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龍的集團:逆向打通價值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 18:29 《商界評論》雜志
2007最佳商業模式第10名 龍的集團:逆向打通價值鏈 文/本刊記者 王孟龍 羅建法 企業名稱:龍的集團公司 掌 門 人:張鉅標 主營業務:精品家電 突出表現: 在國內家電巨頭跑馬圈地,基本完成了戰略布局的背景下,龍的集團差異化定位于精品小家電,從而異軍突起,成為國內唯一可以與飛利浦、松下等品牌叫板的企業。 2006年,龍的集團銷售收入突破25億元,占據了國內精品小家電的頭把交椅。 核心邏輯: “龍的”的商業模式,在于“逆向打通價值鏈”,目前的中國家電企業,都是先造產品,再尋求渠道,即傳統的先工廠后市場。很多企業或者自建渠道,或者是依賴于大賣場,最后造成如“格美之爭”的種種矛盾,在與商家的博弈中處于尷尬境地。而“龍的”借助于經銷商出身的稟賦,卻是先擁有渠道,以終端為驅動力量,從而打通渠道、品牌、產品的脈絡,為公司價值曲線注入更強的終端因素,帶動整個品牌對市場盈利能力的全面占有。“龍的”銷售方面負責人馮興平將其策略總結為22字軍規:“優秀的終端形象,持續的終端演示,抓住關鍵銷售時段。” 先控制終端,再進行制造,正是暗合現代商業中的顧客驅動模式,相對于中國傳統家電企業的先工廠后市場模式,“龍的”逆向打通價值鏈的模式,無疑具有極大的標本意義,可謂家電企業發展模式的“第三條道路”。 模式路徑: 案例調研 “龍的”這個品牌進入人們視線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在全國各地的家電連鎖賣場,“龍的”已經成為國內精品小家電產品中唯一和飛利浦、松下等國際品牌同等定位、同等陳列的產品。 為什么“龍的”能在國內家電行業競爭空前激烈,并且大企業早已經布好局,各占一方的情況下,成功進入這一行業,并成為某一細分市場的霸主呢? 應需而生 龍的集團前身新東方集團,曾經是國內代理商“一哥”。先后成為美國惠而浦洗衣機、荷蘭飛利浦小家電、日本松下小家電、德國好運達小家電、韓國LG洗衣機等國外知名品牌的中國總代理,年銷售額近20億元。 在代理經銷產品的過程中,“龍的”掌門人張鉅標發現,雖然國外品牌的小家電產品價格遠遠高于國內產品,但是消費者對其認可度仍然非常高。同樣的產品,國際品牌的人性化設計更受消費者歡迎。 而其時,正值中國經濟騰飛與居民收入同步增長時期,發軔于80年代末期的現代思想啟蒙運動,也促使城鎮居民現代消費意識開始覺醒,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使家居生活精致化、時尚化成為趨勢。在此情況下,精品家電需求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但是,當時的國外品牌,并不能完全洞察中國市場,很多國內市場急需的用品,都是一片空白。最典型的是一個老客戶,以前特別喜歡用飛利浦的產品。有次他來到新東方,想買一款電水壺,但當時飛利浦并不提供此種產品,新東方代理的很多國外知名品牌都沒有。 見微知著,智者洞察于未來。新東方作為市場終端,深刻了解了消費需求。當時,很多消費者提議新東方自己也制造一些產品。至此,張矩標已隱約看到一個龐大的新市場。 時勢造英雄。春秋以降,百家爭鳴,漢末大亂,三國鼎立。龐大的市場需求,促使張矩標考慮轉型:順應消費者的需求,建立自己的制造系統。 1999年,“龍的”自創品牌,而其選擇的產品,既是飛利浦等國外知名品牌的市場盲點,也為國內消費者所普遍需求,其核心產品主要在電水壺、吸塵器、榨汁機等領域。 而其時,很多傳統小家電企業,正陷于混戰之中,沒有看到精品家電的巨大潛力,進入者比較少,競爭的激烈程度較低,還沒有出現寡頭,給了“龍的”充分的成長空間。 在中國,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利潤驅動,或者說是機會驅動,而有真正在需求驅動下的創業者很少。而“龍的”則是極少數需求催生的企業之一,在其出生之始,即在價值鏈的一端占據了極大優勢,由此得以迅速崛起。 經過幾年的努力,“龍的”在精品小家電行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既彌補了飛利浦等國外品牌的市場空白,又順應了新的需求,更逐步使國外巨頭感覺到了威脅。目前,“龍的”已是國內精品家電領袖性品牌,據市場統計數據顯示,“龍的”電水壺連續3年市場銷量第一,電熨斗、榨汁機、電吹風等諸多產品也均進入了行業前三名。在精品小家電領域,“龍的”赫然已成為與國外品牌相抗衡的標志性企業。 需求導向下的制造 基于追求“精致生活”的原因,消費者對于精品小家電的設計、生產都有著特殊要求。由此傳導到制造企業,也受到了嚴酷的考驗。 為了構造好精品家電產品線,“龍的”在新品開發中,既充分表現了“時尚、科技、精美、人性”的本質,又極大地滿足了精品家電消費對象的需求。在外觀設計上,“龍的”精品家電大方、流暢的線條,前衛又不失實用的造型,晶瑩剔透或純度濃烈的顏色搭配,給人一種非常強烈的視覺享受,無論是電水壺還是吸塵器等,都顯得更為時尚化、潮流化。哪怕定位于中低檔產品,都會充分尊重消費者的心理感受,在造型、顏色、設計上賦予其獨特魅力,讓顧客不是為了便宜來買,而是滿足真正的需求。 以電水壺為例,有一次,一位顧客與銷售人員聊天時反映:以前各個品牌生產的電水壺都不太注意外觀設計,跟裝修精致的家居不太協調,他家換了幾代電水壺都是如此。“龍的”特意對此進行了調研。2007年,“龍的”電水壺特意在外觀設計方面進行雕琢,將外殼設計為金黃色,金光閃閃,與眾不同,倍顯高貴。彩色外殼系列則有天藍色、深綠色、橙黃色等,加上一部分透明藍、透明綠等款式,讓人仿佛置身于五彩的生活當中。 龐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龐大的制造能力。2005年,“龍的”投資5億元在中山市小欖鎮建立了中國最大的精品家電制造基地,電熱水壺年生產力近2000萬臺,電磁爐年生產能力近1000萬臺,榨汁機、煮蛋器等其他精品家電年生產能力近6000萬臺,實現了規模最大化和生產集中化。 在技術領域,“龍的”要求嚴格,目前,已獲得了100多項行業技術專利。如“龍的”電水壺在短短幾年中,僅外觀專利就高達幾十項;龍的集團問世的全球首臺“殺菌”吸塵器,代表了世界吸塵器技術的頂尖水平。另外,龍的產品測試中心是國際知名認證機構ITS認可的現場實驗室,一流的檢測設備和測試工程師,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安全、穩定、可靠,也取得了GS、CE、EMC、ETL、CB、3C等國際認證。 終端驅動的運營與組織模式 憑借國外知名品牌國內總代理的先天優勢,“龍的”在長達14年的代理過程中,建立起了完善的銷售渠道和網絡,同時與各終端賣場維系了良好的關系。在龍的品牌創立之后,這些渠道資源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且,原代理商的角色使“龍的”更加熟悉代理商的心態和運作,也更能夠站在代理商的角度考慮問題,所以得到了許多代理商的支持。 但是僅僅有代理商支持還是不夠的,“龍的”深知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是企業生存的根基,而贏得消費者支持的前提就是洞察他們的內心需求。 在掌握了生產設計技術的基礎上,“龍的”少量生產樣品投入到終端,從消費者那里收取市場對產品的反饋,然后從中選取一兩個重點,經過改良后批量生產投入渠道。 掌握了消費者心中所想,產品自然不愁銷路。比如電吹風,不同的使用環境區別很大,可能是臥室,也可能是有安全隱患的浴室,這對產品安全的要求完全不同。 顧客、經銷商、銷售員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企業需要重視的終端,因為他們對產品的意見會直接體現在銷路上。為此,“龍的”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反饋系統,通過網絡可以將各個方面的產品意見快速反應到生產設計環節。 2006年,“龍的”一位營業員逗弄一位顧客帶的小孩時,聽說他喜歡青蛙,引發了這位營業員的聯想,“吸塵器是清潔環境的,青蛙是清理害蟲的,二者都清除有害的東西,而青蛙的外形更卡通更可愛,深受小朋友的歡迎,為什么不能將吸塵器的產品外觀設計成青蛙呢?” 這樣的意見反饋到了企業的生產部門,企業小量試制了一批卡通青蛙外觀的吸塵器投放市場,沒想到大受市場歡迎,成為當年吸塵器產品中最耀眼的明星。 市場的需求和變化,也推動著龍的渠道結構的變革。“龍的”通過各種方式加快國內市場的資源投入和建設,加強對代理商的指導,千方百計加強終端控制,使“龍的”在消費者心目中樹起了終端大品牌的形象。目前“龍的”在全國已建成20多個省級營銷中心、打造了5個銷售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省級根據地、幾千個終端賣場,組成了較為獨立、完備的銷售體系。 隨著市場的變化,改變運營模式已經取代網絡擴張成為終端決定力量。所有的小家電品牌都在力圖借網實現“小家電,大營銷”的夢想,國美、蘇寧等終端巨頭的擴張將所有小家電都拖入單純擴張的戰車中,互相角力使網絡格局達到均衡與穩定,但擴張成本也更高。而“龍的”不僅積極擴張網絡,更在運營模式上進行了變革。通過在賣場里面做形象店中店,優秀的終端形象,持續的終端演示,抓住關鍵銷售時段等,聚焦“龍的”的優點,“龍的”產品優勢能持續轉化為渠道銷售優勢。 建立在“臨界規模”黃金分割點上的第三條模式 目前家電行業的困局,本質在于價值鏈的失衡與混亂。在制造領域,大眾消費的嚴重壓抑,引發了普遍的產能過剩,大規模制造的優勢已悄然流逝;同時,銅、鋼鐵等上游原材料的普漲,使制造系統利潤急劇下降。而在終端領域,國美、蘇寧等連鎖巨頭蠶食眾多生產商的生存空間,同行競爭也逼迫生產商以犧牲價格,壓縮利潤贏得生存。在價值鏈的另一端的家電連鎖,也已經走火入魔,最后破壞了整個產業鏈的平衡,格美之爭,正是在此背景下的極端反應。 眾多家電制造商都進行了努力,但是最后所獲寥寥。曾被TCL標榜為自建終端的“幸福樹”,最后不得不宣告失敗;而曾經謀劃自建終端,徹底實行渠道扁平化的美的,也對渠道扁平化重新詮釋,加強了與連鎖巨頭的合作;至于格力,由于其行業絕對地位的支撐,暫時可以自立,但是,從利益而非意氣角度考量,顯然,若非與連鎖合作是兩害取其輕,也絕不可能悄悄伸出和解之手。 變革勢在必行,但是,是誰擎時代之動力,則未可知,未來總是出人意外。 企業領域,廣泛存在一個“臨界規模”。空調領域的美的、格力、海爾,彩電領域的長虹、創維、TCL、家電連鎖行業的國美、蘇寧等,早已超越“臨界規模”,對于在微波爐領域一家獨大的格蘭仕來說就更是如此。 “臨界規模”的存在,使得大企業的戰略調整變得十分困難,乃至如江河半道斷流。TCL“幸福樹”的失敗,與其說是實力不夠,不如說是實力太強。當它要幸福樹種滿廣闊的疆域之內時,赫然發現,其所費之巨,比選擇與連鎖巨頭合作更為巨大。對于國美等連鎖巨頭來說也如此,在其血拼之時,也不敢貿然向制造業滲透。 任何一種文明,都有其停滯期,而在歷史領域,有一種“遏止領先”的假說,受到廣泛的推崇。其核心思想是,固有的文明中心無法產生新的文明中心,新時代的創造者,往往不是現在的文明中心,也不是蠻荒之地,而是在目前的文明中心邊緣。 同樣,家電領域市場變革的力量,也許最后就落在“龍的”這種企業上。在終端領域,具有強大的控制力量,但是還未超越臨界規模,不至于成為“停滯的文明中心”,尚且具備戰略調整能力。這樣,當加入制造業可以獲得更大發展的時候,可以迅速進行戰略轉變。無論是“龍的”還是最近崛起的新勢力“樂邦”,都是從終端向制造業上游發展,既具備制造業的優勢,對于消費者的敏感觸覺也超越一般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顧客導向型企業。 “龍的”在變化的市場中,衍生出新的發展路徑,在掌控終端的同時,具備向產業鏈上端滲透的能力。同時,在利益訴求上,逆向擴張產業鏈,也更適應未來的發展。這樣,現實利益與潛在能力的同步與平衡,打破了只能固守在價值鏈一端的局限,造就了家電行業的第三條發展路徑。 分析師點評 王 昱 北大縱橫高級合作人, 資深企業戰略研究專家 “龍的”逆向打通價值鏈發展之路別具特色,其根源在于把握客戶需求的向上延伸,逆向完成了價值鏈的整體布局。更為突出的是“龍的”在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了優秀:在網絡終端擁有遍布全國的經銷商網絡,成為國外小家電產品進入中國的首選合作伙伴;產業上成為全球吸塵器生產巨頭;技術更是做到了以市場為導向,密切跟蹤消費者的小步創新。并且三者形成了一個有效的正向循環,推動了企業不斷的成長發展。 精品小家電產品更加凸顯了消費者的個性需求與生活品質滿足,具有濃郁的個性化特征。工業的規模化與個性化需求之間的距離比較大,“龍的”把握了其中的平衡點,既非完全意義的訂單式生產,同時又整合了消費者意見的產品改善,盡可能貼近終端消費者,這一邏輯尤其值得借鑒。 更為重要的是,“龍的”在企業發展模式上的意義。目前,家電行業面臨普遍的困局,價值鏈的失衡與混亂,迫使制造企業與終端企業為了自保,拼命在利益格局上向自己傾斜,因此引發了普遍的爭端,致使本來是利益共同體的制造業與連鎖流通業形同敵人。而“龍的”逆向打通價值鏈的發展模式,不失為家電行業的一條光明大道。 “龍的”的價值不僅在于家電行業,其對于一般企業更具有普遍意義上的啟示。很多企業熱衷于橫向的多元化擴張,不僅是拼命擴張產品,更是喜歡進行跨行業發展,恨不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做家電的去搞汽車,做消費品的去搞房地產,做農業的去搞鋼鐵,最后除少數天才應時而成外,莫不以失敗收場。“龍的”縱向打通產業鏈的模式,為很多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