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維塔數碼,沒有索尼,沒有幕后那數十家公司和近2000名工作人員,《阿凡達》還和14年前一樣,是個劇本。
文|CBN記者 楊櫻 邱珈 王雅 龔鴻燕
CBN實習記者 高嵩
制圖|戴喆駿
電影史上從來沒有一部影片像《阿凡達》那樣擁有如此多的幕后功臣。
20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估計,它可能刷新史上最賣座影片《泰坦尼克號》的票房記錄。截至1月10日,《阿凡達》全球總票房達13.3億美元,2/3來自海外,在所有影片總票房中排名第二。《泰坦尼克號》同樣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杰作,斂金18億美元。
令人震撼的不只是電影本身。有人在開心網上寫下觀感:“演職員表伴隨著片尾曲像文字海嘯一樣滾動而出,填滿了整個屏幕。”這個密密麻麻、白底黑字的名單滾動了7分鐘之久,讓他“一想起剛剛那160分鐘,就會覺得這些英文字母是那么的耀眼,讓人有種為所有這些創造奇跡的人脫帽致敬的沖動。”
憑借《阿凡達》站在鎂光燈下的遠不止卡梅隆。幾乎一夜之間,原本只是電影視覺特效(Visual Effect)愛好者心頭好的維塔數碼(Weta Digital)、工業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成了熱門名詞,盡管大多數觀眾說不清它們的技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這并不妨礙他們贊嘆那些夢幻畫面的制作者。
事實上,時長160分鐘的《阿凡達》每幀畫面平均耗費4萬個人工小時,60%內容靠CG(Computer Graphic)合成,40%靠演員演繹。要做到兩者渾然天成,光靠維塔和工業光魔無法辦到。
《阿凡達》是卡梅隆的夢想電影,他是個科幻迷和技術狂人的混合體。1995年,他寫就了這部長達82頁的劇本,講述當地球淪落為暗淡荒原之后一名癱瘓士兵去一個遙遠的潘多拉星球執行任務。新物種阿凡達是具有人類意識、并且可以完全遠程控制的混血生物體。
卡梅隆認為電影《阿凡達》將是他繼《泰坦尼克號》之后再度問鼎之作。要讓阿凡達栩栩如生,不能再靠演員化妝,而是要靠計算機設計出來。這意味著,要很多錢、時間和卓越的計算機設備。
當時,卡梅隆自己于1993年創立的特效公司“數字領域”(Digital Domain)給他澆了一盆冷水:這樣的技術根本不存在。就在他準備放棄的時候,《泰坦尼克號》的酬金到了。7500萬美元,1998年拿到這筆錢的人完全可以游戲人間。
執著的卡梅隆飛到日本東京,與索尼高清晰相機部的工程師面對面交流。最后索尼同意將專業級高清攝像機上的鏡頭和笨重的中央處理器分離,用電纜線連接。3D攝像機由此從傳統的204公斤變成23公斤,且是雙鏡頭成像。攝影師輕松多了,更棒的是,索尼同意為新機器建一條新生產線。
光有索尼還不行,3D攝影機的開發同樣得到了松下、IMAX等公司的配合。卡梅隆的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型攝影機Virtual Camera。經過計算機后臺處理,從這種攝影機的鏡頭看出去,卡梅隆看到的不是男主角,而是他3米高的藍皮膚化身;不是灰色的樹模型,而是繁茂的潘多拉雨林。
經過反復測試,他的團隊研發了“臉部圖像捕捉技術”,該技術能讓導演捕捉到演員臉上最微小的表情,并對應“移植”到計算機里的CG人物中去。很快這種技術隨之應用到人物全身和周遭環境的拍攝中去。
在《阿凡達》的拍攝現場,舞臺四周放置了120臺固定攝像機,能夠以毫米為單位一次錄制所有演員的3D運動—卡梅隆可以隨意渲染出任何一個角度的鏡頭。美國特效公司“巨人工作室”(Giant Studios)承擔了《阿凡達》中人物動作與表情捕捉的任務。
更重的擔子交給了維塔數碼。這個新西蘭公司因為在《指環王》里制作了咕嚕這個角色而聞名世界,但他們很快意識到卡梅隆的《阿凡達》是史無前例的大制作,承諾將全力以赴。僅僅完成所有主要人物的動作“移植”工作就花了維塔數碼一年的時間。卡梅隆更邀請到喬治?盧卡斯和他的工業光魔加盟,這個在1977年就以《星球大戰》震撼所有人的特效公司和維塔數碼一起分擔了《阿凡達》的大部分CGI制作。
所有大型特效公司都被調動起來,《午夜兇鈴》的制作者“像素解放陣線”(Pixel Liberation Front)任務則相當細節化:負責設計軍用飛機的監視器和飛行儀。為此像素解放陣線參考了最新型的軍用飛機,比如F22、F35和阿帕奇攻擊直升機,最后為整部電影貢獻了超過220個鏡頭。
大師可不僅僅在美國。在《黑客帝國》中設計制作“子彈時間”效果的法國BUF同樣負責CGI制作;印度公司Prime Focus則負責設計一個重要場景—喧鬧的軍方控制中心,公司為此派出了一個90人的團隊。
卡梅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阿凡達》出現之前,杜比降噪技術已經應用在驚世駭俗的《發條橙》里;“藍幕技術”已是拍攝電影的常規手法:演員只需要在一塊藍布面前演繹,然后電腦把場景合成,便可置身神奇世界;而在《指環王》里,588臺配備英特爾“至強”芯片的服務器讓20萬個虛擬人物各自為戰。
但《阿凡達》讓所有人震驚不已。在拍攝中期,斯皮爾伯格和維塔數碼的創始人彼得?杰克遜(Peter Jackson)前去探班,稱即便影片尚未完成,已“無與倫比”。
在那緩緩升起的巨型演職員表里,一共有48家公司,1858位工作人員。
讓我們走進這個銀幕上的技術傳奇吧。
躲在潘多拉星背后
納威人的住處、長滿觸角的靈魂樹 “第三樓”是導演卡梅隆想象力的延伸,也為他省下了上千萬美元的預算。
文|CBN記者 邱珈
第三樓公司(The Third Floor)很符合我們想象中的特效制作公司的樣子:團隊不大,管理層和員工年輕化,辦公室環境親切,崇尚高效率的工作,同時也講究有趣的生活,每周五都可以在公司陽臺上享用燒烤大餐。
這家成立了不過六七年的公司位于洛杉磯,是數碼視效預覽和CG制作行業內最頂尖的公司之一。
“數碼視效預覽”(Previsualization,簡稱Previs)是一個在娛樂產品制造業外很少被提起的詞。在電影業中,這是視覺特效旗下的一項細分職能,通常只有在大手筆的制作中才會出現,也難怪“第三樓”參與的作品無一例外地都是被稱作“史詩巨作”的大片:《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納尼亞傳奇:凱斯賓王子》、《加勒比海盜3:世界盡頭》
這些以炫目畫面作為主要賣點的大片,在大把吸金之前,總免不了大手筆地花錢。
想象中的動物們飛來飛去馱著英雄或惡魔,不存在的星辰大海波瀾壯闊,席卷整個星球的戰爭動人心魄 即使像維塔和工業光魔那樣的特效巨頭也無法負擔起所有的特效制作,在華麗的畫面背后,往往需要幾十個團隊的瑣碎工作。這些團隊中的大部分像“第三樓”一樣,規模并不大,卻專精于某種特別細節的技術。比如有的公司設計一部分CG人物的外形和動作,有的公司負責某幾個場景設計,有的公司專攻打斗場面中的光影效果,甚至有公司專門設計太空船的控制面板。
因為特效牽涉到許多團隊,每個場景的制作都步驟復雜、代價高昂,如果在大家合力做出一個場景后才發現效果和想象中有出入,修改或重拍的成本就太大了。所以在真正拍攝之前以及在后期加工時都需要完善的“草稿”。
“第三樓”參與的“數碼視效預覽”,就是在前期和后期制作中提供這種“三維草稿”。
我們之前最常聽到的一種“草稿”是“分鏡頭腳本”,也被稱作“故事板”(Storyboarding),傳統上是手繪的或者電腦制作的二維動畫;在199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之后,更為直觀的“三維草稿”開始走紅了,它讓熱衷于大片的導演們在更清楚地闡釋場景效果的同時,也得以控制開銷。“三維草稿”能讓參與制作的各方搞清那些傳統故事板未必能說清楚的問題:哪些部分要合成、哪些部分要3D、哪些部分要實拍、制作出來的效果大致該是怎樣的、具體又需要哪些視覺材料等。
在公司網站上,“第三樓”這樣歸納“數碼視效預覽技術”的作用:它能輕松為一部電影省下上千萬美元的預算,還能讓導演和制作方實現雙贏,激發導演的想象,提高制作的效率。
詹姆斯?卡梅隆也很清楚這一點。他的《阿凡達》里有好幾處場景都用到了“第三樓”的技術,其中包括納威人的住處,以及那棵在片中地位非同凡響的、長滿觸角的大樹。公司的幾位主要設計師都投入了這個項目:巴里?豪厄爾是“第三樓”的創始人之一,這位3D概念設計師從2006年10月就開始為《阿凡達》工作,他和來自其它公司的幾位概念設計師一起把原畫師制作的二維圖畫轉化為360°可視的三維空間;公司的道具設計師羅伯?斯特隆伯格和里克?卡特則負責隨時把導演卡梅隆的最新指示告訴豪厄爾,以做到隨時跟上變化,保證特效預覽符合導演的想象。
現在,公司CEO克里斯?愛德華茲正在忙另一件事,既不是來自好萊塢大片的委托,也不是同電腦游戲商的合作,而是視效預覽這個小行業里的大事件—“視效預覽協會”在2009年1月15日成立。這是一個致力于提高視效預覽設計水準和行業內交流的非贏利組織,建立初期的成員只有150多位,“第三樓”和同樣參與了《阿凡達》特效制作的Pixel Liberation Front公司都是這個組織的創始人。
當然,對這些躲在潘多拉星背后的公司來說,他們的下一個議題是籌劃又一個“阿凡達”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