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軍的買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7日 18:34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張翼 來源:中國經營報 兵法原文: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兵法白話:金蟬脫殼,用來指人,是一個比喻,指在危急關頭,設法從某種境地脫身,脫身時,留下種種偽裝,制造沒走的假象,其時,人早已走了,因為有偽裝和假象,他
湘人傅軍,個子不高,體態微胖。每臨社交場所,出場時總會有人特意附加幾句“后綴”:傅軍是白酒新貴“金六福”的大老板。這也難怪,傅軍經久隱遁事外、不喜曝光,知名度自然遜色于“新華聯系”主力產品,比如金六福、香格里拉藏秘、獵豹汽車。 “新華聯系”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傅軍曰,“多元化。”這樣的回答讓人在驚詫之余心生疑竇,新華聯何來如此“底氣”?有人“明目張膽”地將傅軍的多元化實驗比做中國GE范本,如此“比附”絕對是嘩眾取寵、貽笑大方。“沒有一個行業永遠旗幟飄揚,新華聯幸虧走的是多元化道路,如果專業化沒準早完蛋了。”多元化目前還是新華聯集團必經的歷史階段,傅軍張揚多元化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年銷售收入遠低于百億元的新華聯還沒有資格定論自身多元化的所謂“成功”。多元化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危機也會在不期然間噴發。整個2005年,傅軍做了兩件大事,先是“賣”然后“買”,進退之間的加減乘除值得咂摸。 名聲在外的金六福,只是新華聯多元化的一個路標而已。循著路標,向左走、向右走,傅軍邊走邊看。靠OEM貼牌營銷制勝,不產一滴酒的金六福酒業,多年以來充當著新華聯“現金奶牛”的角色,一家上供的利潤占到了新華聯的1/3。年銷售額超20億元的金六福,傅軍愣是將控股權拋盤讓外。轉而,傅軍以1億多元的代價成為通化葡萄酒第一大股東,買入之時,通化葡萄酒預虧9800萬元。 傅軍所圖何為?說他不缺錢那是假話,因為資金問題已然成為新華聯進一步多元化的阻梗。本報記者曾與傅軍有過較長時間的交流,他承認,新華聯的融資手段還比較單一,以銀行借貸為主。新華聯要實現新的跳躍式發展,必須將資本運作與產業投資結合起來,盡快實現兩條腿走路,雖然傅軍已在香港買了一家殼公司,但資本運作的乘法還沒發揮威力。 這樣的背景之下,傅軍大抵只能通過有限放棄的方式保證新的擁有。傅軍的信心在于,押寶的紅酒產業成長性甚于白酒。 2005年,傅軍為新華聯的產業版圖新建了“皮卡”一項。一場標稱“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合作牽涉三方。今年3月,新華聯集團、湖南長豐集團、安徽中銀揚子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三方合資成立“長豐揚子皮卡”。新華聯集團、長豐集團為新成立公司的第二大和第一大股東,兩家出資8500萬元,承債8880萬元,占新公司85%股份。傅軍在一點點過渡,他的終極目的也想“摻和”轎車。皮卡行業技術含量不高、準入壁壘低,規模與容量有限,“膨脹”起來的傅軍是否看到了這些風險? 通過與傅軍的接觸,記者感觸最深的是,傅軍最大的特點之一是“不貪”。所謂“不貪”,體現在兩方面,一、不貪圖股權;二、不貪圖快速做大。傅軍曾經是新華聯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創業之初,他的股份占70%。11年來先后6次以優惠的“價格”給高管、骨干配股,傅軍個人股份被攤薄至30%。相映成趣,新華聯集團一位董事以財富新銳的面目登上胡潤編制的“2003年中國百富榜”,傅軍卻悄無聲息地“落榜”。 放權讓利,傅軍基本趟過了這一關。山東東岳化工由新華聯集團控股,傅軍占37%股份,是最大的持股人,但他把董事長一職讓度給了公司原來的總經理,此君知恩圖報、不負所望,2003年做到了8個億。 “要有進取心,但不能太貪婪。”對傅軍來說,“減法”與“乘法”的迫切性尤甚,傅軍正在調劑、變革,未來會著力在至多5個行業里發展,但肯定不會蜷縮在一個行業里,因為“那樣反而風險更大”。 點評:舍得舍得,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