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和二十世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30日 12:35 經(jīng)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李翔/文 “這一時刻,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在一本廣泛流傳的小冊子《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斯蒂芬.茨威格這樣寫道。這位奧地利作家總喜歡夸大瞬間和個人對歷史的決定作用,在他看來,歷史是由一個個偉大人物和一個個令人激動的瞬間組成。
我們未必贊同茨威格的斷然,但沒有人會反對,1905年就是一個“這一時刻”。 100年前,還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工作的26歲的愛因斯坦,在德國著名物理學期刊《物理學紀事》發(fā)表了五篇論文:《關(guān)于光的產(chǎn)生和轉(zhuǎn)化的一個啟發(fā)性觀點》、《分子大小的新測定》、《關(guān)于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止液體中懸浮小粒子的運動》、《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和《物體的慣性是否決定其內(nèi)能》。它們分別論證了原子的存在、光的性質(zhì),并在時間和空間、能量和物質(zhì)概念這樣的根本性問題上提出了完全革命性的看法,雖然我們知道的可能僅僅是“狹義相對論”和那個著名的方程式:E=mc2。 20世紀的物理學道路和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在1905年被愛因斯坦照亮。為了紀念這顆閃耀的明星,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2005年為國際物理年。 以1905年為原點的世界 愛因斯坦曾說,世界上可能只有12個人能夠看懂相對論,但是世界上卻有幾十億人借此明白沒有什么是絕對的。愛因斯坦一生都不理解也不贊成將相對論應用于物理學之外,但以1905年為原點,他的相對論卻在不斷被引向文學、藝術(shù)、哲學、宗教等幾乎所有學科。 單一的線性思維和伴隨它的因果關(guān)系從來不能解釋這個世界,偉大的事情也經(jīng)常同時發(fā)生。當26歲的愛因斯坦開始向物理學界挺進時,維也納的醫(yī)生弗洛伊德也剛剛出版了《夢的解析》。弗洛伊德曾經(jīng)向愛因斯坦抱怨自己的厄運:“你真是幸運,當你發(fā)表自己的學說時,人們承認看不懂但是卻贊成你;而當我發(fā)表自己的學說時,人們不懂裝懂但卻七嘴八舌地批評我。”兩位猶太人不約而同地向傳統(tǒng)的權(quán)威發(fā)起了攻擊,一個成為相對論的創(chuàng)始人,另一個開創(chuàng)了精神分析學科。 另一位深受愛因斯坦影響的偉大人物是富蘭克林.羅斯福。1905年,羅斯福不過是一個剛從哈佛大學畢業(yè)的年輕人,惟一特殊之處就是,他的叔叔西奧多.羅斯福是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但是,在他后來也作了美國總統(tǒng)后,富蘭克林.羅斯福開始組織美國科學家研制原子彈,他要將愛因斯坦理論中的E釋放出來,用于軍事目的。在這個意義上,愛因斯坦先于基辛格、先于羅伯特.魯賓、先于格林斯潘,成為影響政府決策的智囊型人物。 1905年,希特勒,這個后來逼迫愛因斯坦和弗洛伊德離開德國和奧地利的法西斯領(lǐng)袖正就讀于維也納的一所中學。不過,當時希特勒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藝術(shù)家。富于戲劇性的是,同愛因斯坦一樣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家之一的維特根斯坦此刻與希特勒在同一所中學。 這一年,數(shù)學家和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正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教授邏輯和數(shù)學原理,他的一個嗜好就是向哲學家們推薦閱讀愛因斯坦發(fā)表的幾篇論文。 掙脫時間、空間限制的相對論提出兩年之后,畢加索畫出了《亞威農(nóng)少女》,讓繪畫同樣掙脫了空間的限制。一種說法是,畢加索創(chuàng)作《亞威農(nóng)的少女們》與愛因斯坦發(fā)表相對論的時間如此之近,以至于不可能是巧合。 16歲的海明威在這一年失去了自己喜愛的祖父,而此前他一直沉浸在祖父所講的故事當中。“海明威所有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是一個個海明威的變體。”秘魯著名小說家略薩如是評價。而《時代》周刊則更武斷地認為,從艾略特到海明威再到塞林格,都受到了愛因斯坦的影響,他們作品中的自我開始凸現(xiàn),因為權(quán)威已被愛因斯坦擊碎。但愛因斯坦本人卻在晚年時無奈地自嘲:“我一生反對權(quán)威,上帝為了懲罰我,把我自己也變成了權(quán)威。” 和愛因斯坦共同分享20世紀榮耀的人當中,兩位經(jīng)濟學家必不可少,他們是梅納德.凱恩斯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905年時,凱恩斯剛剛大學畢業(yè),至于哈耶克,則始終是他們兩位的反對者。在哈耶克最后一部著作《致命的自負》中,哈耶克表達了對愛因斯坦“結(jié)束人類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分配的無政府狀態(tài)”言論的擔憂,他批評愛因斯坦鼓勵了一種認為能夠修正人類“自發(fā)生成秩序”的“致命的自負”,他認為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讓人類對自己的能力再次高估。 科學家的政治生活 愛因斯坦的一生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他也從一個樂觀的人變得漸漸悲觀。“20世紀激起了人類最偉大的想象,同時也摧毀了所有美好的幻想。”愛因斯坦可能是最能理解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這句話的人。 除了難以讓人理解的相對論之外,愛因斯坦最為人敬仰和熟知的是他的和平主義、全球政府、以色列建國和零星的社會主義思想。“很少有人知道其他天才物理學家長什么模樣,但是所有人都認識愛因斯坦。”猶太裔自由主義哲學家以賽亞.伯林在一次講演中說。 從1915年開始,愛因斯坦頻繁地介入政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愛因斯坦和其他幾位科學家的反戰(zhàn)宣言《告歐洲人書》最終讓民族主義者開始仇視愛因斯坦,甚至在科學界掀起了一場聲稱要“揭開愛因斯坦學術(shù)騙局”的運動。 愛因斯坦一生反戰(zhàn),他和著名的反戰(zhàn)人士羅曼.羅蘭、羅素等過往甚密。去世前不久,愛因斯坦還簽署了著名的《愛因斯坦——羅素宣言》。但令人遺憾的是,愛因斯坦的理論卻成為制造世界上殺傷力最大的武器的基礎(chǔ),而且,是他敦促羅斯福研制原子彈,以便同納粹德國在這種毀滅性武器的研制上展開競爭。但是兩顆最終落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讓愛因斯坦自責不已,他覺得自己的處境“就像發(fā)明了火藥的諾貝爾”。 除了反戰(zhàn)之外,愛因斯坦的政治熱情還表現(xiàn)在對以色列建國的支持之上。以賽亞.伯林發(fā)表在《紐約書評》上的演講稿《愛因斯坦與以色列》清晰闡釋了愛因斯坦為此所做的努力。他不懈地協(xié)助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創(chuàng)始人赫茨爾等籌集以色列建國的資金,并且用了大量時間和以色列第一任總統(tǒng)魏茨曼討論猶太人國家的問題。愛因斯坦甚至曾被邀請出任以色列的總統(tǒng),但是此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長期的沖突卻大大超出了愛因斯坦的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