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艾倫全球商業中心 老牌紳士的收購激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7日 16:10 東方早報 | |||||||||
作為博思艾倫全球商業中心總裁,DanielC.Lewis領導著這家有著90多年歷史的老牌咨詢公司的管理咨詢業務。從全球范圍來看,他帶領他的團隊完成過許多復雜的轉型案例,而對于外界看來有些保守的博思艾倫中國策略,DanielC.Lewis并不這樣認為。在一張老牌紳士的面孔之下,博思艾倫涌動的中國激情毫不遜色。談到他與中國的緣分,DanielC.Lewis非常自豪地講起他在武漢大學讀書和工作的兒子,“他的漢語非常得棒。”從這個細節可以窺見,DanielC.Lewis對中國的了解,絕非一點一滴。
中國市場:激進與保守并不對立 東方早報:很明顯,博思艾倫在中國的發展并不是一個特別激進的模式,博思艾倫在中國的戰略選擇基于何種考慮? DanielC.Lewis:事實上,博思艾倫在中國已經有相當長的發展歷史,我們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進入到中國。在全球的任何一個市場,我們堅持的信念都是90多年來一直堅持的,就是為任何客戶提供的服務,其質量和專業度都不會有絲毫的降低。我們不會為了某一個市場的特點而刻意去取悅客戶,而忽視了對這個市場的嚴謹態度。 東方早報:您是否能夠介紹一下博思艾倫的中國策略? DanielC.Lewis:我們與其他公司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能在全球把為政府服務的業務,即技術業務,以及為全球各大公司服務的商業業務,通過我們的技能、資質結合在一起為客戶提供價值,這在全球僅此一家。 當我們把這兩個資質和能力推到中國市場來時,我們相信會為這個市場帶來“雙贏”———我們不僅要幫助在中國投資的跨國公司,同時也希望幫助中國的政府和中國的公司更好地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開展業務。我覺得中國的很多中大型企業絕對有能力成為下一代的跨國公博司,或者有一些已經是跨國公司了,博思艾倫也希望能在這個競爭中能夠不僅服務跨國企業,也能夠服務這些中國企業。 東方早報:博思艾倫是否會根據中國的現實發展狀況,針對中國市場建立一個非全球統一標準的特區來應對競爭? DanielC.Lewis:博思艾倫在中國的業務策略不是一個外向的策略,也就是說不是根據外部因素或是競爭因素而形成策略。但我要強調的是,這并不代表我們不關心競爭,而是我們更注重強化自己的全球業務咨詢的能力,從這一點出發來考慮怎樣能以一個整合的方式來服務中國市場。 東方早報:中國的商業環境對跨國來說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來適應,特別是在諸如政府關系等問題上,經歷了20年左右的時間,跨國公司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博思艾倫在這方面是否有經驗可以分享? DanielC.Lewis:您正好問到我怎么去看我們公司與政府的關系。舉個例子,在早期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我們為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很多投資活動或援助活動提供過咨詢服務,這些服務至今仍在繼續。博思艾倫與中國的很多合作伙伴一起工作過,與政府部門的專家一起工作過,同時,我們的中國區總裁謝祖墀博士在中國的經歷相當豐富,聲望很高。我們更覺得雖然有時候我們是為商務在服務,但我們與政府的關系也會給雙方帶來好處。 東方早報:在振興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過程中,博思艾倫是否借助政府公關分得其中的項目? DanielC.Lewis:博思艾倫最重要的服務方面就是戰略轉型和基于戰略的轉型。戰略轉型可以是一個企業的轉型,也可以是一個國家或經濟部門的轉型。繼而我們對很多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對一個個體的轉型帶來的動力和壓力也有特別的研究。我們會幫助中國一起研究如何面對這方面的挑戰,特別在中國東北地區戰略轉型的項目上。 東方早報:國企改革對博思艾倫來說,提供了哪些機會? DanielC.Lewis:國有企業的改革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和市場,但是博思艾倫認為,如果在這件事情上僅僅是幫助一個國有企業去改制或者幫助外國公司進駐中國,幫助外國公司利用機遇去發一個短期的財,這都是目光短淺的看法。 一方面是幫助中國國企或政府如何面對這些機遇與挑戰,另外是要讓人們了解到,一個西方的公司怎樣參與或得益于中國的轉型。外企在中國的成功必須是雙贏,這個外國企業必須和中國政府和中國產業一起,不僅僅服務中國市場,也要服務全球市場,因為中國將來不管是從行業還是政府的角度來看,對外是多邊的,所以我們要幫助外國企業和中國企業一起在中國市場上從長期的角度獲益。 收購:整合至關重要 東方早報:去年6月,凱捷收購了遠卓,博思艾倫是否有收購國內管理咨詢公司的計劃? DanielC.Lewis:對咨詢行業來說,總體來說咨詢行業的收購不是一件非去做的事。因為咨詢行業的很多公司,可以說不是公司而是合伙人制,就像我們是一個完全的私人合伙制,所以收購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問題,在運營的模式和經營的理念,特別是在財務方面或利益分配方面會有很多潛在的挑戰,因此說,在咨詢行業的兼并收購,與企業的兼并收購是不一樣的,在北歐四國我們也進行過兼并和收購,在我擔任商務業務總裁的任期內就經歷過了兩次收購。事實上,我經歷的其中一個案例就是我們收購凱捷在日本的公司。這是一個成功案例。 再回到中國來說,我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建立很多合作關系,那么這些合作關系當然也會使有關的公司有市場。我們有信心在很長的時間以后,這些合作關系與客戶會成為我們的伙伴,但我認為,我們不是像有些公司那樣完全通過收購來擴大業務規模。 東方早報:在日本或是北歐四國成功并購的關鍵要素在哪些方面? DanielC.Lewis:在北歐四國的收購原因主要有幾個,一個是收購前,博思艾倫在當地的業務還是有限的,我們希望通過收購來進入這個市場,我們帶去的是一個運作系統和兩個業務群整合的經驗,以及全球化的服務網絡。在日本的收購又是一種情況。在日本凱捷與博思艾倫分別有長期成功的運作經驗。我們認為博思艾倫在日本的業務還是在繼續日益增長的過程中,收購的考慮主要是基于擴充團隊的目的,凱捷的團隊也是質量非常高的,值得我們去整合,整合后,我們將為他們帶去全球化的利潤和專業的服務質量。 總的來說,對博思艾倫來說收購一家公司后一定不能讓它獨立運作,要讓它轉化成博思艾倫的一個具有全球化眼光、綜合了在公共服務(政府)和商業細節服務的能力的機構。 東方早報:您剛剛也提到中國企業全球化的趨勢,那么在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進程中,例如并購案發生之后,您認為剛滿20歲的中國企業能與那些百年老店融合嗎? DanielC.Lewis:首先我認為中國企業向海外收購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但是就像任何的兼并收購特別是跨國的兼并收購來說,并購后的整合是最為重要的。對此,我們有個名稱叫“PMI”,就是兼并后的整合,它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內容。譬如說合并后怎樣用另一個眼光去看看企業在行業和市場結構中究竟怎樣,兼并后有什么變化,前后個體在行業中的地位,競爭力和各方面的關系怎樣,兼并后能不能更好地發揮兼并前雙方各方面的優勢,這是很重要的,對中國企業來說也不例外。 收購的關鍵成功因素是要素市場優勢:勞動力、低價、土地、原材料。中國的企業確實是實實在在有這個能力管理這個要素市場。境外企業也為中國帶來了技術和訣竅。早報記者 王立偉 實習生 陳伊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