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位營銷總監的辭職信》
-王平
是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即使最討厭哲學家的企業家們,如今每天思考的都是這個哲學意味濃厚的問題。
國內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國企業平均壽命只有6.5—7歲,而民營企業只有2.9歲。在如今這個早殤和夭折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的時代,中國的眾多的企業卻不得不掙扎著企盼早殤和夭折的命運不要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國內企業的命運多舛,想必一定是有著其必然的原因的。以研究企業吃飯的學者們對于企業的外部內部問題都已經在宏觀上發表了無數的成果;國外那些百年以上年齡、擁有百億美元以上資產的“雙百”公司們也一直不遺余力的傳授他們的經驗。但問題是,國內那些出生就營養不良的企業到底自身存在什么問題呢?
其實經歷過國內企業的人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原因,但是大家就是誰也不說。直到有人在辭職前給老板寫了一封傾吐肺腑之言的辭職信。《一位營銷總監的辭職信——毀滅企業的10種經營管理錯誤與對策》便是在辭職信的基礎上,通過這個具有轟動性的個案的解剖,對中國企業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一次系統的診斷。
該書總結出中國企業存在著10個可能導致企業毀滅的錯誤:1、見異思遷——企業疲憊不堪;2、各自為政——短期利潤的機會成本是制度;3、眾口鑠金——文化的阻力可以殺死人;4、裙帶關系——家族制還是家族化;5、信任危機——你是老板,他是伙計;6、張冠李戴——財務管理就是記賬;7、策劃虛設——引擎故障,你遭遇了嗎?8、組織慣性——企業變革的首要敵人;9、眾人平等——激勵機制的弊端;10、安而忘危——缺少企業危機管理意識。
2004年6月,零點調查公布了一份《京滬兩地企業危機管理現狀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如果將正面臨1-2種危機的企業界定為一般危機狀態企業,將正面臨3-4種危機的企業界定為中度危機狀態企業,將正面臨5種以上危機的企業界定為高度危機狀態企業,那么目前有超過半數的被訪企業處于中高度危機狀態之中其中40.4%處于中度危機狀態,14.4%處于高度危機狀態,僅有45.2%的企業處于一般危機狀態。
如果按照字面理解,危機其實包含兩部分:危險和機遇。正是這種身處危機之中的企業環境造就了中國企業能夠屢屢在困難面前創造奇跡。但危機畢竟像一把雙刃劍,它不但能夠殺傷敵人,也可以殺傷自己。很多企業在迅速造就的輝煌面前更加迅速地衰落甚至滅亡,居安而不能思危的思維方式是企業不能應對危機重要原因。
明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既然中國的企業普遍存在著這些足以毀滅企業的問題,那么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一位營銷總監的辭職信》將這些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為這些經營管理中的錯誤進行了深入的對策性思考。
對于以謀取最大利潤為己任的企業家們而言,整天思考企業的生死肯定不是他們所愿意看的。但不知生死,安能運籌帷幄?
是生存還是死亡?但愿對于企業而言,這不再是個問題,至少,不要是主要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