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少帥群體的塑造將是一個長期過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6日 19:31 《中國企業家》 | ||||||||
文/本刊記者 劉 濤 白 柯 與企業界人士的意見有較大差異,咨詢界人士更認為海歸和海外本土人才,而不是企業自身培養的“子弟兵”,更有可能最終成為掌控海外業務的主力軍。但是,海外拓展的長期性和領軍人物所需要的多方素質,看法相對一致。
海外少帥會是哪一類人? 譚瑞(科爾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全球副總裁):目前中國企業的海外負責人大部分來自企業內部,沒有海外留學或經營背景,這只是企業剛開始海外拓展所面臨的一個現象。這個時候,企業需要的是在海外有一個登陸點。因為這個角色會得到很大授權,海外經營的風險又難以監控,所以企業首先考慮溝通與信任,其次是對本企業文化的了解與認同。但當企業對海外市場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實現人才本地化是一個必然趨勢,因為他們更了解當地市場和消費習慣,并掌握各種資源。 在大部分歐美的跨國公司內部對經理人有一套成熟的培訓機制,會把一些被認為有潛質成為公司接班人的人選派往海外的重要市場,考察他是否能夠在新環境中迅速適應、做出業績,但時間不會很長,他們最終會回到總部進入決策層。 中國企業的決策層有不少具有工程師背景,他們偏好集權式管理,更注重產品的設計、制造、與海外流通供應鏈的打通。但隨著海外市場的擴大,企業必然要從以產品為導向過渡到以市場營銷為導向,要求企業在海外實現更加本土化的經營,從而導致公司向更加分權的方向發展。這就為營銷背景的海外負責人提供了上升空間。 吳亦兵(麥肯錫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董事合伙人):對于真正的跨國公司國界已經很模糊了,它既不是美國公司,也不是歐洲公司。對跨國公司來說,最長遠的都是用本地的人才來管理本地的業務。這個也應該是中國跨國公司最長遠的終級目標。對于中國的企業家未來最關鍵的問題是,你如何管理不同文化的隊伍,最難掌握的是怎么能夠留住真正跨文化的人才,讓他們能夠與中國股東和中國高層管理者真正一條心。實際上跨國企業內部的團隊建設是非常長遠的。 現在中國第一代海外業務領導人的使命,就是找到合適的當地人把自己替代下來,讓他來管理當地的經營,然后你全身隱退,或者繼續開拓新的市場。公司業務增長的過程,也是公司人才增長的過程,也是公司文化增長的過程。對第一批中國的海外經理人而言,就算你成功了,你要把這個位置霸占下去,長遠來說沒有好處。 李肅(和君創業研究咨詢公司執行董事長):現在中國企業海外領軍人物是三大來源。一塊來自海外的合資企業,他們已經在外國公司干了很多年,學人家的技術、管理體系、薪酬體系,整個運營都了如指掌。第二塊是近幾年上升最快的海龜派,在別人的環境里生活了十年二十年。就我的觀點,總體來講這兩群人將來是中國企業海外運作的主流,比如現在的聯想、中化的情況。第三塊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期就到國際上去打交道的本土化人才,在制造領域里跟國際對接。他們要么精通中國的外貿,要么在上市的時候跟國際資本市場對接。 如果讓我排序,我一定把在跨國公司和合資企業里歷練過的第一類列為最有前景的,他們不僅能適應國外的東西,也明白國內的東西。其次是第二類海歸派,他們具有了國際上的文化基礎,再回到國內企業來學本土化的東西。目前而言,他們本土化的成效是能夠看出來的。最后才是純粹的本土化人才,他們要把語言水平和業務水平做到真正國際化,有一定的距離,要下更大的工夫。 雖然在素質結構的落差上,我是這么區分的。但不能一概而論說本土化的人不可能國際化,沒準他就有這個天分;同時海歸人才也需要一個很痛苦的轉型過程。總結一下,本土化人才心態沒問題,需要解決的是能力問題,要證明自己能夠國際化。海歸要解決的是心態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而從合資企業那個大熔爐里干出來并成功的人,既沒有心態問題,也沒有能力問題。 海外少帥應具備怎樣的素質? 吳亦兵:所謂成功的跨國經理人具備的素質,與國內經理人的素質絕大部分是一致的。最需要具備的素質還是對行業的理解,對業務的把握和商業判斷能力。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和一個優秀的國際企業家在根本底蘊上沒什么不同。 國內的經理人要想到海外去經營,需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第一是語言障礙,第二是文化障礙,也就是你不了解在一個不同的文化環境中,怎么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管理特長。國內管理人才最需要解決的,語言只是固定的東西,而文化是最深層的。第三個是缺乏真正相關的經驗。第四個還有所謂的視野。全球化視野聽起來很虛,實際上視野就是所經歷過的事物。你在中國有很多的經歷,但是你怎么處理不同環境下的事情,怎么處理從根本上文化差異很大的國家間的事情?另外,競爭環境變了,對手都是世界一流,這也是視野的一部分。 在這方面,最為傳奇的人物就是索尼的鼻祖盛田昭夫。當在美國拓展業務時,他把太太帶到美國去,跟美國人交朋友,而且在紐約的社會里建立起自己的人際圈子。還找了個看上去跟他的文化很難融合的一個典型的老美做朋友,做師長。其實總結起來:一個是找一個好的合作伙伴,真正成為你的朋友,放下架子向他學習文化。第二是真正融入當地的商業圈子,在文化上把你自己變成像當地人那樣去思考,這可能跟你的業務拓展同樣重要。 譚瑞:最重要的是一種協調與平衡的能力。比如,在全球不同的區域,市場對產品的外觀和功能有很多個性化需求,而總部總是希望能減少產品所需的零部件與原材料的種類,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那么,他們就要在總部提出的規模效益與海外市場個性化需求方面做出協調。很多時候這是一種利益的平衡,涉及到生產、人事、財務等各個部門,這需要海外負責人有高度的協調能力,使得海外業務獲得來自各方面的理解與支持。 當然,這不僅僅限于交流溝通的能力,實際上關系到整個管理架構的問題。公司要有效的治理不僅僅是由個人溝通能力可以解決的,會涉及到一整套的機制。成熟的跨國公司里形成了一個制度保障溝通和進行公司管理,這時候協調就不是主要的問題。而在還處于國際化初期的中國公司里,如果這種體制還不健全,就對經理人的要求非常之高。 李肅:一個是決策的能力,是不是有大的戰略。第二個一定要有控制能力,他以什么樣的控制方法、什么樣的組織能夠把海外的業務管起來。第三是直接的業務能力,對國際市場的了解程度。第四個是文化能力和人力資源能力,他能不能夠把一個由老外組成的團隊運轉起來。 信任和溝通是這批人“活還是死”的關鍵。前提先是跟現在的老板建立關系,無論你是哪一種來源,只要做海外業務,如果無法跟總公司合在一起都得犧牲掉,如果不去跟來自公司總部的主流對接都得出局。你現在做國際化,還不是主流是二流,所以你不跟主流合作,只要跟他對抗那你就得下臺。 實際上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服從,國際拓展剛剛開始,你要關注公司總部的情況,保證自己活下來。第二階段是協同,等國際拓展發展到跟國內業務并駕齊驅的時候。等到第三階段你超過了國內業務,你就是主導,他不給位置你就跳槽,到那時一定會有談判地位。但那是10年后的事情,現在就要搞清楚,怎么去站好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