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高級董事總經理潘森專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5日 09:56 第一財經日報 | ||||||||
“一家大型中國銀行在納斯達克上市,會給我們的業務帶來巨大的幫助” ——納斯達克高級董事總經理潘森專訪 本報記者 雷帆 發自博鰲
今天(25日)下午3時,納斯達克新任中國首席代表勞倫斯·潘(LawrencePan)將在北京首次正式與媒體見面。22日,正在采訪博鰲亞洲論壇的《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設法找到了參會的勞倫斯·潘和納斯達克負責亞洲業務的高級董事總經理潘森(StuartPatter-son),與他們直接就納斯達克在中國最近的業務進展及其最新的中國戰略進行了溝通。潘森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第一財經日報》:上次和您通過電話會議交談是大約兩個月前的事了,最近有什么新的消息可以透露? 潘森:實際上在納斯達克,有700多家銀行、60多家保險公司、還有60多家金融服務機構上市交易。這個事實不特別為人所知。所以對我們的一個挑戰是,當人們提到納斯達克,每人都知道微軟、思科和英特爾在納斯達克上市,但人們不太熟悉的是NISSAN(日本尼桑)也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以我們最近做的工作之一就是盡量擴展人們對納斯達克的了解。事實上,去年在納斯達克增長最快的兩個產業就是金融服務和健康護理。 《第一財經日報》:在這700多家銀行中有來自其他國家的銀行嗎? 潘森:沒有。當然也沒有來自亞太地區的。之所以這樣的歷史原因是當大多數銀行選擇上市時,納市還不存在。它是1971年誕生的,相比而言是個比較年輕的證券交易市場。這700多家當中大多數是美國的地區性銀行。過去這幾年以前,有一種傳統的觀念認為銀行要與它們的同類在某個股市一同上市,因為這方便投資者和交易者進行交易。而如今在哪里上市是按產業而定,原來的傳統觀念其實站不住腳。 《第一財經日報》:您能給我一個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銀行數目嗎? 潘森:我現在想不起來。大概有200到300家吧。那些銀行一般已經上市很多年了,名字一般更耳熟能詳。當然,這些銀行的數量減少了,因為美國的銀行業經歷了幾個迅速的整合階段。 《第一財經日報》:您剛才提到在納市還沒有來自其他國家的銀行,如果有一家大型的中國銀行在納斯達克上市,這對你們的業務也有幫助,對吧? 潘森:絕對如此。如果有一家大型的中國銀行在納斯達克上市,這會給我們的業務帶來巨大的幫助,這對他們的業務也會有巨大的幫助。這會成為一個廣為宣傳的大型活動,所以從搶眼的角度而言,對雙方都會成為巨大的資產。 《第一財經日報》:我知道你們與中國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可能還有其他銀行都進行過會談。他們當中的哪一家更有可能成為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銀行? 潘森:呵呵,我們在中國一直在與許多銀行、許多公司會談。在過去12個月我們有12家來自中國的公司上市。但是很難講哪個銀行將拔得頭籌。在這個時間節點,對選擇在美國上市的銀行而言是戰略上的重要舉措,與上市相伴的在公司治理和持續的報告等方面的義務都是相當大的承諾。要得到能導致更高的估值的信任是不容易的,不容忽視的是,有許多工作要做。至于究竟是哪個銀行最終勝出,我確實不知道。我能講的是,大家興趣都很強,所有四大商業銀行都在探索IPO(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可能性,具體的時間、規模、范圍取決于是否對銀行有利。 《第一財經日報》:最近倫敦證交所也在中國做了很多推廣活動,您是否把他們看作競爭者? 潘森:倫敦證交所一直是一個競爭者。最近他們加大了在中國工作的力度,在香港設立了辦事處,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也在倫敦上市。但歸根結底,投資者50%的資本都在美國。另一個趨勢是,從美國開始,美國以外的各國監管當局都逐漸趨向更緊的監管環境,他們開始重新審議并相應地收緊監管標準。所以我想,上市公司爭取更友好的上市環境的機會之窗現在開始關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