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全聚德的直營回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9日 18:40 新浪財經 | |||||||||
馬瑞光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麥當勞、肯德等國際著名的餐飲品牌開始進入中國餐飲業,它們通過品牌的成功運作,迅速搶奪市場。而中國本土的許多老字號卻仍一味固守傳統,缺乏創新,躺在老祖宗留下的飲食遺產上漸漸落后甚至被淘汰。據統計,全國有70%的老字號已經“壽終正寢”,而中國餐飲業第一品牌——中國北京全聚德集團,憑著自身的優勢找準市場
全聚德自組建集團以來,打破傳統餐飲業單店經營模式,率先在國內引進連鎖經營理念,通過十多年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已在國內外擁有50余家連鎖企業,全聚德品牌的影響力廣及五洲四海。 據悉,全聚德在全國的直營店數從今年開始將會重新增加。按照這個設想的具體實施戰略,今后3年內,全聚德將新增30家直營店,而這個數字并不是平均分配的。據了解,在2008年底之前的3年時間里,全聚德的新增連鎖直營店鋪的計劃數量分別為:2006年6家、2007年10家、2008年14家。 餐飲業要做大做強,無非兩條路徑,一是依靠直營連鎖,一是依靠特許加盟。為什么全聚德要采取直營連鎖而非進一步特許加盟呢? 1.國內特許法律不健全 中國的特許經營規范法規尚不健全,對加盟者權利和義務的界定也不是很明確。2005年2月1日起,《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已經全面實行,不過,充其量只是個管理辦法,與美國、澳大利亞等特許連鎖發展相對成熟的國度相距甚遠。 再加上全聚德曾經特許加盟的傷痛,全聚德加大直營連鎖店比例早已是冥冥中注定。 2.品牌維護日顯重要 經過十幾年的磨練,全聚德集團已經構筑成了一條“品牌經濟鏈”,即由品牌產品、品牌服務、品牌企業、品牌產業以及品牌市場、品牌管理、品牌營銷等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經濟鏈條,因此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5年,全聚德集團所屬直營企業和各品牌企業收入比2004年同期增長22.60%;利潤總額同比增長了36.86%。其中,全聚德和平門店、前門店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全國餐飲億元店”、“單日餐飲銷售百萬元店”的榮譽稱號;全聚德前門店、和平門店、亞運村店被評為五星級餐館、國家特級酒家。在由世界品牌實驗室等權威機構對中國品牌價值評估中,全聚德品牌以106.34億元人民幣的價值獲得“2005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榮譽稱號,排名第49位。 保證門店質量自然會首當其沖,品牌維護自然呼聲漸起,自營登基,特許退位也就勢屬必然了。正如相關人士描述的那樣:“最近幾年全聚德發展連鎖的步伐比以前放慢了,發展不能只求速度,寧可慢一點,也要減少和避免開了店又關店的情況再發生。要形成一整套的管理機制進行有效控制,尤其像餐飲業,大量的技術是以人為載體的,如果人控制不住,管理自然要出問題。” 3.缺乏對加盟商有效的管控手段 我們知道在商業的競爭中,選擇合作伙伴至關重要。我們來看看麥當勞在選擇加盟者的時候提出的要求:具有高尚的操守;曾在該市場工作,有成功經營的記錄;熟悉該市場的文化和習俗;擁有管理經驗,可以在特許經營組織中勝任;個人投資不低于30萬美元;愿意接受為期12個月左右的培訓。麥當勞需要的不是初出茅廬的馬仔,它需要的是有豐富經驗且成功的合作者,而這樣的人不是一日可以成就的。 就目前而言,特許經營的模式在中國開展起來時間還比較短,國內對特許經營概念的理解也并不深刻。國內大部分的連鎖企業創辦了自己的品牌后,只是想到通過收加盟費來做連鎖,而加盟者也認為僅靠一筆加盟費就可以加入到他們的體系當中。而這樣的特許經營模式會出現大量的問題。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模式帶給投資者的是理念上的沖擊,這需要投資者不斷去學習、研究,直到真正的接受、認同他們的模式。 “全而無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全聚德就是憑著這樣一種精神和理念走到了今天。在缺乏有效的對加盟商的管控手段之前,直營回歸不失為明智之舉。 稿件來源:逸馬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