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個老男人,能成為不景氣的唱片業的創新模式嗎?
文|CBN記者 張佳
央視每年的春節晚會在零點以后的節目基本上都是雞肋,2009年的春晚卻因為4個老男人的出現,變得不一樣了。他們在臺上即彈且唱,用小型演唱會的形式連續唱了7分多鐘,為零點以后的春晚現場掀起了一個高潮。
他們的名字在華人音樂圈個個耳熟能詳: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岳和羅大佑。4個人加起來,組成了一個名為“縱貫線”的樂團。他們顯然不只是在春晚亮相這么簡單,對他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而言,春晚演出只是一次效果顯著的熱身宣傳而已。
3月7日,縱貫線在臺北小巨蛋舉行了首場演唱會,臺灣近百位藝人到場助陣,現場座無虛席;3月28日縱貫線移師香港;4月18日又將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開唱,門票全部售完可獲得1400萬元票房收入,截至3月20日,已經收獲了1100萬元;杭州、成都等地的演唱會也已經列出了時間表。
縱貫線的經紀人黃靜波對這種反響感到滿意,這樣的時刻他已經等了4年。離開滾石唱片營運長的職位之后,黃靜波和張震岳成立了本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色”),簽約了羅大佑、阿牛等創作型藝人,專注做內容提供商。類似縱貫線這樣的嘗試6年前就已經在黃靜波的設想之中。2004年,他操作了羅大佑、趙傳、張震岳3人組成的“英雄本色”組合的巡演,但演出只進行了兩場就被黃靜波叫停了。
“藝人們是分別上臺演唱,沒有交集,連每個人之間的合作都沒有談到,演出變成了拼盤式的三段節目。”黃靜波說。與之相比,他更希望這些創作型藝人在一起發揮,有火花,能做出新的東西。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他以前的上司—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滾石”)總經理段鐘潭。這個想法在段鐘潭的心里同樣存在了幾年。“我們很多創作型藝人自己寫歌演唱,大概都是十多年以上,但都是各做各的,把他們放到一起的話,可能會出現些意想不到的東西。”
滾石歷來就有推動藝人合作的傳統,如早期的“大費周張”(周華健&張國榮)和“辛知杜明”(辛曉琪&杜德偉),但這些都只是單純在營銷上的手法,大部分是些兩人對唱之類的合作,在歌曲的創作上融合并不是太多。而前兩年在行業內比較盛行的“周李二人轉”、“左麟右李”這樣的組合巡演模式,也不是段鐘潭想要的,“他們只是被擺在一起!彼f。
黃靜波發現,音樂產業過去的10年,內容制作越來越低齡化,大家都在為12歲到20歲的年輕人做音樂,基本上都在做偶像,而25歲到55歲的人卻沒什么新歌去聽。“這是個龐大的市場,消費能力很強,卻沒有人為他們做音樂,是一個明顯的空缺!
對于自己心目中的樂團,段鐘潭跟黃靜波總結出了五個要求:首先必須是創作人,會寫詞、作曲;其次必須是歌手,會唱;第三個是樂手,會彈奏樂器,因為要組的是樂團;第四,他們在這個行業里面的資歷一定要超過15年,要有分量;最后,他們要曾經寫過超過10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滿足這些要求的藝人也有一些,但早在4年前黃靜波就鎖定了張震岳跟羅大佑,至于其他人選,經過反復討論之后,2008年年初,段鐘潭說服了私交不錯的李宗盛和周華健。
或許有不少人對2008年7月臺灣金曲獎頒獎禮上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3人的同臺表演記憶深刻—那是不完整版的“縱貫線”的一次預演。段鐘潭希望這4個人能夠完全融入樂團,注意彼此之間的配合,理解樂器與編曲之間的關系,最終產生“化學反應”。
黃靜波認為,縱貫線的4位成員過去的影響力已經足以吸引眼球,但把它組合在一起變成新的產品,對應到25歲到55歲這個市場空缺,更加能抓住這些人的心。
在縱貫線這個計劃運行一年的項目中,4個藝人被簽到滾石成立的一家“象征性的”公司之下,他們將獲得相同數目的酬勞。滾石和本色共同負責樂團歌曲的制作,但最后形成的唱片由滾石利用自身的銷售網絡來發行,而演唱會包括曲目的制定,流程設計等工作主要由本色來負責。
滾石和本色都不承擔演唱會在內地的銷售工作,它們依靠長期的合作伙伴—香港稻草綜合制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稻草”)去與各地演出承辦方談判,實現多個城市演出,最后各方進行利益分成,稻草提取5%10%的代理費用。
但縱貫線這個產品和過去有所不同,包括音樂版權費、藝人出場費、樂手和舞美薪金、舞臺設計等費用被打包成整體,稻草必須買斷之后才能銷售,這樣一來,滾石和本色的投資就得到了保障!斑@也只是縱貫線這樣比較強勢的產品才可以做!秉S靜波說。
北京的銷售情況更為特殊。由于2007年主辦張震岳首場演唱會的關系,中演文化娛樂公司(以下簡稱“中演”)這次直接獲得了縱貫線北京演唱會的主辦權?偨浝碹姹硎,中演這次總的投入在800萬元左右。
“就跟第一次接張震岳演唱會一樣,一開始我也做好了虧損100萬元的打算”郜奇說,但3月2日開票后的情景卻讓他越來越有信心—當天票房銷售額就達到400萬元,第一周工作日平均每天銷售額為70萬元。從目前的售票情況來看,他認為自己這次至少能賺200萬元。
但票房不錯的縱貫線北京演唱會并沒有贊助商:某汽車品牌希望藝人們在演唱會部分為品牌做一些特別改變,這對藝人們來說很難做到。尋找贊助失敗之后,中演只好在宣傳上加大投入,比如在地鐵里投放了200塊框架廣告,從3月1日開始持續一個月。
滾石最在意的是唱片,但原計劃在2008年底推出縱貫線新專輯的目標并沒有實現。段鐘潭承認,唱片的創作跟制作過程并不是很順利,“當時手上也有十多首歌了,但最后確定的只有《亡命之徒》這一首(春晚演出名為《出發》)從各方面的元素來看是足以代表縱貫線的,所以就先推,其它的還在考慮。”
但這時距離縱貫線在臺北的首演只有3個多月的時間了,而演唱會通常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預訂場地,定了就不能改。最后大家商量之后決定邊巡演邊推出新歌,巡演結束后再出唱片。
黃靜波說,這對唱片行業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通常都是先打歌,上電臺、電視,先就要花一筆龐大的錢,最后再辦巡演。我不需要模仿過去傳統的操作方式,音樂產業本身就到了一個需要變革的時候,能不能借由做巡演的媒體曝光度來打歌?你不做沒人知道會不會成功。”
對曾經輝煌的滾石來說,縱貫線是其近幾年來不多的能夠獲得可觀收入的機會。段鐘潭承認,滾石過去5年都沒有交出什么像樣的成績單。他面臨的困境已不僅僅是“最近比較煩”,不僅僅是李宗盛唱的那句“我問老段說,怎么辦”的調侃所能解決的了。
互聯網下載使得唱片業集體走向衰退。1999到2003年,滾石內部做了大量的討論,最終決定要朝兩個方向轉變,首先是轉型成為一個數字化的公司,2000年成立了滾石移動,并給它滾石唱片的數字版權,其次是減少冗余部門,將精力集中于內容的制作。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藝人的專輯從制作到發行都是滾石一手包辦,盡管看起來是大權在握,但段鐘潭“卻并不覺得這樣有多好”,后來產生了一些復雜的合作模式,包括和百度以及環球唱片結盟等!斑@些嘗試沒有哪項有開天辟地的效應,也談不上在收入上有什么驚人的成果”,段鐘潭說,“整個唱片產業現在仍然處在一個困境中,不論是產業鏈還是商業模式,都沒有找到新的出口。”
很多知名歌手與滾石簽約期滿后都選擇了離開,李宗盛和周華健很早就組建了自己的音樂工作室;黃靜波跟張震岳組建了本色股份有限公司;前滾石唱片策略長陳志勇也帶著五月天組建了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梁靜茹、品冠等加盟其中。這些脫離出來的藝人和滾石唯一的聯系,僅僅只是將唱片發行權交給滾石而已。
事實上,即使是周杰倫這樣的歌手,專輯銷量也差強人意,辦歌手演唱會及售賣周邊產品已經成了唱片公司開源的主要渠道之一。滾石也趨向辦歌手演唱會,從3年前辦梁靜茹“愛的大游行演唱會”開始,目前已辦了近10場。
段鐘潭說,自2000年開始,臺灣音樂產業的最大市場迅速轉移到內地,但盡管如此,他認為內地的市場環境還沒有完全成熟到可以支撐這個產業的規模。
郜奇對此有深刻的體會。以商業演唱會為例,一般的藝人能夠開6場就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八嚾说挠绊懥υ谘莩鍪袌鲋陵P重要,張學友可以在全國開30場,至今都沒人能跟他比,劉德華可以開12場,周杰倫開10場的背后還有中國移動的支持。”
“縱貫線的創意不錯,4個藝人各自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又都是跟滾石有關的藝人,足以形成一個與張學友、劉德華抗衡的品牌”,郜奇說,“當北京的宣傳開始之后,市場的炒作使得縱貫線現在合同不斷,很多人都托我聯系滾石,估計最后可能20場都打不住!
黃靜波表示,做演唱會是很低利潤的商業行為,一場演唱會最后可能只有5%到8%的利潤。但是節目內容是可以復制的,如果能夠做到10場甚至20場的話,規模效應會導致利潤逐步上升。但即便如此,這樣的好景也只會持續一年,段鐘潭并不打算把這4個藝人的未來都歸屬到縱貫線上,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劃,縱貫線作為一個專案,必定會有時間限制。但他同時也表示,不排除用其他藝人再次復制這種模式的可能。
但是無論對于本色還是滾石,縱貫線都只是一場“吃老本兒”的買賣,賺是能賺上一筆,但要謀求長遠的發展,光靠縱貫線這樣的組合恐怕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