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施振榮(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0日 15:25 《環球企業家》雜志 | ||||||||
⊙關于財務控制: .企業從創業開始一直不斷的發展,這整個過程中,財務管理是很關鍵的一點,我曾經提出“借錢必倒”論,從文字上來講也許有語病,但這個想法主要的意義在于,如果以短期
.我們在創業之初的約法三章,包括:公司撐不下去時,由少數人留守,其他人到外面找工作以維持公司的營運,共同創業者的薪水打折;創業初期由我作主,必要時如果我的領導能力或財力不足,就找其他人來領導公司;雖然我和我太太擁有一半的股權,但若是我的決策遭到半數伙伴反對,就可將其推翻。這些約定其實已經納入公司治理的概念,在公司還這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塑造尊重公司治理的企業文化,這是宏碁經歷近三十年挑戰而不衰的重要原因。 ⊙關于人才培養 .創業是對人性的創業,我的創業始終是在設法尋找到能夠把人性組織起來、把人的潛能發揮出來的方法。 .宏碁向來有個理念是,企業的日常活動,七分為現在,三分為未來,也就是說,目前的力量七分放在賺錢,三分用于訓練人才、培養能力等非為現在賺錢而做的準備。而在七分努力所產生的利潤當中,又有三分的利潤必須用于投資未來,所以,眼前的獲利實際只有四分,如果年終的報表上顯示出這樣的結果,那時最理想的,這表示企業永遠都有四分的獲利,我將它稱為“七三四模式”。 ⊙關于企業文化塑造 .從公司規模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塑造企業文化,會比較容易。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規模的成長,企業文化也必須適時地做出必要的調整。企業不斷地成長,在不同的階段應該根據新的愿景來檢視原有企業文化的基本信念是否適當,是否適用于新的環境和新的時代。 .企業文化的形成,絕不能靠一個人,或幾次精神講話就可以做到,而是要靠各個階層緊密相系,薪火相傳。我相信,即使再強勢的老板,頂多也只能影響一百個人,如果公司規模上千人,就需要很多人不斷向下影響。因此,部門主管對文化認同的程度就相當重要。我們將此文化納入升遷制度,任何主管的升遷得看他培養多少部署,看他升遷之后有沒有足以勝任的接班人來決定,這個企業文化才能生根,茁壯。 .企業唯有經營績效好,企業文化才有說服力;企業不成功,再好的企業文化都不值錢。 國際化受阻 由于宏碁已經獲得的成功,以及多年保持著100%的營收增長,它很快就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眼球。1987年,當時全球最大的保險集團美國寶信(Prudential Insurance Company of America)向施振榮提出投資建議,但如何定價始終無法敲定。此時,中華開發公司提出,以宏碁凈值的兩倍入股宏碁,這成為寶信,以及后來的美國大通銀行、日本住友、花旗等集團入股的標竿價格。 至1988年宏碁以島內第一支電腦概念股登陸股市時,其資本額已達擴充到22.6億,上市當日股價即從47元漲至百元以上。 在上市前,1986年時,施振榮已開始謀劃全球戰略。這出于一個很簡單的考慮:身處于臺灣這一狹小市場,宏碁始終只是全球電腦領域的一個小玩家。 其時,宏碁營業額已經逼近80個億,施振榮果斷發布了“龍騰十年”的發展計劃:第一個五年,宏碁關系企業的總營業額要達到400億元;第二個五年,也就是到1996年,營業額要達到1200億元。施計算,只要第一個五年平均實現25%的增長,第二個五年平均實現15%的增長,目標就可以輕易達成。 “怎么可能?”其時的臺化公司協理王文淵當面質疑施振榮。施回應說,你我的空間都無限大,“不過,機會在國際市場。” 當年內,施振榮空降了宏碁第一位外籍高管,前IBM與臺灣資訊工業策進會的前瞻公司總經理童虎。之后原臺灣惠普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吳傳誠、美國國善電子總經理莊人川、IBM的美籍總經理麥肯茲等悉數被施引入宏碁。 這一大量招募空降兵的行為在不經意間引發了波及公司靈魂的斗爭:宏碁的企業文化并非全盤復制于國際電腦巨子,而是中西兩種文化合壁的產物,外來高級管理者的做法在宏碁內很難立刻調和。 大麻煩開始于1989年4月,施振榮挑選劉英武任宏碁總裁。劉此前曾任職IBM圣荷西研究所電腦部主管,總公司組織部主管,辦公室系統及工作站副總裁等職,是華人在IBM內任職最高者。而在進入宏碁之前,劉英武正指揮著數千人負責開發IBM最精密復雜的軟件。施振榮把劉奉為他的“秘密武器”,希望借此推動宏碁的全球擴張,并把宏碁?的日常運營轉交給了他。 劉英武上任后,在沒有深入考察宏碁的情況下,簡單地試圖將IBM的中央集權文化注入松散管理的宏碁,為了加速決策速度,劉經常召集經理人員開長達四到六個小時的馬拉松會議,直到每個人都同意他的決策為止——這與施振榮多年來的管理風格大相徑庭,令宏碁的管理層相當不適應,導致很多公司內原有骨干選擇了離開。 在劉英武的到來之前,宏碁已經并購了美國康點(Counter Point)公司,并購之后,宏碁推出了第一臺迷你電腦Concer,但由于個人電腦技術的迅速發展,迷你電腦商機全失,宏碁不僅擴增發展空間的算盤落空,反而多出100多名美國員工的薪水負擔。 而劉繼承IBM“完全控制型”的風格,進一步把宏碁帶入了一連串的昂貴并購。在德國,施振榮建議購買當地分銷商的一半,但是劉堅持用IBM的方法購買100%的股權。他成功了。但結果是,從老板到員工,全部團隊被替換,買來的公司很快虧損。而在美國,劉說服了宏碁花了9400萬美金,高額溢價購買了電腦廠商高圖斯公司(Altos)100%的股權,但隨即他們就在向原管理層發放遣散費的問題上被困住了。 施要求高圖斯改用薄利多銷的方式擴大市場占有率,但由于當時仍是收購前的管理者當任,執行遭到抵制。而此時,由戴爾等新型電腦公司發起的直銷模式已經開始大行其道。“大約并購半年后,我和劉英武就發現不對,當下便決定縮小它的規模”,施振榮回憶說。 另一個由劉主持的收購是對美國SI(Service Intelligent)公司的收購,希望以此配合拓展美國市場展開。宏碁原本計劃利用SI公司為據點,在美國各地設立維修站點開展服務,但由于銷售并未打開,最終均成冗員。盡管并購該公司僅花費50萬美金,但施振榮估算,幾年內,SI造成的虧損高達2000萬美元。 如果回顧宏碁早期的歷史,會發現施振榮熱衷采用的是尋找當地的企業或者自然人伙伴,并由對方占股60%以上的合資方式。甚至施振榮本人認為:“宏碁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合伙的歷史。”這一做法不僅對當地伙伴有激勵與制約的作用,同時便利了宏碁集中資本,投入高科技含量的產品研發。康點和高圖斯的溢利并購,讓施振榮堅定了走回老路的決心——即后來的“全球品牌,結合地緣”。 在美國宏碁公司運營的損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臺灣公司三年時間的不盈利。1991年,宏碁開始實施裁員。施振榮估計,這一行動可為公司每年節省2.7億新臺幣的開支。但由于同時需要承擔品牌支出,模仿戴爾直銷導致利潤大幅下滑,宏碁當年出現創業以來的首次赤字,虧損達6億多新臺幣。1992年,雖然宏碁盈利5600萬新臺幣,卻主要是施的賣地收入,當年,施振榮出賣土地、廠商和股票共獲得6.87億新臺幣。這意味著,當年虧損6.31億新臺幣。 1992年4月,施振榮到達美國,與劉英武談完公事以后,劉問施:“我是不是辭職比較好?”施回答:“這樣可能比較好吧。” 關于宏碁的早期國際化失敗,似乎不難歸咎于空降兵的能力不足之上。一旦空降兵與原有團隊發生沖突,領導者必須支持空降一方,原有團隊的積極性則大受打擊,由此企業人心分離,效率低下,方向失控并最終威脅至企業生存。 但施振榮沒有將責任全部推卸出去,他承認,“空降部隊”在宏碁沒有發揮預期效應,不是他們能力不好,也不是不努力,是時不我予。而他對劉英武的評價是:“他是個專家,但不是個企業家,他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但畢竟不曾擁有及經營過自己的公司。” 關于專家與企業家的辨識,可謂此一期間施振榮最大的收獲之一:后來他所最倚重者,如王振堂、李耀、林憲銘,均屬于足以因地制宜創造局面的企業家,而不是錦上添花的專家。 簡單地引入外來者,證明并不能立竿見影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相反,太早授權給當地的管理者,當他們對宏碁的認同感還不夠強的時候,自然也缺乏為公司著想的心情。而當時宏碁對外派的管理人員采取任期制,外派滿兩年就調回臺灣,讓很多人才剛了解情況就回到本部,同樣限制了國際化的表現。 此期間另一心得是“老二主義”。宏碁早年曾試圖依靠對特定技術下賭注而提升自己在行業內的權重,但針對IBM AT電腦開發的微通道架構(MCA)和與微軟、康柏合作研發的針對Windows NT的PICA芯片(高功能輸出入及微處理機構架),都泯然于市場。兩款產品消耗了公司大量資源,更讓其在集成電路領域被威盛(行情 論壇)、聯發科(行情 論壇)技趕超。 對于多年來持續盈利,甚至長期保持100%增長率的宏碁而言,1980年代末開始的第一次國際化努力難言勝利:公司在1990到1992年之間出現了赤字,后來施振榮也承認“(國際化)超越了我們的能力”,甚至他一度請辭董事長職位。 不過面對外界問及會不會撤離美國,施的回答更為堅決:“絕對不行,一旦撤退無異倒退十年。”施振榮身邊的人士回憶當時施的國際化情緒,曾有生動比喻:“恨不得生為外國人。”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