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部委專題--審計署 > 正文
 

李金華:國家財產看門狗和中國人民審計長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31日 22:16 南方周末

李金華:國家財產看門狗和中國人民審計長

  

李金華 photocome

  □本報駐京記者 壽蓓蓓 □林楚方

  直到現(xiàn)在,中國公眾對61歲的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的了解,主要是通過審計報告
和為數(shù)不多的幾次接受媒體采訪的談話,但他們已經對這個自稱“國家財產的看門狗”的官員感到親切,并且習慣了“李鐵面”的稱呼。

  2004年又是一場“審計風暴”,他還是接受了記者們的采訪。在采訪中,他說出了誰都沒有想到的話,“得罪了所有人,就誰也不得罪了”、“不斷后路難當審計長”、“死豬不怕開水燙”,用中國式的勇氣描述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其中的壓力。

  “如果不是媒體追得緊,他是不愿意接受記者采訪的,他本來就是一個很低調的人!彼磉吂ぷ鞯娜藛T說。在歲末20多家媒體的采訪申請中,除了中央電視臺外,審計署辦公廳只安排了《南方周末》的專訪。

  李金華做了他該做的事情。但是,他身上凝聚了巨大的民望,公眾也回饋了“令他感動”的支持。李金華最喜歡的網民留言是,“哥們你做得對,大膽往前走”。

  中國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審計長。在法律上,所有國家財產都屬于人民,人民需要有人看護屬于自己的財產,遏制自己財產的流失。無論李金華愿意與否,他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全中國人民的審計長。

  艱難成長

  對于嫉惡如仇的人來說,苦難童年經常是規(guī)律性的成長起點。李金華自幼喪母,在他還一歲多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的父親是一名糕點師傅,每天起早貪黑地打工,顧不上家里兩個孩子。李金華和姐姐是被姨媽、姑媽帶大的。1943年出生的李金華在兵荒馬亂中度過了童年。

  李金華的家鄉(xiāng)江蘇如東讀書風氣甚濃,教育質量也很高。李金華的母校如今是江蘇省重點中學。他學習自覺,成績一向很好,1962年考取了中央財政金融學院金融系。

  在做了審計長之后的2000年,他看到一篇報道,講一個山西女生因貧窮無法到南京審計學院報到,學校把她從家里找來,讓她免費上學。李金華落淚了,給院長寫了封感謝信。

  大學時代對他影響最大的兩門課是哲學和漢語。李金華認為,哲學教他如何認識和分析問題,漢語使他學會用文字表達思想。他的大學同班同學、中國審計報社社長譚繩喜記得,上大學時李金華思想比較獨立,喜歡辯論,經常和同學爭論問題。

  當年中央財政金融學院62級以及上下級的同學中,除了李金華外,還有兩人活躍在當今中國政壇:一個是現(xiàn)任財政部部長、曾任國稅總局局長的金人慶(財政系);另一個是現(xiàn)任天津市市長、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戴相龍(63級會計系)。

  幾十年后,李金華面對身為財政部長的大學同學金人慶說,“盡管我們是同學,我的眼睛以后要老盯著你了,希望你理解。”金人慶回答,“大的問題我決不去找你麻煩,只要你查出大的問題,我不會說你什么的!

  最年輕的副部級干部

  1968年大學畢業(yè)時,李金華被分配到西北財經學院教書,后調到572廠工作。572廠是位于偏遠山區(qū)的地師級軍工企業(yè),所在地迄今交通不便。當年李金華從廠里出來一趟,要站在大卡車上顛簸一天。在這個廠,李金華從會計一直干到廠長。

  “己之不正,焉能正人”———李金華的這句口頭禪在那時就已在他身上得到體現(xiàn)。負責分房時,他首先聲明自己和愛人不參加分房,常年住在30平米的房子里。作為廠長,他始終和職工一起排隊打飯。若干年后,審計署的食堂之所以成為中央部委中伙食最好、每年民意測評幾乎百分百滿意的食堂,其秘訣就是,審計長和普通工作人員一起排隊打飯,不給領導開小灶。李金華說,領導必須和職工在一條線上,這是領導工作的重要基礎。

  1980年代初,正值“文革”后人才斷層、全社會求賢若渴的歷史時期。1983年,也就是審計署成立的同一年,陜西省希望把李金華調到省里工作,而李金華擔任廠長的572廠隸屬于航空工業(yè)部,不愿意放走人才。在這個關口,李金華考取了中央黨校,上了兩年學獲得碩士學位,在此期間當選為中共陜西省委委員。

  1985年5月,李金華從黨校回到陜西省,出任經濟貿易廳廳長僅三個月,經組織部門考核,調任審計署副審計長,時年42歲,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副部級干部。

  1985年10月,李金華從西安乘火車來到北京,按一般人的思維,理應打電話要求審計署派車來接站,而他一個人出了北京站直奔中組部。中組部的干部問他是誰,李金華遞上介紹信說,我是審計署副審計長。對方又問,審計署為何沒有人接你?他說,我都不知道審計署的門朝哪兒開。人家看他背著個包,開玩笑說,還以為是來上訪的呢,哪會想到是副部級干部啊。

  李金華自稱,他的工作勇氣來自他的經歷,他所在的工廠幾千人艱苦奮斗一年,利潤也就是幾百萬,“可是有的國家機關資金一出手,一流失,就是幾千萬,幾個億,我心里很痛!

  “浮出海面”的審計署

  在1999年之前,李金華和他所在的審計署依然是寂寂無聞。

  1999年6月26日,審計署一鳴驚人“浮出海面”,當李金華作完《關于1998年中央預算執(zhí)行和其他財政審計情況》的報告后,“掌聲四起”。報告中稱,審計署通過對國務院53個部門和直屬單位的審計,發(fā)現(xiàn)43個部門擠占挪用財政資金31.24億元,平均每個部門7200多萬元。他的報告被委員們稱為“多年來最好的一個審計報告”。

  而第一次被媒體冠以“審計風暴”的,是李金華2003年獲得連任時所作的審計報告。報告里點名批評了中央各有關部門,報告直指陳弊,諸如“疏于管理和監(jiān)督”等。

  審計署被中國公眾“發(fā)現(xiàn)”了,當然亦早被領導人所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一個部門的存在,那些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的人便可被約束。在臨退休之前的2003年1月13日,時任總理的朱镕基第一次以總理身份到審計署視察。朱镕基很少題詞,外界所知的一次題詞是給國家會計學院題的“不做假賬”,而給審計署的題詞卻不為外人所知。他的題詞是,希望審計署成為中國的“廉政署、法制署、正氣署”。他還要求審計工作人員堅決頂住各方面的壓力,要有浩然正氣,無私無畏,對重大違法違規(guī)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要一查到底,決不退卻。

  在溫家寶總理領導的本屆政府中,審計工作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審計工作的威力進一步得到發(fā)揮。2004年12月15日,溫家寶聽取了李金華作出的整改情況的匯告之后強調,一定要給全國人大和人民群眾一個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答復。最近一次審計工作報告是整改工作進展得最好的一次,審計系統(tǒng)內部一致公認的原因恰是公開。

  并不“孤立”

  2003年,也就是“審計風暴”成其為“風暴”的那一年,李金華正好60歲。

  “風暴”三個月后,李金華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說:“死豬不怕開水燙。我曾經說過無所謂、無所求。無所求,并不是講我對工作無所求,是對個人來說無所求。我覺得現(xiàn)在求得老百姓的理解,我覺得是最大的(追求)!

  李在連任后曾說,審計事業(yè)按部就班這么走下去也可以,可我覺得還要干點什么事情。

  這個事情現(xiàn)在已能看出,就是目前在中央各部門、單位引起“震動”的審計結果公告制度。所有的審計部門采訪對象都一致表示“阻力大”。審計署金融審計司司長范鵬對記者說,如果沒有審計長的堅持,這個事不可能做成。

  李金華形容公告制度是一柄“雙刃劍”,對審計機關同樣是考驗,迫使審計質量要經得起被審計單位和社會輿論監(jiān)督的檢驗。

  在他領導下的審計署,官員考核的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工作實績。審計官員們經常是以一種近乎亢奮的狀態(tài)工作,許多審計人員每年出差審計都在200天以上。

  而李金華的回報是,“我為什么一定要堅持原則?如果我不堅持,我對不起我們這些審計干部。這些成果是他們長年累月勞動的成果,到我這兒不能一筆勾銷啊!

  “李金華現(xiàn)象”的未來

  李金華讓人看到了一個恪盡職守的官員:他敢于說出自己對公眾的熱愛,不是“作秀”,而是“做事”;他敢于提出“懲治腐敗也好,懲治官僚主義也好,最好的辦法就是公開透明,實行陽光政策,這是全世界都認同的看法”。而李金華并不認為審計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在他看來,“審計風暴”獲得的支持是公眾對建設法治政府目標的支持、是對反腐倡廉的支持。他甚至告誡他的同事們要保持頭腦清醒。

  李金華目前正在力推審計結果公告制度。他的目標是,到他任期的最后一年2007年,除少數(shù)真正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其他不宜對外披露的內容外,所有的審計結果,一旦作出都要向社會公告。2004年審計署接連7次發(fā)布審計結果公告,由此可以看出李金華在制度層面上的深謀遠慮。

  11月29日,李金華在全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會議上說,要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繼續(xù)研究探索經濟責任審計的有關準則和進一步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審計評價等,特別是要探索建立科學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評價體系,揭露勞民傷財?shù)摹靶蜗蠊こ獭薄ⅰ罢児こ獭钡刃袨,推動實現(xiàn)經濟社會的全面、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國人民大學張成福教授認為,之所以李金華依法履行職責能夠成為一種現(xiàn)象,是因為他代表了反腐敗的民心所向,也代表了中央政府建立一個高效、廉潔政府的信心和決心。

  從這個角度觀察,他和他的審計團隊的盡職盡責并非局限于經濟管理領域,而正在成為推動政治文明建設的一股新生力量,促進國家民主法治化的發(fā)展。正如李金華本人給“審計”下的定義———“審計既是民主與法制的產物,也是民主與法制的工具”。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李金華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元旦節(jié)
元旦和弦鈴聲專題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