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正文
 

永怡傳播總經理江南春:挑戰虛榮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5日 17:29 《遠見中國》

  江南春小檔案:

  年齡:29歲

  籍貫:上海

  教育: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

  實業:永怡傳播機構中國總部

  行業:廣告業

  資產參照:2001年銷售額1.5億元。江南春為公司創建者和大股東。

  江南春的永怡傳播是上海IT產品廣告代理機構的龍頭老大,在這個市場上基本占據了95%以上的份額,2000年經營額達到1.5億元人民幣。每年1.5個億,對于年輕氣盛的江南春來說,“僅僅是暗地里跟別人攀比數字的一種工具”。

  像很多早已不為金錢發愁的人一樣,金錢對于江南春,無非就是一些抽象的數字。而支撐起這個工作狂從早上9點到凌晨二三點不停忙碌的,是“虛榮”給予的動力。

  “夢想”的江南春

  江南春的“虛榮”,據他自己講,是其無窮無盡工作熱情的原動力。

  “虛榮”第一次出現是在小學五年級。江南春回憶說:“我東拼西湊的作文得了一個全班最高分,老師當作范文當眾宣讀;從此以后‘虛榮心’一發而不可收,每次作文都要挖空心思,不得第一誓不罷休。”

  習慣被當作范文作者的江南春于是開始了自己的“文學”之路,從此大大小小的獎項伴隨他度過青少年時代。見證他青少年時期文學創作巔峰的,是江在高中期間拿到了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還有就是因為其顯現的文學鋒芒于1991年被保送進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就讀。

  進入大學后的江南春矢志不改,仍然“虛榮”地巴望著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于是在1992年參加校學生會主席的競選,口才出眾的江一舉獲得成功,幾乎以全票當選。

  大學校園里“夏雨詩社社長”的頭銜也不過僅僅是江南春宣泄“虛榮”的另外一個重要途徑。“滿以為自己會成為女生追捧的中心。”江南春說。直到1992年,江南春都還沉醉在文學的世界里。我們無從得知少年江南春的詩人夢色彩如何,但后來的事實表明,他命里注定不會成為一個詩人。

  江南春完全沒有執著于自己少年時期的詩人情結,從大學一二年級開始,他抓住每一個賺錢機會,并很快顯露出超常的商人天賦。

  江南春對自己有相當清楚的認識。在他出版的詩集《抒情時代》里,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自序:“‘誰也達不到頂峰,除了那些把世界的苦難當作苦難,并且日夜不安的人。’我想,真正的詩人大抵就是這樣。他們攜帶著來自天上的秘密口令,懷中藏有武器,用脆弱的花朵抵御著現實的侵害。而我顯然不是,我原本就沒有打算負擔這一切。”

  “現實”的江南春

  江南春的第一次“下海”,是因為欠了“巨款”——人民幣160元。“1992年,一個一窮二白的大學生欠債160元,難以想象。”這是江南春的原話。他并不是天生有錢的主兒。

  為了還債,江南春幫人做過家教,也干過每天掙7、8塊人民幣的體力活。但江南春真正走上從商之道,是在1992年。這一年,江南春找到了廣告行業,這是一個既可以發揮其文學專長,又可以揮灑他從商天賦的天堂。

  1992年底,上影廠廣告公司到華東師大招大學生勤工儉學做業務,底薪300元,拍電視廣告。每月300塊對于當時的江南春構成了莫大的誘惑,于是,他“利用自己是校學生會主席的職權捷足先登”。

  江南春仍然記得自己的第一個客戶,匯聯商廈人事科科長。“大概他對我講的還比較滿意,于是給了1500塊讓我拍一個廣告。”什么也不懂的江南春硬是攬下了這個瓷器活兒。開始寫劇本,“連夜趕了一個,人家看了非常滿意,馬上投入十幾萬拍廣告和播放的費用。”

  初戰成功的江南春趕上了好時機。1992年正值上海的淮海路新建商廈,很多商廈都希望重新樹立形象,于是江南春適時推出了一個“淮海路重建”的運動,由于得到了盧灣區商委的支持,效果不錯,淮海路的商廈形象工程幾乎全部攬在了這個20出頭的大學生身上。江南春回憶起當年的小聰明時依舊得意洋洋:“我采取了心理攻勢,走進一家商廈,告訴他們‘人家都做了,你做不做?’”

  靠著淮海路重建,江南春在當時公司內部的地位迅速上升,“那個時候,老板對我的信任達到巔峰狀態”。1993年,江南春當時所在的廣告公司在上海廣告界排名第31位,一年總收入400萬,江個人的貢獻就達到了150萬。

  由于這些業績,江南春早在1994年就成了校園里“帶著4萬多元的移動電話上課的同學”。

  “創業”的江南春

  1994年,江南春成立了永怡傳播公司,加入了中日合資的永怡集團。現在回想起來,江南春覺得此次合作充分體現了他比較保守的一面:“永怡集團有12個公司,當時覺得如果自己沒業務做,單單做做這12家公司的廣告,業務就有了保障。”

  事實上,永怡傳播從最開始就沒有沾到永怡集團的光,江南春只能四處打拼。“1995年的時候,我們做過聯想上海的業務,跟楊元慶談過。”回憶起那些最初的客戶,江南春非常興奮。

  有些客戶成了江南春的良師益友。因為做SHAMPOO廣告,所以結識了從臺灣帶書給他的朋友。“SHAMPOO的老板(臺灣客戶)帶給我14本書,啟發很大。”也許,正是當時大陸市場上還罕見的這些廣告書籍,讓江南春確立了自己的人生軌道。

  大學階段即出盡風頭的江南春,畢業以后“感覺到了壓力”。于是一畢業,他就與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成立了東廣廣告公司。這個公司的運做成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兩個年輕人的遠見。那時,江南春受到上海南京路的啟發,希望到無錫創辦燈光工程,提出“讓無錫亮起來”的口號。結果他們一舉成功,在無錫一口氣做了500個燈箱廣告。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工程他們沒有投入一分錢,前期制作費用是無錫市財政局作為市政工程給貸的款。

  以后,江南春回到上海,把業務重心轉到永怡,開始專心做大永怡。

  1995年末,永怡與IDG通過協議合作,江南春開始主管IDG在上海的業務,拓展IT媒體市場。倚靠IDG這棵大樹,永怡很快發展成為上海灘上IT界最大的廣告代理商。1998年,永怡已經占據了95%以上的上海IT領域廣告代理市場,營業額達到6000至7000萬元人民幣。

  在IT代理上嘗到甜頭的江南春并沒有就此將自己的業務局限在IT領域。1998年起,永怡開始嘗試“兩條腿走路”,即不僅做IT產品廣告,還開始拓展消費品和其他行業的廣告。這種多元化綜合發展并非全線開花,而是主要集中在消費、金融保險和通信行業。江南春的想法,是“希望在幾大領域內能夠與4A抗衡。”(4A誕生于美國,是美國廣告公司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的縮寫。4A概念在美國廣告向全球擴張的過程中獲得了廣泛傳播,并成為其他國家、地區廣告公司的一個頗具價值意味的專用語或慣用語。)

  永怡做的另外一件事也是頗有遠見。1999年開始,永怡開始走專業化道路,即全線4A化,他們的創意總監都是從4A過來的。同時,江南春意識到,要跟4A打拼,僅僅靠模式新還不行。國內的廣告公司如果只走到4A這一步,因為知名度的緣故還是會敗給4A。在永怡傳播,看到最多的是兩個字:“變態”——江南春要做的,是改變消費者的態度。

  永怡的業務發展在2000年互聯網高潮時達到頂峰。當時,永怡代理了7個網站的廣告業務,包括

證券之星、LYCOS、CTRIP等,營業額達到1.5億元人民幣。

  由于很早就確立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互聯網的冬天并沒有成為永怡傳播的噩夢。2001年,雖然互聯網客戶全線消失,IT市場大受影響,但永怡傳播的總體營業額并沒有大幅跌落,仍然成功地維持在了1.5億元左右。

  永怡發展到今天,目標是成為綜合性的廣告公司,每個客戶對公司的營業額貢獻不超過公司營業總額的20%;同時爭取做到客戶穩定。江南春用“兩性”來定位自己公司未來發展,這就是“稀缺性”和“創新性”。

  事實上,江南春的野心遠遠不只是經營一家廣告公司。他心里盤算著:從2002年開始,鞏固廣告代理業務,代理業務逐步與4A合資——他透露,現在已有多家4A在和永怡談判;更大的夢想,則是走向傳媒業,通過

資本市場的運作成功上市,打造一個媒體集團。江南春也為自己設立了一個人生目標:35歲時擁有一家比較穩定的媒體上市公司。

  “我不是傳奇資本家”

  雖然現在已經身價不匪,但江南春堅持認為,自己不是一個“資本家”,最多也就是一個“職業經理人”。

  在江南春看來,資本家至少需要具備兩種性格:一是對新興產業的敏銳嗅覺;二是大膽冒險的性格。

  江南春說自己只具備其一,不具備其二。在90年代中期,雖然他也預計到戶外廣告的美好前途,但由于要投幾千萬元下去,他不敢冒險,于是只投了滬寧高速。江南春現在很后悔自己當初沒有躍身投入戶外廣告的浪潮,宣稱要是當初敢于一博,今天在香港股市上市的就不是白馬而是永怡。(白馬是中國大陸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廣告公司)

  所以,江南春把自己自己定義為一個“賭技還可以,但完全沒有賭性的賭徒”,是一個用100塊贏了300塊就馬上歇手的賭徒,所以,他既不會孤注一擲,也不會完全不博。

  今年春節,江南春是在漢源書屋度過的。經過七天如一日的反省,江南春認為自己是“死做上來的,日積月累上來的”。因為他每天要工作15、16個小時。

  在永怡,提到江南春,最常見的稱呼就是“工作狂”。每天上午,江南春9點左右進公司,晚上11、12點回家算早的,次日凌晨1、2點回家算正常;回家后洗個澡清醒一下,可以保持至少一個小時的精力繼續工作。“這是他向我們宣傳的工作方式,希望我們向他學習。”員工對老板的印象多多少少帶有崇拜的色彩。在永怡內部,每年都會有一個流行的口號,2001年是“帳號滿了”,以前還有“贏怕了”。

  不把自己當企業家看待的江南春,認為自己的優點是善于總結。他津津樂道地告訴記者,大學一年級打工,做社會調查,最開始和同學們一樣,每天賺7、8塊錢,后來他加以總結,認為應該公對私,于是在調查問卷上蓋上華東師范大學團委的公章,拿到居委會去,讓居委會的老媽媽去做調查,于是收益直線上升,每天可以得到100塊左右的回報。

  江南春認為自己的缺點是患得患失,所以“注定不是一個傳奇資本家”。

  中文系畢業的江南春對文學有特別的情結,并認為文學對自己的性格有最深刻的影響,甚至影響到他對商業的看法。江南春認為,應該從人最終、最原始的需求或動機來觀察產業的發展。所以,他認定在當今時代,“無聊的產業”發展勢頭會很好,而所謂無聊的產業,就是幫助人們打發無聊。從江南春談文學對自己的影響力,我們可以再次看到他對商業的敏感,這種敏感深入骨髓,達致他自己都無法覺察的地步。

  也許,正是這種敏感性成就了永怡,成就了江南春。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