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者朱永新:一個官員的教育烏托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9日 19:2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馬瀟然 蘇州報道 朱永新,男,1958年生,江蘇大豐人。現為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臺灣《本土心理學研究》顧問,全國政協常委。
朱永新最引起人們好奇的是他的學者與官員的雙重角色,而最讓人所關注的則是他身體力行地實踐并推廣的新教育實驗運動。對朱永新來說,這是他試圖打造的一個教育烏托邦。他希望喚醒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在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紛沓而來、容易迷失的年代,“喚醒”具有別樣的意義。 多重身份的整合 《21世紀》:您的身份比較特殊,既是蘇州市的副市長,又是博士生導師、教育家,還是全國政協常委。在這多重角色之間,您是如何轉換和保持協調的? 朱永新:這個問題在很多場合被問到。有人認為,學者和官員是天然沖突的,猶如思想家與政治家,前者是理想主義者,后者是現實主義者。學者是“挑錯的”,他研究問題,批判現實,而后者則是建設者;前者總在考慮什么是“最好的”,后者則考慮“可行的”。這樣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我認為是可以結合在一起的,可以把批判和建設的角色合為一體。 我做市長是分管教育的,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教育,同時又是大學老師。這幾種身份其實在本質上是有共同點的,在這幾種角色中,我可以用教育作為整合的一個“抓手”,在這一點上我很幸運。 《21世紀》:您提到過行政力量對教育的作用力,是否市長的身份對您推行自己的新教育理念有不可忽視的幫助?如果沒有這重身份,新教育實驗能走多遠? 朱永新:我也反復地考慮過這個問題,集多重身份為一體對我來說到底是幸還是不幸?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就要扮演一個其他單純的官員或教授無法扮演的角色。 做市長對新教育實驗推行,尤其是在我管轄的蘇州地區的推行是有一定作用,這不可否認,在中國,自上而下的權力實施是一種慣性和制度。但我在想我的影響力到底靠什么?在蘇州之外,我是不可能靠行政命令去要求那里的校長和老師接受我的理念的。現在全國21個省市的317所學校新教育實驗,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和老師申請加盟,靠的是他們對這種理念的認同。一種思想靠權力是無法推行的,它只有靠認同,只有靠情感。個人權力有一定影響力,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如果我不做市長,可能我在學術上和實踐上會走得更遠,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自己的夢想之中。但也許這種夢想不會實現得那么快。在行政職務和學術研究中總會有一些沖突,最要命的就是感覺時間不夠用。 新教育,并非簡單的復興 《21世紀》:您是一位富有理想和人文精神的學者和官員,是什么讓您開始新教育實驗的? 朱永新:過去我是一個陶醉在自己文字積木游戲中的一個人,但當我讀到約瑟夫.熊彼得1950年在彌留之際說的一段話:“我現在已經到了這樣的年紀,知道僅僅憑借自己的書和理論流芳百世是不夠的,除非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否則沒有任何重大的意義。”心里差不多像是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它給我帶來的影響是,走出書齋,改變生活,改變教育。這三年來我走了全國很多地方,為了這種理想,從來沒有停止過我的行走。當然在中國政界,這樣清醒而具有人文精神的官員還有很多。我只是一種比較自覺的人,追求著一種境界。 《21世紀》:為什么要提出新教育理想?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您的新教育理想核心是什么? 朱永新:縱觀中國教育最近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人們在思想和行動上沒有為烏托邦的追求留下多少余地。在肯定教育在獲得巨大發展成就的同時,我們不得不遺憾地承認,中國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中理想主義的色彩還是較少,缺乏應有的對現實目標的批判和超越,片面追求與現實的適應和協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引領時代、提升社會的功能。 要想改變這些“舊教育”而達到“理想的教育”——“新教育”,是一項非常龐雜的系統工程。作為一項綜合性、整體性、長期性的改革實驗,新教育的出發點就在于進行“教育共同體及其生活世界改造”。我們提出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實驗的價值取向是“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在推進過程中我們注重五個基本觀點:1.無限相信師生的潛力;2.交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3.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4.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5.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 人本主義與教育回歸 《21世紀》:我們現在面臨的教育問題,實際上在本世紀初也遇到過。當時,蔡元培、王國維等學者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人的全面發展”等理念,實際上已經提出了教育的本質命題和任務,但直到現在,這個問題似乎還沒有解決。 朱永新:對,其實當時提出的是一個“大教育”的概念,就像德國的著名文化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曾說過:“教育是一種喚醒。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我想這是當時教育家清晰地洞見了中國教育的積弊而提出的識見。 我們長期接受的是一種以科技、智育為主導的教育,是一種極具功利性、服務性的教育,從中國的科舉制度到現在的高考,一直是“唯分數至上”的應試教育,而喪失了教育本來的功用。這也是由整個社會的評價體系和用人選拔機制所決定的,造成教育的短視和人文精神的喪失。 實際上,真正的教育是一種回歸,回歸人類的理想,回歸人的發展本身。教育就是為了理想,為了人的和諧發展,為了喚醒潛藏在人們心中認知和創造愛與美的能力。新教育的實質其實是一種人性教育,以個人發展需要為標準的教育價值觀。當代社會問題產生的根源表示,緩解和改善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只能是進行“第二次人性革命”,人文教育無疑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一改變。因此,我們呼喚教育應該回家。 《21世紀》:您提到“第二次人性革命”,但在目前我們的教育制度和考試制度下,這個目標似乎顯得比較難以實現。而且在中國經濟發展區域失衡的狀況下,大部分地區還是以追求效益為前提的,很難從人文關懷的角度來思考人的價值。 朱永新:現在我們的教育制度存在著許多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比如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我想解決這個問題的責任在政府,關鍵在制度。政府要充分擔當起管理的責任,積極發揮對教育的調控功能,政府缺位的地方要迅速補上來。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選擇 《21世紀》:我們國家正處在一個轉型和變革的時期,在全球化的思潮影響下,各種外來文化和中國本土文化產生碰撞,融合、消解,使得許多人產生價值判斷上的迷思,教育是否也面臨這樣的選擇? 朱永新:具體到教育上,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如何對待西方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已經是新經濟的概念。經濟的全球化必然帶來教育的全球化,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各種思想交融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上我們向西方學習的同時,西方也在向東方靠攏。但各種文化都有自身的所長和所短,這是毫無疑問的。中國的教育不強調個性,我們的教育如何重視群體意識又讓學生張揚個性?這應該是教育發展的方向。但有一條,無論經濟如何全球化,都必須要堅持本民族的個性。如果丟掉了傳統,就意味著我們文化的根就沒有了。一味的拿來或者排斥都只能造成價值觀的紊亂和自信心的潰敗,迷失則是必然的。 《21世紀》:您認為當前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您的新教育實驗的理想在轉型時期面臨的最主要挑戰是什么? 朱永新:我們現在教育最根本的問題是科學發展的問題,是真正以人為本的問題。具體來說有兩點。一個是對基礎教育的關注和投入不夠,邊遠地區、弱勢群體幾乎是被遺忘了。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是“居民教育”,而不是“公民教育”,目前,解決沒有教育機會的群體是最大的問題,否則根本上談不上德育問題。 第二個失誤就是道德教育。對應試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過分重視,一直沒有找到轉型期的適合人的發展和中國實際情況的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