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普汽車新當家徐剛 從下鄉農民到廳級干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1日 17:17 中國經濟周刊 | |||||||||
如果說徐剛2002年辭官下海當吉利集團CEO的時候,贊成和勸阻的聲音同時出現的話,那么2004年9月15日,當徐剛正式到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下稱華普)任職時,外界的評論則頗為一致:“李書福瘋了,徐剛更瘋。” 在別人看來,徐剛接下的是燙手山芋,因為在此之前,華普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高層迷茫、中層盲目、員工瞎忙” “在被吉利并購之后,華普的經營狀況一直不是很好。其實,在我到華普之前,華普前后已經派過四任主要領導,但一直達不到書福的要求。當時我擔任吉利控股集團CEO,一直很關注華普,也曾經和書福就華普未來的發展做過很長時間的探討。后來,書福就跟我說,干脆你去試試看吧。 ” 就這樣,徐剛進入華普汽車擔任董事長,但現實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得多:由于產品品牌定位不清晰,諸多問題接踵而至,許多重大的戰略無法制定,更不能談有效地組織實施了。那時,公司處于一個搖擺不定的混沌狀態,用徐剛的話來說,就是企業“高層迷茫、中層盲目、員工瞎忙”。 而更令人頭疼的是,在汽車市場秋霜來襲之時,華普的知名度還很低,美譽度幾乎沒有,市場占有率也是微乎其微。“當時確實很困難,一招不慎可能滿盤皆輸。”這著實讓徐剛費了一番心思。于是,上任伊始的徐剛便積極著手進行市場調研。“沒有調查便沒有發言權”,這是毛澤東的名言,也是徐剛務實的一個開端。 經過兩個半月時間的調研,徐剛為華普找到了定位,那就是把它打造成中高檔的汽車品牌,并賦予它“海派”的文化內涵,“企業定位目標清晰了,首先對企業文化是一種刺激。”徐剛認為。 有人說徐剛盲目樂觀了,即使有了好的定位,但中國汽車業的秋霜已然來臨,同在上海的大眾汽車計劃2005年減少成本42億元人民幣。 “不管媒體如何爭論,我始終相信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因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購車愿望也是越來越迫切,雖然汽車品牌很多,各個汽車廠商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但是低價位、高品質的車—即經濟型的中檔轎車還是稀缺的,所以我堅信這個市場將是巨大的。” 此外,在徐剛看來,成本控制是民族汽車工業最為關心的事,但他也認為“節省成本是一把雙刃劍,舞不好就葬送了自己。”除了努力削減成本維持必需的利潤率,徐剛更注重民族汽車工業品牌的打造,“低廉的價格不應該是民族品牌惟一的競爭籌碼,華普品牌會更努力去占據消費者的心智資源”。 從造車的華普到造品牌的華普 民族自主品牌不但要抵御跨國公司的合力打壓,更要面對國內消費者懷疑的目光。 “這決定了我們要從善于造車的華普,轉變為善于打造品牌的華普。”這也是徐剛對華普汽車最大的變革。 “首先,作為品牌的創造者,我們主觀上想努力地把品牌創造好。但關鍵還是結果,品牌實際上是存在于消費者心中的價值感知,是消費者怎么認知你的品牌,消費者的認同才是我們努力的成功。” “在中高檔轎車這個定位上,我們還要細分市場,之所以細分,是考慮在哪一個具體的領域我們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中國的強勢汽車自主品牌不是沒有,是不多。這其中有浙江的吉利、安徽的奇瑞、遼寧的中華等,考慮到上海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汽車品牌,我們就期望把華普打造成這樣一個品牌—具有鮮明‘海派’特色的自主品牌。” 何為“海派”風格?“一是上海華普汽車產品是現代化工業基礎上生產的;二是海納百川,博采眾長;三是領先潮流,先進時尚;四是創新、進取;五是體面、實用。” “這樣一來,就很容易使華普與其他品牌的中級車區別開來。”徐剛說。此外,上海本身就是一個品牌。華普在上海,是借上海的東風,也是對華普的消費者價值給予更高的回饋,因為誰都知道,上海人最挑剔。 “海派”的品牌文化打出之后不到三個月,華普汽車當年的銷量就達到一萬多輛,后三個月是前九個月的3/4;2005年上海華普汽車的目標是爭取產銷突破2萬輛。最新的數據是今年1—3月份,上海華普汽車的銷量是6200多輛。 民族汽車求生存 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馬云曾經說過,2000年做網絡的人很多,那時做網絡一點也不稀罕,但到了2002、2003年網絡成為泡沫的時候,多少英雄競折腰。在網絡年景不好的日子里,只要能生存下來,哪怕是跪著,也就是勝利。 “我欣賞這句話,是因為其中所蘊涵的氣勢和精神。目前汽車形勢不太好,而上海華普汽車目前正處在創業的關鍵階段,我們的目標非常務實:先求生存后求發展。我的意思是,只要通過努力,哪怕是跪著(條件極其惡劣)但能生存,那也是勝利;總比蕩然無存,讓國外品牌橫行無忌好。但這也并不是說,我們華普汽車要選擇選擇跪式發展。” 徐剛的務實是有目共睹的。當記者問到他想把華普發展到什么樣一個企業時,他謹慎地把理想和現實分開。 “我不敢說我有一天要讓中國的老百姓都開上華普汽車,我只有去努力做,向很多人學習,一步一步地發展華普。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產銷汽車兩萬輛,5年以后我希望能達到10萬輛。即使能實現銷售10萬輛的目標,在世界汽車生產廠商中,也是一個規模很小的企業。我們不能說大話,也不能看到自己力量微薄就此放棄,為中國的民族汽車品牌求生存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小可以靈活,與那些擁有龐大顧客群的汽車品牌相比,他們能更加深刻地了解顧客需求。“對華普來說,顧客導向的意義更加凸現。我們知道如何進行目標聚焦,聚在哪里,如何細分市場,如何把工夫用在刀刃上。”徐剛說,“此外,上海華普汽車的品牌及產品自主權比合資企業要大。決策層的效率對企業的迅速成長意義重大。” 從下鄉“農民”到廳級干部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徐剛早年曾是一位政府官員,那時他有一大堆頭銜:浙江省黃巖市財稅局局長、中共浙江省財政廳黨組成員、浙江省地方稅務局總會計師等。 說起自己這一階段的經歷,徐剛用一句話概括,“命運是捉摸不定的,關鍵是看你怎么把握,怎么去追求”。 1970年代中期,16歲的徐剛即將高中畢業,便遇上了人生第一個抉擇的關口:依照當時的政策,他和14歲的弟弟必須一個要去下鄉,一個留在城里招工進單位。面對兩個初出茅廬的懵懂虎子,父母沒有辦法替他們選擇。他們把徐剛兄弟叫到身邊說:“你們有三種選擇,一是哥哥下鄉,弟弟招工;二是弟弟下鄉,哥哥招工;還有一種選擇是,抓鬮決定。”徐剛沒有遲疑,他選擇了第一條,“下鄉去,做個農民,到廣闊天地里歷練自己。” 1977年底,摩拳擦掌已久的徐剛盼到了一個機會,那就是高考恢復了。在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中,徐剛作為為數極少的幸運者在五百多人中脫穎而出,達到了體檢線,徐剛對上大學翹首以待。然而直到最后,徐剛也沒有盼來錄取通知書,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原來,是近乎莫須有的政治成分使他失去了被多所大學錄取的機會。后來好不容易徐剛才得到了一個“可以教育好子女”的名份,才搭了個末班車,上了師專。 1980年徐剛畢業后從事教育工作,這樣的平靜生活一直持續到1984年。這一年,徐剛經歷了職場第一次角色的轉變,在他23歲的時候,他成了全省最年輕的縣市級財稅局副局長。徐剛笑稱自己那時是周圍惟一合格的年輕大學畢業生,符合“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這才取代了高齡財稅局副局長的職位。 “那時外出下鄉視察,來迎接的人沒有幾個人和我握手,都和我身邊年紀大的股所長握手,沒有人會認為我是局長,因為太年輕了。” 年輕是徐剛的優點,也讓他遭遇了不少尷尬。 問及徐剛是否有成就感,他說,至少現在沒有,也許是5-10年以后的事情,“中國文化以成敗論英雄,目前我還不是一個英雄。” ★《中國經濟周刊》見習記者唐韻 ★吳曉燕/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