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正文
 

李嘉誠:富與貴的哲學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2日 04:21 中華工商時報

  □特約記者 長江

  財富不是單單用金錢來衡量的。能夠在這個世上對其他需要你幫助的人有貢獻,乃真財富

  有人說,李嘉誠有兩個事業。一個是拼命賺錢的事業,名下企業業務遍布全球53個國
家和地區,雇員人數約22萬名;另一個是不斷花錢的事業,他的投入也足以讓他成為亞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公益慈善家。今年初,在接受香港的《亞洲周刊》雜志的采訪時,他甚至把自己一手創立的李嘉誠基金會稱作是心中的第三個兒子。與財富的這兩種打交道的方式和態度就這樣奇妙地統一在了李嘉誠的身上。

  近日,這位華人世界的首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記者:您怎么會覺得李嘉誠基金會好比您的親生兒子一樣?

  李嘉誠:有一個晚上,我無端地想起來我這個基金會,因而睡不著。世事難料,坐飛機也可以出意外,驟然之間有個疾病,也可以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我就整晚睡不著。天快亮的時候,我問自己“傻瓜,為什么要這么艱難?”你有這么多不同的投資,你將這個投資的哪一部分給基金會,就當自己有第三個孩子就行,因為如果我多生一個孩子,無論男的女的,我都會分一部分給他。那么我就當基金會是我的第三個孩子就行了。

  記者:現在基金會有多大?它是什么樣子?

  李嘉誠:現在還是個秘密,但是可以講是相當大的數字。同時,我自己定下一個規則:基金會現在已經有的資產,跟它增長的積蓄是一直不用的。今年它用多少,做多少,捐多少,我今年一年就還給它。就是它做多少,跟基金會現在有的數額完全無關系。在我健康良好的時候,基金會每年捐的錢都是我額外拿出來的。假如今年基金會做10個億,我就放進10個億給它。

  記者:我注意到,長期以來,您和您的集團,已經為慈善公益事業投資過百億了,其中很大的成分是放在醫療和教育,這有您的特別的考慮嗎?

  李嘉誠:有。其實,無論什么國家,什么政策,教育都是最重要的,教育能夠令社會進步。而醫療是一種關懷。這個社會如果有進步,有關懷,是好的。如果一個社會有進步,有關懷,你這個社會就非常和諧。

  記者:和諧。

  李嘉誠:也會理想,充滿關心和愛。人總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前一段時間,如果你能夠快快樂樂地回想起,這一生雖然人家也為我服務很多,但我也為人家服務不少,那么,你就會真真正正快樂的。

  記者:我注意到在您對醫療的投資當中,其中有一個項目是讓大家非常感動的寧養服務,這個項目您是怎么想到的?

  李嘉誠:我在香港有不少朋友因為腫瘤病過世了,過世之前受過不少痛苦。照我看,如果一個女人分娩的痛苦假如是50%的話,最痛苦的時候是60%,但是這個腫瘤的病癥是可以達到100%的。我去

醫院看望這個朋友之后就想,在內地也應該有這樣的病癥,假如家庭環境不好的話,用什么去關懷他呢?我去跟大學的醫學院說,我希望在汕頭建試點,如果好的話,兩三年之內,在全國推廣這件事。他們提議用“臨終關懷”,我說這個名字用得不好,你跟病人醫療的時候,說是臨終關懷,是不行的。

  記者:寧養醫療這種服務,是一個全國的計劃?

  李嘉誠:是,現在全國共有20家。坦白來講,這個是完全不夠的,就是加100倍,也是不夠的。但是,我不能夠將所有的精力放在這個問題上,最要緊就是希望大家一道努力,那么這力量就大了,單憑我這個人,是做不大的。

  記者:您這個心是無限的。它還有一個樣板的作用?

  李嘉誠:希望如此。所以,現在我還是鼓勵我基金會的同事,他們也真的是盡心盡力,每天工作非常重。我都是告訴他們一句話,用最好的醫藥,最好的辦法,能夠送到病者的手里,給他醫。我說,假如一個藥減輕病痛是90%的,價格是50塊錢,但是一個可以減輕99%,要100塊的,我情愿買100塊的,就是盡量令病人的痛苦可以減得越少越好,這是我自己心底的想法。

  記者:您對教育和醫療這些慈善公益的事業投入這么大,與您幼年的經歷有什么關系?

  李嘉誠:童年我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人。戰爭期間,我們一家人來到香港,當時日本人已經占領了香港了,于是我媽媽帶著我弟弟、妹妹回到家鄉去,香港只有我跟我爸爸。那時每天晚上爸爸都會咳嗽。因為爸爸的咳嗽,每天晚上我心里都很難過,但他也根本沒有看過醫生,等到他自己知道嚴重了,才聯系公立醫院。半年后,在醫藥不夠、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他去世了。所以這一段的經歷給我非常深刻的影響,就是說,如果有一天,假如我的事業可以達到某種程度,我就要為醫療事業做一點事。要牢牢記住,教育、醫療都是最重要的。教育來講,我認為自己也幸運,怎么樣幸運呢?因為在那一段最困難的時間,我一路都是盡量求進步、盡量搶到多一點學問,到今天這么多年來,是沒有一天停過的。甚至旅行,我還是帶著要看的書。

  我一生中有兩個關鍵時刻。一個是我12歲的時候,一個天真、充滿幻想的小孩子跑到香港,見到一個不是我所希望的世界,我轉眼之間就變得成熟了,非常努力,不怕辛苦,充滿責任感。第二個應該是我二十七、八歲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可以說“貧窮,我永遠不會再見你了”,也就是說以后都不需要做事了,可以退休了。但是驟然間你發現,財富在一路給你增加,可你有什么特別快樂的地方?沒有。

  記者:您心目當中的快樂是什么?

  李嘉誠:有的人,他雖然非常長壽,但是,人家也沒有得他的益處,所以他這一生是有一點浪費了嘛。如果有的人雖然年紀非常輕就去世了,但是他對我們這個社會有非常好的貢獻,所以,他雖死猶生。我覺得最要緊的是內心的富貴。一個人有了衣食住行這個條件之后,應該對社會多一點關懷,或者說義務,或者說責任。

  記者:所以人家說,李嘉誠這么有錢,他根本花不完,所以拿出一點去關懷關懷社會。

  李嘉誠:拿錢出來可以說簡單,但付出時間去做了,這個不簡單。幾十年來,我都是夜以繼日地做,一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不停地,馬不停蹄地在做,晚上到凌晨兩三點都是在做。

  記者:您希望我們的世界有越來越多的李嘉誠,越來越多的李嘉誠基金?

  李嘉誠:對。最要緊的是有一個好的前途。去年我們給7萬個沒有下肢的殘疾人做了一個“長江萬里行活動”,我們幫他之后,他不僅可以站起來,還可以工作,也提高他個人的信心。

  記者:這是您捐獻文化的核心?

  李嘉誠:對。很多事只是你想不想去做,想做就可以有辦法去做。其次,做這類的事,我對時間什么的都無所謂,自己就是喜歡這樣做。最困難的是,有的時候看到他們家人為這些病者勞累的時候,我會吃不消。一般我演講需要一個稿子,但如果講到教育、醫療、殘疾工程的話,我是什么稿子都不需要,我就可以分析得非常清楚,這個可以說是由衷而來。

  記者:您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種公益事業,而不簡單是一種捐錢給誰的慈善?

  李嘉誠:不是慈善,是公益事業。說是慈善事業對那個接受捐贈的人不太好。

  記者:幾十年來,到底是什么東西始終讓您保持對公益事業有如此的激情?

  李嘉誠:最要緊的就是內心世界,你會感到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人,那么,你能力做得到的,你這一生應該好好盡心盡力去做。你明明有多余10倍、100倍都不止的錢時,為什么不做這件事情?這使得一生有意義得多。我如果再有一生的話,我還是走這條路。社會要進步,離不開支持關懷,這方面,你可以帶給很多的百姓幸福安樂。

  記者:您怎么看待財富?

  李嘉誠:財富不是單單用金錢來比擬的。衡量財富就是我所講的,內心的富貴才是財富。如果讓我講一句,“富貴”兩個字,它們不是連在一起的,這句話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實有不少人,“富”而不“貴”。真正的“富貴”,是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錢,讓這個社會更好、更進步、更多的人受到關懷。所以我就這樣想,你的貴是從你的行為而來。

  記者:不是沖你的錢而來?

  李嘉誠:對,貴是從你的行為而來。所以,如果你去看我們中國很多哲學家,他是講“貴為天子,未必是貴”,“賤如匹夫,不為賤也”,就是一個普通大眾,低下工作者,未必是賤,你天子也不一定是貴。就是看你的一生所做的事,所講的話,怎么樣對人對事,這個是我自己領悟出來的。

  記者:怎么能夠使一個人內心真正富貴呢?

  李嘉誠:能夠在這個世上對其他需要你幫助的人有貢獻,這個是內心的財富。這個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這個是真財富。因為金錢的財富,你今天可能漲了,身價高很多,明天掉下去了,你的財富可以一夜之間變為一半。只有你做出使世人受益的,這個是真財富,任何人拿不回來。

  鏈接

  李嘉誠基金會成立于1980年,主要在教育、醫療、文化、公益事業幾方面進行有系統的資助。根據基金會網站公布的數字,這些年來,基金會已捐和承諾捐出的款項已經達到約76億港元。而在今年年初,李嘉誠把自己持有的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的普通股份出售,并宣布由此得到的約78億港元的收入全部捐作公益事業。這筆捐贈成為全球華人圈內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公益事業捐款。

  (感謝

中央電視臺《面對面》提供幫助)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