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富:用膽識轉動高科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5日 18:51 《商界名家》 | |||||||||
文/ 明佳 本刊記者 趙宇路 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區位優勢,四無政治背景,五無社會關系,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下人,憑著一股干勁和過人的膽識辦起了一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 這不是教科書中的神話,而是一個年輕人真實的創富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湖北省
松滋市龍海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村辦的重晶石粉廠,說白了就是一家“靠山吃山”的簡單的勞力型加工廠,談不上技術,也無需多少資金,只要有力氣就行,劉仁富和他的同事們一年忙到頭,全廠也就賺個十來萬塊錢。這顯然不是有著軍旅生涯在外見過世面又有過幾年商海搏擊經驗的劉仁富想要得到的結果。身為村支部書記,劉仁富有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責任和義務。一個地處武夷山脈腳下的窮鄉僻壤的小山村——松滋市龍潭橋村,除了山和水,幾乎是一無所有。拿什么致富?劉仁富想到了“借助外力,擴大工廠規模”。1992年底,劉仁富隨縣礦業公司負責人去參加了中石油集團在宜昌舉行的訂貨會。正是這一次訂貨會,使劉仁富和他的企業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會上,劉仁富獲得了許多關于石油化工的商業信息,并認識了國內一批油田的負責人。為了使他的產品進入石化行業,他的企業必須成為中石油集團上海昆山公司聯網的供貨單位。劉仁富想盡了各種辦法,終于攀上了江漢油田這棵大樹,由江漢油田出一部分資金、技術人員和他們聯營辦起了化工一廠。這樣,龍海公司就被納入到了全國油田物質供應網絡。 聯營廠前兩年并沒有賺錢,反而虧損,但劉仁富咬緊牙關跟聯營方分紅。油田一位領導從一名銷售人員口中得知劉仁富掏血本兌現紅利后,備受感動,專程上門來退錢,并感嘆:君子言前不言后,一言九鼎重千秋!油田人被感動了,認定龍海人可信可靠,繼續注入更多的資金予以扶持,終于一舉扭虧為盈。 劉仁富用行動感動了合作伙伴,也感化了村民。同年,吸納各方資金、以生產腈納鹽、腈鉀鹽等多種石油化工產品為主的股份制的化工二廠應運而生。 一無所有的劉仁富憑什么能夠玩轉高科技?看得準,抓得住!1995年6月,劉仁富在江漢油田跑銷售,與國家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肖紅章不期而遇。劉仁富很清楚,他碰到了一個“活寶”,便湊上去恭敬地與肖工講話,希望得到肖工在技術上的支持與幫助。可人家根本不予理睬。劉仁富明白,肖工壓根兒瞧不起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辦企業。不理不要緊,劉仁富有的是纏勁。晚上,他又來到肖工下榻的賓館。可還是不妙,人家打出了“正在休息,謝絕會客”的告示牌。 之后不久,劉仁富又得知肖工要去江漢油田的消息。當肖工第二次來到油田時,劉仁富已經帶著出租車在機場迎候,可肖工只是報以感謝的微笑,鉆進特派專車去了油田。晚上,劉仁富又通過各種努力,在賓館和肖工同住一室。劉仁富的憨厚和虔誠,終于打動了肖工,欣然受聘為龍海化工有限公司技術顧問。根據肖工的研究方向和他們之間的洽談意向,劉仁富回去后馬不停蹄的籌建第三化工廠。僅49天時間,一座現代化的化工廠就破土而出。不久,肖工就為龍海開發出了一個具有發展前景的新型科研項目,這便是第三化工廠生產的暢銷全國的無熒光防塌劑等四項高科技產品。憑著這股鉆勁和韌勁,劉仁富先后網絡到了10多名高級技術人員,生產的石化類高科技產品已達20余種。 1995年,龍海公司改制為一家民營企業,劉仁富的干勁更足了。身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他跑起銷售業務來絲毫不遜色。劉仁富第一次到大西北,為節省費用,他從宜昌搭乘火車到青海,坐了4天4夜的硬座,下車時雙腳已腫得穿不上皮鞋,只好穿著拖鞋走路,在青海油田豪華的辦公室里,劉仁富備受冷落。可當油田領導得知一個內地的公司老總不遠千里,一路上吃著快餐面來到大西北時,被感動了,一次性和劉仁富簽訂了60多萬元的購銷合同,以后青海油田每年都與龍海公司簽訂近200萬元的購銷合同。如今龍海公司的產品已經遠銷到江漢、江蘇、山東、青海、吐哈、塔里木、玉門等油田,龍海公司成為了中石化、中石油油田化學劑、鉆探膠管資源市場成員廠家,美國石油API中國協會28家成員廠家之一,具有直接出口權。 作為湖北省唯一一家民營石油化工助劑生產經營企業,龍海化工有限公司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授予“湖北省最佳投資信譽企業”,被湖北省科技廳評為“高新技術企業”。 編輯/劉承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