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正文
 

狀元張謇經營城市的現代啟示 建設一新世界雛形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8日 11:24 北京日報

  一個人何以改變一個城市?狀元張謇這樣總結其心得:“借各股東資本之力,以成鄙人建設一新世界雛形之志!

  宋培軍 張秋霞

  張謇與1905年在南通創辦的資生鐵冶廠

  最近一段時間,城市經營頗受媒體關注。經營城市的理念可以上溯到狀元張謇經營南通的實踐。如果南通是“中國近代第一城”(清華大學吳良鏞院士語),張謇在地方自治的政治框架內著意經營南通,則無疑是“中國城市經營的先驅”,他不僅運用股份制創辦大生紗廠,而且把股份制導入傳統農業,既倡導銀行股份制理念,又實踐影視股份公司運作,還開長三角商埠股份開發先河。張謇不愿做“為有限股東之牛馬”的“眾仆”,要做“開投資合群之風氣”的“公仆”,時時叨念著“儒者應盡的本分”、“士大夫之責”。他說:“甚愿天下凡有大業者,皆以公司為之!庇终f:“農工商業之能否發展,視乎資金之能否融通!睆堝谰褪亲プ×恕百Y金融通”這個牛鼻子,盤活了城市經營這盤棋的。新近出版的《中國近代化先驅:狀元實業家張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一書,運用現代產權理論,檢視張謇在南通的股份制經營實踐,意在尋求某些或可借鑒的經驗,這些經驗為今天經營城市也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1895年張謇從籌辦大生紗廠起,開始了工業股份制的探索與實踐

  張謇真正開始股份制的實踐要上溯到1895年籌辦大生紗廠。張謇以“介官商之間,兼官商之任”的“紳”的身份,奔波于滬、通、寧之間,最后與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劉坤一議定,以南洋商務局閑置機器2.04萬錠折合25萬兩官股入股。1899年,大生紗廠終于建成開工。在44.51萬兩原始資本中,官股占56.17%,地方公款占9.41%,真正的商股并不占大頭(官僚6.49萬兩,商人、廠董2.95萬兩,社會團體1.2萬兩,地主0.3萬兩,其余為私人散股)。到了1903年,官股增至50萬兩,商股也擴到63萬兩。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產權份額大小與對企業的控制權并不成正比。官股代表并沒有決策、管理權,舉董招股以及年終賬目,均由張謇掌握。關于股東選舉權和議決權,大會決議:“自一股至一百股每股一權,一百股以上至無限股,每二十股加一權”;“官股不得分析,多占股權!睂τ谄胀ü蓶|,張謇要求他們不要干預企業經營,即“不得干預辦事之權”。隨著榨油廠、磨面廠、印書局、鐵冶廠、輪船公司等多家企業的創建,形成了以紡織業為核心的大生企業集團。新企業創建的資本來源是以招股為主,除此之外還有三種:一是大生紡織公司以自有資金參股新企業;二是將本應分發給股東的余利,轉為股份投入新企業,大生紡織公司的股東自然轉為新企業的股東;三是新企業通過大生紡織公司向銀行貸款。也許有人會感到奇怪,為什么沒有援外資為股份呢?這與張謇對外資的民族主義立場不無關系,須知民國初授命擔任實業總長的他,就是因為反對臨時政府以漢冶萍公司為抵押向日本借款而辭職的。

  張謇主張:“集公司而興農業!彼滦鞣絿,將股份公司的形式導入傳統的第一產業

  張謇主張:“集公司而興農業!彼滦鞣絿遥瑢⒐煞莨镜男问綄雮鹘y的第一產業。張謇、鄭孝胥等發起招股,于1901年創辦通海墾牧公司,圍墾沿;臑,進行植棉,建成了紗廠10萬畝的原棉基地。其后又辦了多家鹽墾公司。在各墾殖公司,張謇實施了一套公司加農戶的經營體制。公司集中財力、物力負責總體建設目標如水利工程、農田基本建設、道路、倉儲和商業等。除極少一部分土地為公司雇工自墾外,主要仿照傳統的招佃經營方式,實行議租分成制,并將公司自墾和租地農場主制度結合起來,使得佃農與公司共享開墾成果。

  他在《植棉制糖牧羊獎勵條例》中提出:擴充棉產,獎重大農,非大農不能有此擴充能力。改良棉產,獎重小農,小農之致成績也難,而開通風氣也普。故個人之獎,每畝二元;農會、農校等之獎,每畝一元五角;至公司則專事于此,成績更易,故每畝獎一元。影響所及,蘇北地區1914-1920年間先后約有40家農墾公司成立。他們的經營方式,或由公司統一雇工生產,或將土地分劃租與包工頭組織生產,或將土地租給佃農耕作,或將墾熟的土地出售。他們的生產目的主要是為了出售產品、牟取利潤,其經營種類包括植棉、蠶桑、茶葉、牧畜、糧食、養蜂等。

  張謇認為:“銀行之性質,純然一私家公司”,呼吁政府將銀行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并強調銀行發展必須專業化

  20世紀初,清政府準備仿效美國的銀行體制,設立戶部銀行,企圖控制國內的民辦銀行。張謇對這種做法異常反感,他向清政府極力推薦英、法、德等國的金融體制,因為這些國家的“銀行之性質,純然一私家公司”。張謇在《勸業銀行條例》中明確表達了“勸業銀行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理念。他呼吁政府將銀行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治理權操于政府之手,而其所有權,則屬私人。”這可謂一舉兩得,既解除了民間資本的后顧之憂,也解決了銀行資本短缺的問題。

  張謇強調銀行發展必須專業化,倡導設立勸業、鹽業、農業、治淮、實業等各種銀行。張謇建議中央政府注入現金,地方政府認繳股款,參股民營銀行。除政府參股之外,銀行資本多由民間自籌。他建議北洋政府效仿日本做法,允許農民以不動產作為抵押,“定低廉之利息,貸以現金,并準其按年份還”,以開發和改良農業。張謇在籌備通州儲蓄兼

商業銀行之初,首先成立了大生紗廠儲蓄所,吸收工人工資存款,既減少了企業抵押貸款,又將工人的個人利益和企業的興衰捆在一起。實際上,這取得了與工人入股企業同樣的功效。

  由于中國財力有限,張謇的融資范圍并不局限在國內,而是放眼世界。他提出以“合資”、“借款”、“代辦”等形式,設立合資、合作銀行。張謇親自參與了中法勸業銀行、中美聯合銀行、中美治淮農業銀行的談判工作。他花了近10年時間,與法方討論合資建設銀行事宜。他籌劃中美聯合銀行的目的,是要打破外資銀行對中國外匯市場的壟斷。

  張謇把公司股份制經營所得,很大一部分用到南通的

城市規劃和建設上,使南通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張謇思考南通,既腳踏實地地結合南通的條件,又不局限于南通一地,可謂高瞻遠矚:“一個人辦一縣事,要有一省的眼光,辦一省事,要有一國的眼光,辦一國事,要有世界的眼光”;“今日我國處于列強競爭之時代,無論何種政策,皆須有觀察世界之眼光,旗鼓相當之手段,然后得與于競爭之會”。

  張謇把公司股份制經營所得,很大一部分用到南通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上。1895-1925年,在他的推動下,南通開辟了新工業區和港區,構成了以老城為中心的“一城三鎮”的空間格局,舊城內辟商場、興學校、建博物館、修道路,進行了近代市政建設。1920年他又與榮宗敬等有資產實力的企業家合資創辦左海實業公司,收買沿浦灘地,籌劃吳淞商埠開發。雖然未及成功而身退,卻是當今

長三角都市帶發展的先聲。他在通海墾牧公司第一屆股東會上對此做了很好的概括:“借各股東資本之力,以成鄙人建設一新世界雛形之志!

  (作者分別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55,3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