海戰略”,就是盯住競爭對手,在競爭中取勝的戰略;“藍海戰略”,就是甩開競爭對手,挖掘潛在市場,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王殿甫說,“藍海戰略”核心的兩個推動引擎是技術創新和品牌創新。中國有近4億臺電視,近期有1/3要更新換代,彩電企業的策略就是要引導好消費者。從全球來看,盡管平板電視需求量增長很快,但CRT高清數字電視在近3-5年內,在銷量上還將占優勢。

  “當前走向數字電視時代,商用和集團需求量越來越大,這片用戶的絕大部分是‘藍海’,要搞直銷。戴爾的成功,除了在線定制策略外,還在于集團客戶的開發。”王殿甫表示,與大型家電連鎖商建立戰略聯盟已形成氣候,但要反對“價格大戰”,無序競爭,建立一種和諧、規范的市場秩序。

  對于中國電視產業技術的突破,王殿甫還強調,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視,扶持國家級的創新體系,支持核心技術項目的發展,都是決定品牌戰略的關鍵。他同時認為,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在數字化時代,更需要團隊精神、創業精神和系統思維精神。

  王殿甫分析說,電視產業第三次革命還可能帶來市場競爭環境和企業組織方式的根本性變化。電子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多樣性,使得單一的企業獨立構造技術體系,并成功推廣應用越來越困難。因此,必須建立技術聯盟和產業聯盟,共同推進新技術的標準化和開發工作:一是業界的橫向聯合,二是業內的上下游聯合,三是工商聯合。

  “在CRT時代,7大彩管廠、8大玻殼廠之所以能迅速啟動,全面部署元器件項目,就是因為國家通過直接出資或發放銀行貸款的形式幫助它們購買國外技術,組建合資企業。”王殿甫回憶稱,“為創造一個完整涵蓋上下游的CRT產業鏈,國家當時總共投入了200億美元。但這個產業后來回報給國家的貢獻額是8000億美元!”

  “對于這樣的成功經驗,平板時代理應借鑒甚至復制。”王殿甫表示,“因為惟有國家、地方、企業三方同時出資,才能切實保證與國外企業合作引進生產線的充足資本,推動企業從后工序向前工序發展。”

  王殿甫認為,CRT四巨頭其實是愿意聯手合資建立一家液晶面板生產廠的。“但前提是國家一定要給支持、給政策、給資金,最近我也一直在為這個事情奔波。”而讓王殿甫頗感欣慰的是,據一政府部門相關人士向其透露,信息產業部部已將平板電視核心技術的引進作為重大工程項目列入“十一五”立項計劃,上報國家。

  資料

  我國電視業的三次革命

  我國電視產業第一次革命發生在1950年代末,中國第一套黑白電視發射設備和第一臺黑白電視機的誕生,結束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歷史;第二次是在建國十周年之際,我國成功研制第一套彩色電視發射設備和第一臺彩色電視機,人們走進彩色模擬電視時代。今天,中國電視產業正在進行第三次革命,即將邁進一個數字化電視時代。

  資料

  有關王殿甫

  1935年生于遼寧省,在電子行業打拼40余年。王殿甫曾任原電子工業部辦公廳主任、北京廣播器材廠高級工程師和廠長、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總經濟師。最值得一提的經歷是,王殿甫于1993年在深圳賽格集團瀕臨解體時就任董事長,當時賽格虧損達到1.1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113%。他上任后對賽格進行了存量資產的盤活,使賽格度過了財務危機,而且成功安排賽格與日立、三星成立合資企業。王殿甫還曾任職深圳電子商會會長和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2004年12月,王殿甫擔任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CEO,負責執行集團的業務及企業策略,并且全面監察及管理集團營運,年薪100萬港元。2005年1月,王殿甫被選為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