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精神至高無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7日 02:25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陳雪頻 發自上海 “書因公司貴”,有關麥肯錫的書都會比較容易成為暢銷書。前幾年的《麥肯錫方法》和《麥肯錫意識》曾經風靡一時,如今機械工業出版社引進的《麥肯錫傳奇》又開始熱銷。和前兩本暢銷書不同的是,麥肯錫宣稱這是一本“得到麥肯錫認可”的書,是一本解讀麥肯錫的“正史”。
這本書的英文名字直譯過來是《麥肯錫的馬文·鮑爾》,準確點說是一本關于馬文·鮑爾的人物傳記。馬文·鮑爾使麥肯錫從一家瀕臨絕境的小事務所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戰略管理咨詢公司,開創了管理咨詢業的歷史。 本書作者伊麗莎白·哈斯·埃德沙姆,曾于1979至1988年在麥肯錫工作,擔任運營與制造部門的全球領導人。為了寫作這本書,她采訪了92個曾與馬文·鮑爾在麥肯錫或者客戶共過事的人。 雖然有很多小故事,但這些故事都直指中心——“愿景、價值觀、領導力和專業精神的勝利”,麥肯錫的成功之源。而這些“美好的字眼”都是由一個人確立并且發揚光大,這個人就是馬文·鮑爾。 1933年,當馬文·鮑爾受聘于麥肯錫的創始人詹姆斯·麥肯錫時,現代管理學還沒有出現,而管理咨詢更是遠遠沒有成型。當時的麥肯錫不過是一個員工人數大約15人的會計與管理工程所。從1939年開始,馬文·鮑爾成為麥肯錫的核心成員,并從1950年至1967年的17年間擔任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長。 在1953年的一次報告中,馬文·鮑爾用精確的語言闡明了自己的行業愿景:“我們沒有顧客,我們只有客戶。我們不屬于哪個行業,我們自成一個專業。我們不是一個普通的企業,我們是一家專業公司……我們只是管理咨詢顧問,我們不是管理者、創辦者、建造者,也不是獵頭……” 和價值觀、領導力這些炙手可熱的詞匯相比,這本書中最能打動人的還是對“專業精神”的解讀。伊麗莎白·哈斯·埃德沙姆用這本書將麥肯錫的“專業精神”概括為五個方面的要素:把管理咨詢看做是一種專業、對客戶保持公允獨立的態度、專注于解決真正的“重大問題”、建立公司個性和確定專業價值觀。 “專業精神”至高無上。馬文·鮑爾始終這樣認為。 麥肯錫公司全球資深董事、上海分公司董事長張曦軻對“專業精神”的解讀則是“追求、責任、道德和敬業”。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專業精神主要體現為以下四點,分別是企業對于基業常青的追求,對股東和員工充滿責任感,追求卓越的敬業精神,以及在企業中提升職業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從‘人制走向體制’”。 即便是不能花大價錢來請麥肯錫為公司做咨詢,當前的中國企業依然能從這本講述麥肯錫的傳記中學到很多東西。對于那些立志成為真正第一流的跨國企業的中國公司而言,中外公司的“共同道理”還是要遠遠大于“中國國情”。 過去20多年來,中國企業由小到大快速成長,優秀的中國企業家擁有很強的開拓創新精神,然而企業一旦長大了,專業化、職業化就成為必須跨過的一道坎。這就要求一個企業在內部管理上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架構與流程,規范、提升每一位員工的行為,加強制度建設,使決策更加基于客觀事實,而不是隨波逐流或者僅憑一時興起。 其次是“同一個公司”的理念。和許多國外公司的“大公司病”不同的是,中國的很多大企業存在“小企業病”。因為或明或暗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而無法在整個公司形成合力,無法真正發揮規模優勢,降低了工作效率。麥肯錫公司的“同一個公司”的理念對于中國企業的拓展原則大有裨益。 最后是“以人為本”的觀念。中國企業成為世界領先企業的最大瓶頸是缺乏復合型人才,這種人既具有國際視野與戰略眼光,同時又有極強的操作能力和對國內市場的深刻認識,管人與管事都是能手。對中國企業來說,真正樹立對員工的長期承諾,創造一個吸引、培養與激勵人才的機制相當關鍵。要把用人與育人結合起來,做好各層次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樹立一個不斷向上的文化。要培養有利于多元發展和相互合作的工作環境,最大限度地鼓勵團隊精神,打破論資排輩。要以業績論英雄,建立起責、權、利明晰對等的業績指標考核體系,把員工獎懲與業績明確地掛起鉤來,激勵優秀,淘汰落后,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