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雜志:大使專訪 誰能比歐盟對中國更友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9日 09:35 《經濟》雜志 | ||||||||
——獨家專訪新任歐盟駐華大使賽日-安博 新任歐盟駐華大使賽日·安博是法國人,從1974年開始到現在一直在為歐共體(歐盟)工作。他的辦公桌上擺放的歐盟的旗幟而不是法國國旗,在接受《經濟》記者專訪的過程中,使用的是英語,談論的是歐洲。
《經濟》:您認為過去30年中,中歐關系取得的最主要的成就有哪些? 賽日·安博:首先,中歐建立了定期的對話機制并且中歐首腦每年都會進行會晤。中歐的定期對話不僅包括政治領域,還包括經貿、環境等諸多領域,這一對話機制的建立加強了雙方的溝通,有助于開展合作、減少分歧。 其次,中歐貿易成績斐然。中國現在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而歐盟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達到了1000億美元。在直接投資方面,如果不計算香港的話,歐盟是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地。 第三,在科研領域雙方的合作也越來越多。例如,中國是歐盟“伽利略計劃”的合作伙伴,這也是中歐之間最大的科研合作項目,中國在其中承擔了7%的份額。第二大項目是ITER(熱核聚變反應堆),這是一個對未來的能源供給有重大意義的研究項目。中歐的這兩項合作都是長期合作項目,有可能會持續20年到30年。除此之外,中歐還有200多個不為人們所熟悉但同樣重要的合作項目。 合作是與中歐關系最重要的部分,這一點從我們使館的人員組成上就能看出來:一半的工作人員都在合作處工作。合作范圍從科技、環保、教育到律師培訓再到WTO,無所不包。 《經濟》:在西方世界三極(歐、美、日)中,為什么現在看來只有歐盟對中國比較友好? 賽日·安博:這個問題恐怕還需要再問一下另外兩方。 中國和歐盟是世界大舞臺的兩個新演員。雖然中國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是當代中國開始發揮它的影響力僅僅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后;從歐洲煤鋼聯盟算起,歐盟成立也才50多年,歐盟的一體化進程仍在進行中,所以歐盟和中國都是新生兒。 中歐有很多共同之處:都經歷過戰爭的傷痛,都愛好和平,首要注重經濟發展,都關心節能、環保,都倡導多極化世界……所以雙方在很多領域都有共同的利益,進而雙方有很多合作機會和廣闊的合作空間,雙邊的友好關系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經濟》:您所提到的這些共同點絕大部分也是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要面對的,為什么中歐在這些領域的合作比中日、中美要更緊密呢? 賽日·安博:對,是這樣,但是問題在于優先程度,其他國家未必能夠把這些問題擺在優先考慮的位置,比如,美國就沒有批準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從人口上講,歐盟的總人口排世界第三位(4.5億),中國是第一位,人口數量也是一個國家或者聯盟在做決策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經濟》:有些人認為美國更強調意識形態和價值觀,而歐盟更強調經濟利益,所以中歐合作比中美合作要順暢得多。 賽日·安博:在價值觀、人權和民主等問題上,歐美有很多共識,不同的地方還是“優先程度”。歐盟的很多國家都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遭受了巨大的創傷,他們需要重建家園,渴望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所以這些國家才會聯合起來。歐盟的公民希望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不愿看到有一兩個超級大國來操縱這個世界,他們需要和平,和平是第一要義。如果出現分歧,歐盟總是首先考慮對話解決問題。 《經濟》:歐盟的成員國如何從歐盟的一體化進程中獲益? 賽日·安博:歐盟的一體化合作為歐盟整體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例如,愛爾蘭過去比英國貧窮得多,不過加入歐盟后,現在的愛爾蘭人均國民收入已經比英國高。 《經濟》:您所提到的基本上都是經濟方面的,在政治上呢?有分析人士認為歐盟的聯合是為了擺脫美國的影響。 賽日·安博:二戰讓歐洲倒退了很多年,在二戰中遭受創傷的國家特別是德、法需要聯合起來取長補短來恢復經濟,經濟合作是聯合的初衷,自然也是最主要的。 二戰后的歐洲各國是朋友,我們強調聯合國、WTO等國際機構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歐盟和美國是朋友和合伙,存在意見分歧是正常的,歐盟有25個成員國,即使達成內部意見的統一有時候也要費周折。 《經濟》:歐盟的各成員國正在審議通過新憲法,歐盟的政治一體化會給世界政治格局帶來什么變化? 賽日·安博:我希望歐盟的新憲法能夠通過,這樣歐盟的一體化程度會更高。歐盟只是想通過集中話語權來維護世界和平,歐盟不會去干涉另外一個地區的事務。歐盟主導的維和行動,一次是在巴爾干地區的波斯尼亞,一次是在非洲的剛果東部地區,都是為了維護和平。 《經濟》:歐盟的版圖一直在擴大,有沒有擴張的極限? 賽日·安博:這個極限恐怕就是歐洲版圖的地理極限。歐盟雖然已經有25個成員國,但是仍然不夠,仍有一些歐洲國家沒有加入歐盟,比如北歐的挪威,南歐的巴爾干半島國家、東歐的土耳其,當然還有中歐的瑞士。 《經濟》:您一直在說歐盟所取得的成績,那么歐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賽日·安博:社會保障問題是歐盟各國政府考慮得比較多的。歐盟成員國基本都是高福利國家,政府每年都要從口袋里掏出比其他地區的國家更多的錢用在社會保障上,在OECD國家中,政府每年要掏出25%--35%的財政收入用在社保上,但是在歐盟成員國中,這一數字達到了50%。 政府的高支出只能通過高稅收來填補,稅負過重又迫使企業裁員,提高生產率,這樣一來就有更多的人失業,社保支出就更高。人口老齡化也是歐盟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降低社保支出的成本,從而更有力地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是歐盟成員國正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經濟》:在歐盟的全球政策中,中國處在什么位置? 賽日·安博:中國不僅僅是世界舞臺上的一個演員,它還是主角之一,是歐盟的親密朋友。歐盟希望中國能夠發展得更好。 中國已經在影響世界了,很多國家都在研究中國。歐盟希望中國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事務,發揮一個大國應有的影響力。歐盟還希望能夠和中國在知識產權、環保等領域更廣泛更深入地合作。 《經濟》:那中國能從與歐盟的合作中得到什么呢? 賽日·安博:主要大國中誰比歐盟對中國友好?除了歐盟,誰還愿意提供中國所急需的援助、先進設備以及技術?日本?美國?還是印度?考察一下中歐的合作項目,就會知道歐盟一直在幫助中國發展。 《經濟》:有沒有一些關鍵問題能夠對中歐關系產生重大影響?比如,中美關系經常會受到臺灣問題的影響,中日關系則受到歷史問題的困擾。 賽日·安博:只要中國一直堅持發展經濟、維護世界和平,歐盟和中國就不會發生重大沖突,中歐關系就不會受到影響。中歐關系的天空沒有陰云。臺灣問題不會影響中歐關系,現在也看不到會有什么問題會對中歐關系產生致命影響,紡織品貿易、市場經濟地位等基本都是技術問題,不會影響中歐關系的大環境。美國動不動就威脅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歐盟則強調對話與合作。今天(4月18日)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就紡織品貿易問題還給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寫了信。(詳情請見《經濟》雜志5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