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查詢:

Zara為什么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1日 22:29 經濟觀察報

  方軍/文

    Zara和H&M是兩個近年來最為成功的時尚服裝品牌,它們憑什么成功?我們每個人對它們的成功通常有些零散的感性認識:它們的服裝更迭的速度非常快,吸引消費者反復光顧店面,以Zara為例,每年消費者會去它的店面17次左右,行業平均水平為3-4次。知名時尚品牌經營的基石之一是各類時尚雜志上精美的廣告,而Zara很少打廣告,它成功地讓所有人談論它,就像星巴克一樣。在《模式:零售連鎖業戰略思維與發展模式》,專業為公司財務卻常常在國內被誤讀為經濟學家的郎咸平對Zara和H&M等統稱為“快速服裝”的公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們的成功實際上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體系的成功。

  Zara和H&M的成功,首先是因為它們變革了快速服裝行業的經濟模式。服裝行業,簡單地劃分,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以LV、古奇、范思哲這些頂級

奢侈品品牌,它們位于高價值的一端,它們的核心資產是品牌;一種是諸如美國的Gap、國內開店很多的班尼路等。Zara和H&M在這兩者之間創造了一種奇特的混搭,品牌形象上它們更接近于前者,經濟模式上卻和后者一樣獲得了規模經濟效應。不同的是,Gap的規模經濟效應是基于“款少、量多”、廉價路線,而Zara、H&M的規模經濟效應卻是基于“快速、少量、多款”。Zara每年推出上萬款服裝,并且款式與時尚同步,定價也更接近高檔品牌的模式。郎咸平預測認為,未來時裝業將朝著“Zara模式”發展。

  觀察Zara模式,重要的是看“快速、少量、多款”的背后運作體系。在服裝業有個專業詞匯——前導時間,指的是一件服裝從設計到出售所需的時間。Zara大大縮短了前導時間,它從設計到生產最快可以兩天完成,前導時間最快為12天,對比而言,Gap單單設計醞釀期就達兩三個月。服裝是隨時間快速貶值的,每天貶值0.7%,計算機產品為每天0.1%。因而縮短前導時間有多重好處:“越快的前導時間就能讓服裝公司對市場潮流反應快速,這既可提高服裝的價值,還可讓公司不用預先做好大量成衣,減少存貨費用和存貨風險;此外,較短的前導時間也可以使得公司減少對潮流的預測,避免生產出不受顧客歡迎的服裝,從而避免公司因估計錯誤而令服裝囤積,也可避免以折扣來促銷所導致的損失。”

  Zara和H&M都沒有試圖做時尚的創造者,而是做時尚潮流的快速反應者,“在流行趨勢剛剛出現的時候,準確識別并迅速推出相應的服裝款式,從而快速響應潮流。”這樣做的優點是,“無須猜測快速易變的時裝趨勢,在降低庫存風險的情況下,大大縮短設計的醞釀期。”

  快速模式需要有快速的

供應鏈。Zara和H&M的做法并不相同。Zara的做法有這樣一些特點:它采購的布料都是未染色的,而是根據實時需求染色。Zara選擇讓自己的工廠僅做高度自動化的工作,用高科技生產設備做染色、剪裁等工作,而把人力密集型的工作外包。為了快速反應,Zara的采購和生產都在歐洲進行,只有最基本款式的20%服裝在亞洲等低成本地區生產。Zara擁有高科技的自動物流配送中心,在歐洲用卡車兩天內可以保證到達,而對于美國和日本,Zara甚至不惜成本采用空運以提高速度。H&M的做法則側重于采用IT技術在各個環節細處壓縮時間。

  與我們通常的印象不同,Zara這些公司并不是制造商,郎咸平用了一個非常拗口的名詞來解釋它們——“自有商標服飾專賣

零售業”(Specialty Store Retailers of Private Lab Apparel, 簡寫為SPA)。正如本報專欄作家、咨詢顧問博吾樂(Paolo Borzatta)題為《當制造商變成零售商, 零售商變成了制造商時》的文章中所寫的,零售戰略這樣一個在廠商傳統概念里無足輕重的內容,將在未來成為戰略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Zara這些公司,零售是整個鏈條的重要一環。Zara的零售是處在一個“進貨快與銷貨快”之間自我強化的正循環之中:分店每周根據銷售情況下訂單兩次,這就減少了需要打折處理存貨的情況,也降低庫存成本。款式更新快加強了新鮮感,吸引消費者不斷重復光顧。快速更新店面里的貨品,也確保了它們能符合顧客的品味。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