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最具影響力女CEO揣4500萬美元黯然回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0日 14:05 《英才》 | |||||||||
全球商界最具影響力的女CEO,在大年初一被炒了魷魚。為什么?有人認為是栽在超級并購手里,有人認為是背叛了惠普模式,更有人認為問題出在性別上。 文.本刊記者 王悅承 那是農歷大年三十的晚上。當世界華人正在歡天喜地辭別猴年之際,全球第二大計算
在此一個星期之前,2月出版的《英才》剛撰文稱“在她執政的20個季度里,有7個季度沒有能夠達到華爾街的期望值。于是,有人開始對菲奧莉娜失去了耐心……如果稍有差錯,她將極有可能成為歐美商學院的負面教材。”結果菲奧莉娜不幸被言中。 即便是尷尬的退場,菲奧莉娜亦一如既往地被歐美各大媒體激情擁抱。關于她被辭職的報道,明顯超過了同期發生的兩宗世界500強新聞,包括寶潔570億美元收購吉列、以及西南貝爾160億美元收購AT&T。吉列占有全球60%便利刮胡刀市場,而創立于1885年的AT&T一度被視為美國企業的象征。 謹請不要為菲奧莉娜哭泣。在搬離惠普CEO辦公室的同時,她也把約4500萬美元帶回了自己家里,其中包括估值2350萬美元的股票期權,及2140萬美元的離職費。而且,她完全可以在將來賺到更多的錢,作為美國前20大上市公司的第一位女CEO,她在從1999年開始的六年任期里出盡了風頭,變得就像好萊塢明星一樣家喻戶曉。更有人詼諧地說,由于曾跟加利福尼亞州州長阿諾.施華辛格有過合作,菲奧莉娜甚至可能會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統,前提是希拉里.克林頓頹然折戟。 至于要不要為惠普哭泣,那是另外一回事兒。陪伴菲奧莉娜離去的,很可能是兩家久負盛名公司的磨難。一家是惠普,其業績表現太不如人意;另外一家是康柏,已經被惠普收購。 栽在超級并購? 在結果導向的現代企業里,菲奧莉娜被辭掉的頭號原因當數業績不佳、戰略不明確。正如《英才》2月刊指出,惠普并沒有實現當初190億美元收購康柏的理想效果。 現在,惠普在截然不同的兩個戰場同時開火。一方面,它要在PC市場與戴爾進行赤裸裸的價格競爭;另一方面,它又要在企業高端市場與IBM展開激烈的比拼。至少從目前來看,惠普并沒有找到很好的平衡點(或者根本就沒辦法找到),它在這兩個領域明顯處于下風。而且又一警鐘敲響,因為占據其總利潤超過70%的打印機業務,也正逐漸遭受戴爾的威脅。 事實上,早在2002年合并康柏之時,菲奧莉娜就與惠普董事會埋下了不和的禍根。當時,沃爾特.休利特——惠普合伙創始人威廉.休利特的兒子,同時也是惠普的最大股東——堅決反對收購康柏。沃爾特認為,這項收購壓根兒就毫無意義,它并不能幫助惠普成為可以在規模和影響力方面與IBM媲美的全球性公司。 菲奧莉娜被炒,很大程度上說明沃爾特當時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是回到2002年,菲奧莉娜卻用她的個性和管理風格,壓制住了沃爾特的反對意見,并且想方設法讓基金經理投贊成票,從而以51%對49%的投票率,促成了對康柏的收購。 華爾街對那些大型企業的合并,總是戰戰兢兢。就在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前,美國在線破天荒地收購了時代華納公司,但是網絡經濟的崩潰,加上兩個公司的文化沖突,后來人們認定這是一個失誤。現在,合并后的公司已經把“美國在線”從名字中去掉。1999年,美國Quest公司以560億美元收購了West公司,但是公司卻背上了170億美元的巨大債務。 在菲奧莉娜宣布辭職那天,惠普公司股票價格卻上揚了12%。這似乎表明,華爾街人已經巴不得她早點下臺。 動搖了惠普模式? 但是有分析師指出,比超級并購更為深層的原因,是菲奧莉娜的個性與惠普企業文化的沖突,或者說與惠普模式的背道而馳。 沒錯,當初惠普董事會之所以要史無前例地請來空降CEO,就是希望這名CEO能夠給惠普模式帶來根本性的改變。他們最終找到了菲奧莉娜。在早期,菲奧莉娜也說要“保留住優秀的地方,剩下的重新改造”。 但事實上發生的是,菲奧莉娜幾乎改變了一切東西。她從上到下的管理風格,并不是惠普所需要的,盡管此時的惠普再也不是威廉.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時代的惠普。 現在,也許是惠普董事會重拾起老惠普哲學的時候了,正是這些老哲學使惠普成為了硅谷文化的象征。當然,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惠普模式可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惠普成立之初的表達是“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a company's workers are its primary asset)”。 這種觀念賦予了惠普員工強大的動力。很多創意和想法都是從下往上傳達的,管理人員被要求深入到企業基層,由一線員工來作決定。于是,眾多規模小但富有競爭力的小團隊,往往能制定出有效的方式來進攻新市場。 在這種模式下,CEO要做的事情就是雇用到合適的員工,為他們提供工具,并且提供激勵,然后讓他們自由發揮。但是需要弄清楚的是:真正的惠普模式,并不是所謂的民主管理。在這種模式中,每一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部門主管需要作出決策,然后在部門里通過類似于自治的方式來推進。到了年終,他們要戰戰兢兢地接受戴維.帕卡德的審查,一旦沒有達到目標,這個部門就會被取消。 這種胡蘿卜加大棒的方式取得了成效。從1938—1998年,惠普年均增長率超過了20%,并且沒有出現過虧損。這創造了美國企業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高速增長。 但是到了過去十年里,惠普已經從眾多小規模技術業務的發明領導者,發展成為數不多的幾個關鍵市場尤其是PC市場的巨人。當邊際利潤趨薄時,惠普就很難像過去一樣為員工提供高水平的激勵。更為糟糕的是,很多惠普員工已經習慣性地把這些激勵,比如說公司專用車,看成是一種應有的東西,而不是由于工作表現突出而獲得的獎勵。 同樣,菲奧莉娜總結說,惠普多個管理部門的眾多態度,使得公司很難向投資者和客戶發出一致的聲音。于是,她大幅削減了部門的數量。但是,盡管竭盡全力,她并沒有能夠在整個龐大的公司里,全面推行重組計劃。這些計劃在紙上看起來是冠冕堂皇的,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這些計劃往往沒有被執行。 不幸的是,除了重組計劃在執行方面遭受挫折以外,菲奧莉娜大大挫減了員工的士氣。很多惠普員工不再認為他們身在一個特殊的企業,而開始認為他們工作只不過是為了拿到一份工資。他們對公司失去了信心,因為他們感覺到惠普對他們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改變。 過去,惠普的兩位創始人會經常在公司的飯堂吃飯,并且從這桌走到那桌,跟員工們聊天。菲奧莉娜在自己的辦公桌吃飯,就連總部的員工也很少能夠見到她。而且,如果那位員工要跟她見上一面,需要提前幾周時間來預約。 這在惠普與康柏的合并中被證實了。在合并之初,管理層宣稱要裁減1.5萬人,但是內部人士稱最高可以達到3萬人。這使得員工憂慮萬分,因為在過去幾十年里,都沒有發生過類似的大規模裁員。 因為她是外來的女性? 如果菲奧莉娜是男的,那么會遭遇不同的對待嗎? 很多管理專家都說不會。他們認為,對康柏的收購失誤和業績的糟糕表現,是導致CEO下臺的根本原因,而不是性別。不少人還指出,惠普竭力避免任何形式的性別歧視。 但是,這些專家也指出,菲奧莉娜的突然辭職,會給女性管理者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他們認為,菲奧莉娜的性別,將會擴大這個事件的影響力,給那些懷疑女性管理者能力的人提供新例證。 “失敗不是傳染病,但是這是女性管理全體遭遇的一點小挫折。”西北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沃爾特.斯科特說,“仍然有很多人覺得女人的成就不如男人大,現在他們會搖頭嘆氣說,‘我早就跟你們說過’。” 一些研究女性事務的專家說,這個挫折是巨大的。“也許她是男性,你可以肯定她的辭職不會受到那么大的關注。”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希拉.惠靈頓說,她原來是一個婦女研究機構的主席。 在辭職之前,菲奧莉娜是世界500強公司中8名女CEO之一。由于數量稀少,使得她們格外引人注目。“卡莉下了賭注,但輸了。”惠靈頓說,“要是男人這么做,人們會說,‘至少他是很勇敢的,畢竟他嘗試過了。’但是對于女人,人們就沒有那么慈悲了。所以說,這個商界最有影響力的女人失敗,對于其他女人來說是一個打擊。” 撇開公眾關注率不計,很多管理權威說菲奧莉娜在惠普的失敗,與性別偏見相比,更多的是因為她是一個外來人,并且空降到了一個難以改變的文化環境中。他們舉例說,施樂女CEO安妮.瑪爾卡西能夠使公司從破產邊緣拯救回來,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她一直都是在施樂公司工作。 “安妮.瑪爾卡西是一個內部人,她知道施樂的價值觀。我也親眼看到施樂的人們愿意圍繞在她身邊。”哈佛商學院的管理實踐教授威廉.喬治說,“卡莉是一個外來者,她融不進去。以前威廉.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會經常在實驗室周圍走來走去,但是卡莉喜歡大型論壇和公眾會議,她沒有跟人們在一起。卡莉很想在這個分散化的公司樹立一種中央集權式的風格,在一個工程師文化滲透很深的文化中樹立起一種營銷文化。于是,她的方式就跟休利特的文化互相抵觸。” 另有一些管理學教授認為,菲奧莉娜的女性身份也給她的事業帶來了不少幫助。“我想她的女性身份使她處于這樣一個位置,即別人都想確切知道她得到了公平的機會,這樣就沒有人會說她被性別歧視。”北加州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本森.羅森說,“在教育方面真的沒有什么性別歧視,而對于女人成為CEO的機率,這個事件的影響也只是中性的。” 仍然有很多熟悉菲奧莉娜的人說,她的個性并不適合在惠普工作。他們說,惠普更強調共同掌權而不是分級管理,更強調自治而不是監管,更強調創新而不是包裝,更強調低調而不是高調。在那種環境里,菲奧莉娜能交到的朋友并不多。 “卡莉實際上是在冒險,她的風格是強硬而無情。”惠靈頓說,“如果她變得安靜一點、沉著一點、有城府一點,那么她也許能呆更長時間,博得更多員工的好感,贏得媒體更和善的對待。” 但換做是男人不也一樣嗎?“女人往往被認為是協調員和團隊建設者,但那不是卡莉的特點。”惠靈頓說,“她是一個強硬的老板,苛刻的批評家,嚴厲的法官。現在,女人仍然不會因為這些特性而得到嘉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