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的世紀,和諧的社會——北京《財富》全球論壇“號脈與定義”圓桌會議講話稿
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 趙白鴿博士
女士們,先生們:
我非常高興應邀參加此次論壇,并感謝會議組織者給我這個機會能夠和大家一起交流。
世界已經進入了充滿希望和憧憬的21世紀。但是,這個世紀的前幾年,我們目睹了一樁樁負面事件的發生:9·11,戰爭、非典、海嘯。這些社會和自然質監的影響絕不受國界的限制。它們會牽涉到一個地區甚至是世界上的許多國家。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僅靠自己的力量處理這些問題。
新的時代帶來了新的問題。我們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21世紀。與20世紀相比,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它的發展將更為迅速,變動將更為劇烈。一些傳統的觀念不再適應新形式和新變化。就地區和全球政治而言,不同的國家和政治力量正經歷重新分化和組合。世界格局的多級化正在形成,整個人類正在迎來一個大轉折、大調整、大變革的新時代。和平、發展和合作成為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趨勢。
科技的巨大進步,特別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世界成為“地球村”。傳統經商模式的轉變和全球化使各國卷進激烈的全球競爭中,表現為經濟、軍事、科技和教育領域的全面競爭。
經濟競爭表現為強國的經濟擴張與弱國的經濟保護、貿易摩擦、各國的商品、咨詢、標準等在世界市場的角逐;軍事競爭表現為軍備競賽和大量的國防支出;科技競爭表現為各國景象發展高科技,力求靠科學技術解決國內面臨的發展問題以及在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教育競爭表現為各國都把教育和人才防災重要地位,增加教育投入、開發教育資源、改進教育模式、更新人才培養和開發理念。
在這個激烈競爭得時代,一方面,我們思考作為世界20%的人口大國如何向人力資源大國轉變;另一方面,我們試圖探索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以使我們的人民生活在良好的自然、社會和人文環境中。
受到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影響,今天的中國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我們正處在由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過渡,由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的轉型時期。與經濟、社會轉型相伴隨的是人們價值觀點的變化。多元化的價值趨向、追求理想和抱負、追求個性自由、開放的、多元化的意識形態成為整個社會的主導意識。中國社會的轉型使人們獲得了更大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最具代表性的變化是占全國人口總數10%的流動人口以及這一人群的快速增長,表明的廣大農民已經和正在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現代化和城市化趨勢不可阻擋。
人民希望一個穩定的、平和的、公平的、富庶的社會,人民希望一個法制的、透明的、高效的、負責的、廉潔的政府。人民希望政府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希望政府提高績效,降低成本;希望政府給與更多的信息與更自由的選擇。
中國政府順應民意,提出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協調發展的戰略,并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旨在建立一個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民主法制,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的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協調,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可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這些基本特征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充分體現。
胡錦濤主席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我們將不斷為實現這個理想而努力。我們永遠無法達到完美,但我們將不斷朝著完美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