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濱:思科中國的畫像(3)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7日 13:09 中國經營報 | ||||||||
成長——有所為,有所不為 主持人:IBM用了10年時間由制造計算機的公司轉變成不制造計算機的計算機公司。你
杜家濱:這個問題很重要。每家公司都在創造他們的核心競爭力,都會有所為,有所不為。IBM當年之所以從PC制造退出,是因為其側重點在企業信息化咨詢,他們希望咨詢服務內容涵蓋更廣,包括企業經營、企業管理決策,所以他們就收購普華永道,把IBM在IT企業信息化的實施經驗和普華永道的咨詢服務相結合,這是他們的策略。但思科有好多的合作伙伴,他們在客戶的管理規劃、咨詢服務方面都有著自己的競爭力,如果我們的客戶有咨詢服務方面的需求,我們可以去協助他們和我們的合作伙伴接觸,合作伙伴把網絡當做一個工具,從專業角度去協助客戶做規劃,我們的工作就是當好一個溝通的渠道。 主持人:近年來,思科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銷售額增長趨緩和市場份額被一些新來者如戴爾、華為和Juniper等公司蠶食,你們如何面對這些挑戰? 杜家濱:正是這些新的挑戰促使思科決意改變現狀。這不僅要求我們的產品要夠快,我們也要做得更牢靠。所以我們一方面加緊新產品的研發,一方面努力把眼光放得更遠,著眼在新興的網絡安全、存儲網絡、語音及無線市場,這些新興市場的增速將比思科原來的核心業務快四到五倍。思科不甘于只做“網絡設備之王”,我們的目標是成為“網絡技術之王”。 主持人: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針對未來,很多領導人在做決策時因為未來的眾多不確定性而猶豫不決,是不是企業越大越應該謹慎前行呢? 杜家濱:謹慎與風險控制同樣重要,也就是說,有時候企業的發展必須要敢于“冒險”。但畢竟誰都不是預言家,所以就要求決策者考慮清楚冒險的代價是否能夠承擔。我的經驗是你要善于去傾聽,去傾聽多方的意見,最主要的是要找到相關領域的專家,他們可以給你很多建議,但決策你要自己去做。 主持人:思科長于收購,讓人常疑問思科有沒有自己的技術。 杜家濱:我們并購了很多公司,給人家一種感覺就是這個公司沒有什么技術,都是收購別人的。其實我們有大概60%到70%的產品是自己開發的。 主持人:收購最大的風險在哪兒?有人說最大的風險是收購以后的整合,如果說文化上不可能整合,這一類公司再有價值思科也不會去收購,是不是? 杜家濱:收購前我一定要知道未來的發展情況,我通常不會去買一個末代產品,因為買一個末代產品,相當于我們變成古代了。 并購一家公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剛才提到的,企業文化的融合。還有我們通常不去并購大的公司,我們通常是該公司剛剛開始起步就去收購它。這就要求你要有獨到的眼光,我們不可能買一個與自己產品一樣的產品,它一定是與我們現在所做的產品線,也就是說與自己原來所做的事情是互補的,這個并購在未來對我們是有好處的。而把一個自己公司原來完全沒有的全新的公司并購進來,難度和風險就比較高。 另外,我們不會出于吞掉競爭對手的考慮去并購,因為他們已經有這個產品了,這種并購對我們并沒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是為了增加市場占有率,有競爭對手是件好事,這樣你才會知道進步。 主持人:在并購前除了技術上的因素,你們還會對并購對象做哪些必要的了解? 杜家濱:我們通常并購公司之前會花功夫與他們接觸,以避免我們文化上有太大差距。有一次我們準備并購一家公司,在和他們接觸中發現這家公司的CEO有個專用的車位,這讓我們的并購積極性變得不高了。因為思科沒有個人專用車位,只有公司車位,誰先來誰先放。這絕對不是小題大做,這代表了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這些細節上的注意才確保了我們的并購與融合幾乎沒有失敗過。我們公司現在的CEO與CTO都是并購過來的,他們兩個現在主導我們的技術方向,如果不是彼此有很高認同,這樣的人能留得住嗎? 當然,我們的并購并不只關心這些細節。通常在并購之前還有很多其他的準備工作,公司里有專業人員和方法去處理所有的并購事宜。 主持人的話:從個人印象到公司文化 一個好經理人的標志是成為公司的某些象征,而這些“象征”也往往體現在一些個人的“小事”上。 和杜家濱接觸多了,你可以感覺他是個紳士,這點對于女士尤為重要,并非簡單的噓寒問暖,或為你拉開車門,秋夜披件外衣,他的周到和尊重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紳士風范; 杜家濱很多時候像個孩子,但他能用最簡單的語言給你講述讓你頭疼的技術問題,點醒你分析如何從枯燥的財報中尋找公司經歷的風云變化,他喜歡別人叫他“家濱”,而不是“杜總”,因為這樣感覺是“VIP(嘉賓)”; 除了微笑就是瞪著大眼睛凝神聽別人講話,無論是公司里負責清潔的阿姨還是政府高官,杜家濱能讓人感到尊重首先是基于對每個人的平等; 杜家濱沒有專用車位,他的司機一樣要轉來轉去地在東方廣場地下思科公司地盤找地兒停車; 他有很多朋友,你從來不會擔心第二次見面時他會不會喊錯自己的名字; 杜家濱喜歡讀書,他說文學首先給了人類道義感,歷史讓人知道我們的老祖宗走過了怎樣曲折的道路,如同生活在一條奔騰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思科在中國,人們從只知道舊金山的金門大橋是這個公司的標志,到了解這個公司的文化,杜家濱的微笑就像一個符號,與“金門大橋”一起刻畫在記憶里。 是受別人影響還是影響別人,這可能需要一個過程,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企業,無論是杜家濱還是思科,也稱得上一類風景,感受了他,也就感受了思科。你會明白,思科的成功,有一般人難以簡單模仿的特色,也有絕大多數人可以學習的道理,也許最樸素的、最真誠的待人接物就是一個公司得以成功的基礎,從總裁到員工。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