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乞方式千變萬化 乞丐真假難分越發職業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4日 14:07 北京科技報 | |||||||||
作者:余裕 據PHOTOCOME圖片社報道,乞丐行乞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了,有的赤膊上陣,在廣場上寫下“萬言書”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也有的打扮成貧困學生的樣子,一言不發地跪在地上,面前攤開的是一張“英文簡歷”———用英文描述自己的境遇等等,真是花樣百出。有人說乞丐現象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但這是種什么樣的文化,今天和過去的乞丐又有什么
乞丐真假難分 周教授曾在自己的研究論文《都市農民的二次分化與社會分層研究》中根據行乞手段,把街頭乞丐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挾技之丐。這類乞丐身懷技藝,他們一般在主干道上或唱曲,或舞蛇,或玩雜耍等,總之是賣藝行乞。在漢口江漢路步行街上,總有一對中年夫妻,男的彈琴,女的唱曲,圍觀者一般都會扔下從幾角錢到幾元錢不等的“賞藝”費。 2.殘疾之丐。身體殘疾之人,如跛者、斷腿者、駝背等行乞街頭,博得行人憐憫與施舍。 3.行乞之丐。這類乞丐行走于市區內各熱鬧的場所,向路過的行人、商店等討錢。 4.詭托之丐。這類乞丐或詭言與親人走散,身無分文,淪落街頭;或假稱父母有病,自己無錢上學;或稱自己外出投親不遇,流落此地,以此騙取錢財。 5.強索之丐。乞錢不給,或口出臟話,或攔住不讓走,多是一些商場附近和天橋上的兒童乞丐。此外,筆者曾在街上碰到一中年男子,懷抱一名頭大于身的殘疾男嬰,稱無錢給孩子治病,向行人乞討。 這幾類乞丐都是都市中的常見流動人口的一部分,盡管他們采取了乞討的形式,但周教授認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乞丐,而是假乞丐。 “本來意義上的乞丐是因為家境悲慘,無法生活,為了活下來,他們沿街乞討,所以叫討生活,這是迫于無奈。但是現在的街頭乞丐絕大多數不是為了生命和生活,而是為了利益驅動下的職業化乞討,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乞丐了! 他把街頭假乞丐的特點分成兩個層次:一是以乞討為職業、以牟利為目的,通俗地說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解決活下來的問題!坝械钠蜇て蛴憙赡昊厝ツ苌w樓房,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這是比較效應在起作用,對于他們來說,乞討比種地容易掙錢。自己活下來不說,還旱澇保收、不納稅,了不起面子不好看。在利益第一驅動下,一些人已經不要面子了! 從第二個層次看,一些所謂乞丐乞討手段往往和犯罪相連。前面所說的根據這五種手段為乞丐劃分的類別中,無論是哪種乞丐,乞討形式都往往和犯罪相聯系!霸诠芾磉沒有完全到位、市場秩序還沒有完全制度化的時候,這種情況給社會帶來的危害是比較大的”。 真乞丐形成有“恐荒癥”等文化因素 人都有尊嚴,乞丐也不例外。但大城市中比比皆是的乞丐現象讓很多人反感,認為他們“不要面子”、唯利是圖。實際上,假乞丐產生的原因已經和真乞丐形成的原因有了本質的不同。 周教授說,真乞丐之所以乞討為生,大多是由于天災人禍,如洪澇災害等造成土地顆粒無收,不得不背井離鄉、出門乞討,這是客觀條件造成的。 另外,在《中國近代流民》一書中研究者曾引用了這樣一段話:“天然環境的勢力,不惟影響及農民的經濟和生活,并且還深入他們的心理。因為天然勢力的偉力不容易抵抗,所以常有崇拜天然的現象發生。農民心理,總是偏于消極方面,恐怕天然,希望天然,卻不像科學那樣,敢公然和天然宣戰。” 這里指出了“天然環境”與“崇拜天然”這種文化現象發生的關系。長期恐懼的積累,漸漸形成成了“恐荒癥”———一種懼怕災荒猝然而至的直覺反應。正是在這種“恐荒癥”的驅使下,人即便是平年、豐年,農暇也要散之四方去“逃荒”———實為“備荒”,以防可怕的饑荒不期而至。于是,流民現象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自然而然發生了。 假乞丐的職業化趨勢已經導致了社會信任感的喪失 在人們對待乞丐的態度上,周教授認為,早期人們接濟乞丐是出于同情弱者,行善積德,但現在,乞丐為了利益,出現了職業化現象!霸S多學者并不把其認為是一種職業,但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我們可以姑且稱之為一種不正當職業”。而正是其中的欺騙成分,讓人們喪失了對乞丐的信任。社會信用在不同方面的喪失表現在對待乞丐的態度問題上也是如此。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11月份,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02級學生王尋、莊斯瑾、張俊祥在指導教師洪大用的指導下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他們采用街頭偶遇抽樣的方法對北京、廣州兩地繁華路段的206名行人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在談到對流浪乞討者的態度時,19%的人選擇“同情”,31%的人表示“厭惡”,15%的人自認“沒感覺”,35%人感覺“說不好”。北京大學一名姓榮的同學說:“必須區分真正的乞討和那些騙取人們同情的‘乞討’。”可見,各種惡性乞討事件已經影響了公眾對流浪乞討人群的態度。 在拒絕施舍的人看來,施舍是對以乞討為業者的欺騙行為的一種鼓勵,會助長這種不良風氣,久而久之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至于這種現象是否能夠稱為“文化”,周教授解釋說:“廣義看是一種文化現象,從深層文化層面分析,當前的乞丐討現象實際上是適應文化如觀念文化和制度文化與物質文化發展的錯位或不同步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