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中國新時代》2005 > 正文
 

經濟道德缺失引發中國企業家自殺現象增多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4日 17:04 中國新時代

    自殺

  中國社會沒有明確的經濟道德標準,企業家生命價值尺度迷失,物質生活違反生命節律,都是企業家產生心理疾病的原因

  文/本刊記者 崔 鵬

  我當時連死的心都有

  盧少舟和人說:“我當時連死的心都有啊。”這已經成為了一句搞笑的形容,因為他在以下場合也經常這樣說,比如歌廳陪唱的女孩不夠漂亮,或者一家極高級餐廳的上菜速度非常慢的時候。而只有盧自己知道,如果不是開玩笑,算起來,他曾經兩次想結束自己的生命,毫無疑問,在當時他的確認為,只有死才能得到解脫。

  第一次是在盧剛創業的時候。他低價進的一批設備被發現全是次品,根本無法使用,而自己已經把借來創業的全部資金——5000元人民幣——全拋了進去。這筆錢是他從苛刻的岳父那里借來的。盧少舟是個本來自視很高的人,這次假貨事件讓盧在諸多親戚面前抬不起頭,而且嚴重挫傷了他的自尊心。

  他曾經暗自設想過用自家床下的殺蟲劑來結束這一切的屈辱和失敗感。盧曾經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悄悄打開過那個標著人骷髏的棕黑色玻璃瓶,只是遠遠聞了聞,一股帶著死亡含義的化學藥品味道便撲面而來,那種氣味一直到很久以后還讓他不寒而栗。而這次心理危機,盧少舟在和自己以前的一個老同學暢談和豪飲之后得到了排解,酒酣耳熱后老同學借給他10000塊錢,這使得盧少舟得以日后發跡。

  第二次是在2003年,盧少舟的一個主要的客戶在全國的SARS混亂中不知去向,這意味著一大筆到期的應收賬款無疾而終,本來已經繃得很緊的資金鏈條開始嘎吱吱的作響。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很多員工又被一個辭職的高層拉走了,而且向員工們透露了公司面臨公開的危機。

  辦公室每天都會有新的空位子出現,再加上SARS給人們造成的心理陰霾,盧少舟又有點想不開。他的辦公室在大廈的7層,他曾經設想自己懸浮在空中的樣子,雖然這種想象和盧少舟愛面子的性格有點不符。

  有一次,當那種尋求解脫的想法非常旺盛的時候,妻子突然來電說,兒子下星期要從澳大利亞回來,盧少舟接了電話后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為了責任他也要離窗口那扇易碎的大玻璃遠一點!斑^了那股勁,心里就好受多了。”盧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說。盧少舟沒有自殺,而且在外人看來他也遠不必自殺,因為他事業有成,擁有一家銷售額過億的建筑材料公司,而且即使在SARS的時候,公司的情況也沒有那么危急。

  自殺的中國企業家增多

  2005年剛開頭,中國已經有兩名億萬富翁——山西運城鑫龍稀土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52歲的趙恩龍和陜西金花集團副董事長、55歲的徐凱是這樣選擇自己的人生結局的。而且在這些事情發生后,人們普遍的態度是:事情不會那么簡單;甚至,很多人更愿意相信是“他殺”,這可能更符合邏輯。但與人們的想法正好相反,在中國,有那么一批被稱作企業家的人好像很傾向以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存狀態。據有關統計表明,自1980年以來,僅記錄在案的中國企業家自殺事件就有1200多起,而且呈逐年遞增勢態。

  國內一些心理學者認為,中國的企業家群落特別是民營企業家們,由于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面臨的經濟壓力巨大,所處環境的人際關系復雜,使得這個原本強勢的群體越來越脆弱,更需要心理關懷。

  一些精神病專家希望能夠外包企業的心理治療工作,解決企業員工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和企業家的心理問題。北京心元動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心理顧問漆紅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表示,中國公司的高級管理者和企業家的心理障礙主要是:人際關系焦慮、家庭情感問題(其中女性較多)和對未來不確定因素無從把握的焦慮。漆紅強調,這種企業心理輔導咨詢和神經病治療是非常不同的,他們一般是通過資料和知情人了解咨詢人的情況,然后作出相應的心理解決方案,供咨詢人參考。在咨詢中,心理咨詢師一般以開導和鼓勵為主,一般不建議咨詢人服藥。

  雖然企業心理咨詢公司為了保護咨詢人的隱私而對咨詢人的資料嚴格保密,但這并沒有緩解中國企業對他們的不信任和不認同。在全球500強企業中,有80%都進行了類似的心理咨詢外包,而在中國的500強企業中,認同這種服務的企業僅占1/10左右。

  對于相對昂貴的心理咨詢費用,國內企業更是持一種嘲弄的態度,在問及一些企業管理者是不是能接受300元/小時的電話咨詢服務,或者500元/小時的見面咨詢服務時,他們表示寧愿花同樣的錢去吃飯或者按摩。有心理學者指出,中國企業對心理咨詢的不認同,就和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對心理問題的習慣性漠視一樣。中國人往往認為自己的內心世界只能向自己敞開,如果去進行心理咨詢,會被認為是無能和丟臉的。

  對于企業心理咨詢,一些企業管理者也提出比較理性的批評,他們認為,現在的中國心理咨詢公司對企業的服務只是依靠神經病學和企業管理簡單的疊加,而這兩部分理論的交集中產生的新問題,這些心理咨詢師自己也并不清楚;在這種心理咨詢中,咨詢師只是憑經驗進行心理疏導,缺乏系統的科學依據,而且效果很難界定,如果由于咨詢出現失誤,后果責任是按醫療事故還是什么性質來界定也沒有明確的規范。

  文化失調癥

  一些關注中國企業家心理問題的人認為,中國企業家自殺頻繁現象,不只是一個心理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是在中國經濟改革、社會發展變動劇烈時期,在最容易體現經濟變革的一群人身上,體現出的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矛盾的尖銳。

  中國論壇文化研究院首席專家朱力方在接受《中國新時代》記者采訪時建議,也許中國的企業家們除了心理咨詢以外,應該更多的嘗試破除自己有意無意建立起來的各種壁壘,多和社會、環境接觸。

  朱力方認為,中國存在完備的社會道德而缺乏經濟道德。由于沒有明確的經濟道德標準,所以人們往往用社會道德來衡量經濟活動,對經濟活動的主角——商人、企業家,從傳統社會道德標準判斷,顯得對他們稍顯刻;而企業家本身也由于自信力和他信力的缺失而難以和外界溝通。其次是企業家生命價值尺度迷失,有些企業家在相對成功之后失去了生活的目標,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一些企業家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深陷于自己身邊復雜的人際關系,或者是成為“物役”,完全的拜金主義;企業家們由于能掌控較多的社會財富,往往會無節制的突破生命節律,與常人生活節拍相異。而這些都是中國企業家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在本土文化與潮水般涌來的西方文化碰撞的時候,一個社會很可能患上“文化失調癥”,這種“文化失調癥”在企業家群身上更能明顯的體現出來。也許我們的社會更應該給這些最能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人更多一些關懷,使他們的心靈不會那么承受煎熬,更勇敢地面對未來。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經濟道德新聞 全部自殺新聞 全部企業家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聚焦2005春運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2005年CCTV春節晚會
CBA全明星賽球迷投票
澳網公開賽百年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北京2月新推樓盤一覽
新春購房打折信息
《漢武大帝》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