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判了,但是他到底倒在了哪里?眾說紛紜,對這樣一個活生生的案例,我們要明是察非,正確理解一個倒下的傳奇創業者和他的創業故事,同時以為警鑒。
黑白黃光裕
文/伊格爾
2010年5月18日,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黃光裕構成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三罪并罰執行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6億元,沒收個人財產2億元。他的妻子杜鵑,因內幕交易罪,被判處3年6個月的徒刑,罰金2億元。他的同鄉和下屬許鐘民兩罪并罰,判處3年徒刑,處罰1億元。
隨著審判長宣讀完長達半個小時、65頁的判決書,黃光裕在看守所的500多天的等待畫上了暫時的句號。這一天,注定成為黃光裕——這個在中國商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狂人——一生中又一個重要轉折,或許是他人生中最低迷的時刻,也是其“黑白”人生中一個新的開始。
2008年11月23日,黃光裕遭公安機關拘查,繼2006年黃光裕及其兄黃俊欽因涉及銀行違法貸款被調查后,黃光裕二次被立案調查。隨后,眾多媒體開始深入挖掘黃光裕的原罪及其發家故事。相關新聞報道,2006年公安部啟動了對黃俊欽私人所有的“新恒基系”的立案調查,查封其全部資產;曾先后效力于黃氏兄弟的“新恒基系”最高層于星旺等人被逮捕。更早之前,銀監會也參與了相關摸查;摸查目標,是“新恒基系”及黃光裕所控“鵬潤系”的整體銀行貸款和負債。報稱,黃光裕再次被捕,不排除其地產方面運作上的違法行為,但據國美內部人士傳言,近年來,黃光裕把大量資金挪往海外,存在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另有傳言說,黃老板在操作地產方面存在大量違法事實,包括賄賂、挪用資金等。更有評論,黃光裕迷戀于權錢交易、暗箱操作,則有偏離本分、在歧路漸行漸遠之感,最終自掘墳墓、鋃鐺入獄。對于這樣一個“墜落”或“毀滅”的絕佳案例,再次成為民營企業原罪深重的強力佐證。
翻看過往新聞,我們看到大量關于黃光裕僭越法律的“爆料”。雖然在“5-18”之后,等待黃光裕或將是已定14年的囹圄生活;但是,在這些或灰或黑的爆料之外,不能抹殺的是,這位曾經的中國首富風光無兩,擁有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集團——國美電器,同時又橫跨地產行業。黃光裕開創了中國家電連鎖模式,將國美打造成世界級的知名企業。他的魄力、他的冒險精神、他的草根創業傳奇,都給了國人以巨大鼓舞和激勵。像黃光裕這樣的人,稍有差池,往往會成為歷史或制度的犧牲品。中國民營企業研究會會長保育鈞就曾指出,黃光裕案說明的不僅僅是民營企業家的原罪,更是公權力的原罪。
時下,隨著這樣一個商業傳奇人物的倒下,我們到底該如何去正確評價黃光裕?則是擺在中國的企業家、媒體和公眾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明其是,則能知創業者篳路藍縷、開啟山林之功;察其非,則可有覆轍勿蹈、以警后人的之鑒。“今天你一無所有,但明天你什么都有了,而后天你又回到了起點。”黃光裕曾如此感慨命運的無常。一語成讖!入獄或許將是他人生的又一個起點。或許,14年之后,55歲的黃光裕將再次回到人們的面前,那時的他,將再次呈現給大家什么傳奇,我們尚不得而知,只能等待。
如今的黃光裕,正如那句游戲名言:哥不在江湖,江湖卻有哥的傳說。
第一篇章:打造商業帝國,譜就商業傳奇
黃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9日。小時候,黃家家境清貧,最困難時,黃光裕曾拾過破爛、撿過垃圾。1985年10月10日,他16歲初中未畢業就輟學了,跟著20歲的哥哥從老家廣東潮陽北上內蒙古做生意,開始了其傳奇生涯的第一站。小小年紀外出闖天下,為了博個吉利和好運,這個叫黃俊烈的男孩把名字改成了黃光裕,取“前途光明、財富充裕”之意。
1986年,17歲的黃光裕跟著哥哥黃俊欽,揣著在內蒙古攢下的4000元,然后又連貸帶借的湊了3萬元,在北京前門的珠市口東大街420號盤下了一個100平方米的名叫“國美”的門面。在那里,黃氏兄弟先賣服裝,后來改賣進口電器。
“那時我也琢磨過做食品生意,但當時人們的消費水平沒達到那個程度;做服裝生意,有面料、季節性的講究,我也不太懂。而家電相對比較定型,我覺得自己做起來還比較合適。當時家電還是有貨不愁賣,就看你能不能進貨。”黃光裕在回憶當初創業情形時說。
國美掛牌,“薄利多銷”
1987年1月1日,“國美電器店”的招牌正式掛出來了。盡管是有貨不愁賣,但黃氏兄弟仍然決定走“堅持零售,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而當時那個賣方市場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采用“抬高售價、以圖厚利”的經營方式。
黃光裕回憶說,其實當時有“逼”的成分。因為那時的商業機構大多是國有單位,有一級、二級批發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網絡,實力比他強,門路比他多。“作為一家個體企業要想辦法吸引來客戶,必須有自己的東西才行”,當時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銷。
低價策略為小小的國美電器店帶來了不少回頭客。不僅是薄利多銷,在貨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當時洗衣機、彩電等都是憑票供應的,要從非正規渠道得到這些貨,就要去想辦法。有時候,別人有好多好多產品,卻沒人來買,我就想辦法從他手里把貨拿過來。”為了尋找價廉物美的“好商品”,國美是不是和當時很多的家電零售商們一樣,從廣東番禺一帶販賣了一些走私貨,黃本人一直不正面回答,但坊間對此傳聞很多。但是,不管怎么樣,你不得不承認黃是一個商業天才。黃光裕和他的國美在這個市場上留下了很多痕跡,他首創的很多零售業拓展模式已經成為一種行業的通用模式。
廣告創舉,“火得不行”
1991年,黃光裕第一個想到利用《北京晚報》中縫打起“買電器,到國美”的標語,每周刊登電器的價格。當時國營商店對于廣告的認識還停留在“賣不動的商品才需要廣告”的層面,即使后來也有人想學習國美的廣告策略,但黃光裕已經以每次800元的低價包下了報紙中縫。很少的廣告投入為國美吸引來了大量顧客,電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貨一賣而光”。黃光裕乘勝追擊,陸續開了多家門店,“國豪”、“亞華”、“恒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面已達七八家。
為了避免“消費者看了廣告也不知到何處買產品”的情況發生,黃光裕說服那些用美金做產品形象廣告的外國廠家與國美合作打廣告,既讓廠家廣告開支得以減少,又讓消費者“看得到買得到”。進而黃光裕又向廠家要求,贈予國美一些樣品作展示,并開設相應的產品專柜,使顧客能看、能摸,現場就能買到。
1992年,黃光裕在北京地區初步進行連鎖經營,將他旗下所持有的幾家店鋪統一命名為“國美電器”,就此形成了連鎖經營模式的雛形。到1993年時,國美電器連鎖店已經發展至五六家。而黃氏兄弟財富增長后,因為經營理念的不同,兩兄弟分家了,黃光裕分得了“國美”這塊牌子和幾十萬元現金。如果說黃光裕是眾多廠家形容的零售市場的一個“價格屠夫”的話,至此,黃光裕初步打造了“國美”這把“屠刀”。
24歲的黃光裕和哥哥分家后,開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電零售王國,并從此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書寫他和國美的財富神話:1993年,黃光裕的小門面變成了一家大型電器商城;1995年,國美電器商城從一家變成了10家;1999年國美從北京走向全國……
資本圈地,創富傳奇
2003年11月國美電器在香港設立分部,邁出了開拓海外市場探索性的第一步,同時預示國美電器最終將進入國際市場。2004年6月國美電器在香港成功上市。在“2004百富人氣榜暨品牌影響力”評選中,國美電器位居品牌影響力企業第二名。黃光裕及其統率下的國美電器,一直在爭議甚至非議中前進。2004年,年僅35歲的黃光裕以104億資產成為胡潤“中國大陸富豪榜”首富,2005年,黃光裕以140億元蟬聯首富。
2006年初,國美電器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開了200多家門店后,正緊鑼密鼓地準備應付競爭對手逼近的新一輪愈發激烈的“肉搏戰”。同時,合作廠商關于國美電器等渠道商殘酷擠壓利潤的責難甚囂塵上。
但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黃光裕動作不斷:先是與華平投資結成戰略性合作聯盟,華平將認購國美電器發行的1.2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及2500萬美元認股權證;緊接著,國美以69.87億港元的代價向黃光裕收購其所持有的國美母公司35%的權益;而在4月份,黃光裕通過鵬泰投資陸續增持中關村的股份,持股總數將達到17.07%,一躍成為中關村第二大股東。
2008年,黃光裕再次以430億元身價稱為胡潤“中國大陸富豪榜”評出的中國內地首富。經過20多年的“拼搏”,黃光裕建立起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
第二篇章:“亦正亦邪”的江湖傳說
在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作品中,東邪黃藥師無疑是個極為古怪的江湖傳說,亦正亦邪。而在商業江湖中,與黃光裕交往乃至“過招”的不同的人嘴里,黃光裕的性格呈現出多樣性。
行事做人:江湖豪俠傳
黃光裕的秘書曾這樣評價他:為人仁厚,沒有架子。據說他下班時經常和大廈里的保安、清潔工人親切地打招呼。一些采訪過他的媒體記者也覺得,黃光裕為人直率質樸。
首富黃光裕的最大興奮點是什么?他回答說:“剛開始是以賺錢為最大的快樂,但后來考慮更多的是這個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對社會的影響如何?在商言商,我們在經營的過程中不乏很多技巧和手段,但最好的買賣是參與的各方都能賺錢,即使是消費者買了東西回家,都覺得不賠錢。”而黃光裕覺得,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最大的遺憾就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有意思的是,在胡潤的中國大陸百富榜中,黃光裕高居榜首,但同樣在他公布的中國大陸慈善家榜單中,卻沒有黃光裕的名字。當面對記者的“為富不仁”的質疑時,黃光裕似乎有點不屑:“做一些慈善事業是應該的,但我不想公布,因為做慈善事業是修心,而不是修名,說出來沒有意思。”
黃光裕及其家族有據可查的善舉有這樣幾宗:從2005年1月13日開始,國美電器出資1000萬,啟動援建海嘯受災國孤兒院的計劃,其中黃光裕家族捐贈700萬元;而據《汕頭都市報》報道,2004年黃光裕家族捐贈400萬元在家鄉修建了一條“國美大道”;兄弟兩人先后捐資254萬多元,建設銅盂鎮鳳壺村敬老院、幼稚園等;捐資13多萬元支持鳳壺村曾厝的水改工程,圓了該村幾輩人的自來水夢;2002年初,在原潮陽市舉辦的“情系民心”水改義捐活動中,他們還現場捐資100萬元支持水改建設;與此同時,他們還先后捐資500多萬元支持汕頭市各縣區的社會福利事業。就在黃光裕被拘查之前,2008年,5月18日,國美電器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光裕今天以個人名義向汶川災區捐款5000萬港元。
面對記者的問題,為什么不站出來給大家起一個號召作用,黃光裕解釋:“每個人做事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他覺得,作為一個企業家,不要過分強調自己的社會責任,也不要回避社會責任;到一定程度企業做大了,你就自然承擔了一定的社會責任。“像我們企業家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把自己的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投入到社會上去積極地運營。”
經營企業:有腕有威嚴
在國美公司總部,黃光裕更是一位讓人敬畏的老板。有人稱,甚至是他的親妹夫、曾任國美總經理的張志銘,在黃光裕的辦公室里“低眉順眼像個小媳婦”,至于其他員工在談到他時,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出。據一位現任職于國美的高管介紹,黃光裕“當他想好了一件事,或者在布置一件事情時,員工絕對是鴉雀無聲,無條件服從的”。
曾有一位應聘于國美的職業經理人這樣描繪他面試時的經歷:“黃光裕親自領著十幾位總監及總經理對我進行面試。他一言不發,坐在寬大的老板桌后看著你,你感覺自己仿佛是籠子中的一頭獵物,不可能和他有平等對話的權利。”他感慨說:“我走南闖北幾十年,也和不少大老板直接共過事,但黃光裕是最不可捉摸的人。這是我幾十年工作經歷中最緊張的一次面試。”
黃光裕對屬下的要求近乎苛刻。國美每年銷售收入增長都是驚人的,但內部的高管卻仍然誠惶誠恐,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達到過黃光裕提出的目標。比如2003年國美銷售額達到了178億,但比預定的目標仍少了42億。他常常對張志銘及其他高管說,如果不是為了給機會培養你們,讓我親自來操盤,國美比現在會更好。
黃光裕對員工的嚴厲隨處可見。在一張國美高管遞過的名片背面,可以看到這樣一則“廉政承諾”:“本人與貴公司合作中承諾做到‘三不’——不接受客戶禮物;不收取回扣;不以權謀私。請監督。”上面甚至連廉政舉報電話都已經注明。
有高管對此表示理解:“沒有他的霸道,也不可能成就他現在這么大的盤子。黃總還是比較講義氣的,有很多人離開國美然后又回來,他不會棄之不用,可能會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他有時處罰你,不是故意讓你很難受,而是為了試探一下你的心態。如果你心態好,又有發展潛質,他就會刻意去培養你。”
但對于與他合作的供應商來說,黃光裕是一個讓他們“愛恨交加”的人。國美電器對每一位供貨商來說,意味著的是極具誘惑力的巨大銷售量,但他砍價時的“殘酷”又讓人難以忍受。他們對黃光裕面部表情的典型描述是“大嘴一撇就說……”。在“2004國美全球戰略合作高峰會”上,黃光裕曾有一段凌厲的講話:“其實咱們誰也離不了誰,誰想把誰擠垮、誰想把誰控制在手心之中可能性都不大。我做事的規律就是——你對我信任,我就給你越大的信任;你能給我付出,我就帶頭扶持你的品牌。你若拿我黃光裕平衡我的對手,我就有辦法去平衡你的對手。”甚至,在他身陷看守所,行動掣肘的時候,他仍然用有力的商業臂腕,在復雜的董事會打起了控股權之戰,顯示了其對國美集團的強硬控制力。
第三篇章:時代警覺是企業家永遠必修的課
作為中國第一代的創業家,黃光裕身上有無數民營企業家的影子。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說,黃光裕是一個典型的,比較能夠反應中國草根創業者個性的人物。黃光裕是一個江湖豪俠式的草根創業者,從鄉村到內蒙,再到北京,沒有任何背景,正面地講叫頑強拼搏,出了狀況就“被稱為”膽大妄為。
馮侖曾提到:清朝商人胡雪巖說,商人要五場皆通,現階段,可能沒有那么復雜,但是至少還要有三套語言系統,即江湖語言、商業語言和官場語言。黃光裕正是因為在官場語言上的不通,而在江湖和商業語言上又特別精明,讓其最終將錢作為解決官場語言的唯一手段。對黃光裕案,很多人將目光聚焦在黃光裕的操縱的“單位行賄”層面,確實,精通商業語言和江湖語言的黃光裕確實在政商關系方面走向了一個無知的角落,究其因,一方面正是那些傳統的官商語言或者說最原始的人與人之間交易語言誤導了黃光裕的商業生涯,另一方面,黃光裕雖然提升了其對市場脈搏的把握,卻放松了對時代脈搏的把握。
在黃光裕開創、經營、管理國美的過程中,國美不斷總結經驗,形成了“商者無域,相融共生”的經營理念;塑造了“謙虛的行業領袖”、“成本控制專家”、“消費行家和服務專家”、“供應鏈管理專家”的品牌形象;形成了“選、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戰略。在當今世界商業的融合交流熱潮中,我們能夠看到,黃光裕們在營銷策略和企業管理能力方面,已經越來越走向成熟,走向科學和現代化,與世界領先接軌。這是成功的。
然而,時代在發展,中國社會也一直在疾步向前發展,中國的市場體制也必定會越來越規范。當前,中國社會正邁入歷史性的轉型期,其本質就是劃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并立法保護私人財產的安全,這會鼓勵個人的創造性,也會防止具有不安全感的企業家只追求短期利益,激勵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只有政府不再干預市場,公權力就無法尋租,資源可平等獲取,市場可公平準入,商人也就不須去勾結官員,原罪之說也就灰飛煙滅,既可以防止黃光裕式的金錢帝國左右市場,又會加速推進社會轉型,尤其是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在這個體制轉軌的過程,往往也就是法網收緊的過程,這必然導致有一大批“問題富豪”被拋棄出局,成為體制和時代的“殉葬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