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員企業家的網絡浮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1日 05:05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沈娟發自上海 劉小光在張江浦東軟件園的辦公室里,沒有太多裝飾,《孫子兵法》和《哈佛商學院叢書》堆在辦公桌后面書架的上面,墻上是一張中國地圖。 劉小光是上海火速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火速”)總經理。花四年時間,劉小
劉小光實實在在是一個賣產品的人。他穿深青色的外套和西褲,放到人堆里普通得很難讓人區分出來,他淳樸而實在。 海員企業家 劉小光從1998年開始進入互聯網行業,當時有的只是沖動和幻想;2000年,他經歷了互聯網行業的大起大落,就在那一年,他把自己輸得精光,也就在那一年,他再次創業,有了今天事業的雛形。 1998年以前,劉小光是一個海員。 白手起家的劉小光,至今回憶起當年航海的經歷時顯然已經撥去了枯燥乏味和苦難,他說“很懷念”。他說在他的夢境里,仍然會經常出現在海上飄蕩的情形,他說現在太累了,只能在夢境中追逐航海的清閑。 1998年,已經是“電腦發燒友”的劉小光和幾個網友在上海交大的草坪上聊天。當時,初涉網絡的他們第一次那么清醒地感覺到,互聯網正像瓦特發明蒸汽機一樣改變著眼前的斑駁世界。 于是,他們決定在網上建一個賣電腦的超市,為了給這個“新生兒”取個好名字,他們絞盡了腦汁,最終推出了一個名為“hotsales”的小網站。 然而,直到當年年底,他們都沒有找到網站收入的來源,而且還花光了劉小光當海員時的所有積蓄。 痛定思痛之后,劉小光在1999年讓網站一頭扎進“當時非常熱門的”域名申請和網頁建設業務中。但劉小光仍舊沒能讓自己的生意火起來,這年的8月份,在給他的8個員工發完了最后一次薪水之后,所有的員工在一夜之間全部離開了公司。 當時的劉小光看起來倒霉透頂,但在事業的脈搏上,劉小光卻算是幸運的。他選擇的大方向至少沒錯。 2000年,互聯網火爆。中國三大門戶網站相繼在納斯達克嶄露頭角。劉小光堅持的網絡產品營銷的道路開始迅速增長。 2000年1月,在上海銷售網絡產品的劉小光得到了風險資金的垂青。第一筆就融進了人民幣60萬元。 “那真是一個互聯網瘋狂的時代,”劉小光想起那段時光仍然覺得有點不真實,“那時候,董事會對我們的要求就是要創新,我們每天要用兩個小時來想各種各樣不同的新點子。” 但是這樣瘋狂的日子并不長久。很快,2000年4月,互聯網的泡沫就開始破滅。 “董事會當時就失去了信心。從5月份開始,他們開始嚴格控制財務情況,錢也不給用了。”劉小光非常無奈。前期因為有風險投資資金,劉小光將他的團隊拓展到了30人左右,一下子沒有了錢,唯一的出路就是先裁員。 裁員的痛苦是淳樸的劉小光不愿意看到的。“當時有個女孩在知道自己被裁員時就躲在座位上哭了,她問我說:‘劉總,我們這么辛苦地工作,你為什么要裁掉我們?’對這種質問,我非常痛苦。” 在這樣的困境中掙扎了一陣子,2000年7月7日,公司又被清盤,劉小光再次回到零點。 這就是互聯網的速度,從開始到結束,從興奮到痛苦,只有幾個月的時間。 再次創業 盡管從財富上看,劉小光再次在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中回到零點;而從經歷上看,劉小光卻變得逐漸富有起來。 2000年一貧如洗的劉小光仍然執著地認為,這次公司出現問題不是公司業務模式的問題,主要是風險投資的使用問題。 重新開始的時候,他看清楚了兩點,一個是不要隨意接受風險投資,要看清楚這些到底是風險投資還是風險投機。“2000年,我遇到的,不是風險投資,而是風險投機商。” 他還對自己說,一定要經營一個良性的企業,他不愿意再看到員工的無辜被牽連。 2000年,劉小光向父母借了2萬元,1萬元用來注冊了一個公司,還有1萬元租了一套兩室一廳中的一間,再次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因為有不錯的客戶資源,劉小光這一次抓住了快速穩步增長的發展機會。而這一次,當年劉小光在上海交大草坪上的那一點對于互聯網的幻想也開始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當時,火速的業務一開始就以每月20%~30%的速度增長。 四年來,火速的成績也一直在翻番。2001年,銷售額150萬元;2002年900多萬元;2003年2700多萬元;2004年5000萬元。 現在,火速的家也從當年的一個房間拓展到了現在張江浦東軟件園里好幾層1000多平方米的空間。 唯一沒有變化的事,劉小光迄今為止都騎自行車上下班。 “為什么不買車?”記者問。“以前好像感覺不是很有必要。” “不是很多老板都比較推崇‘要創業,先買車’嗎?”記者追問。 “我是那種‘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人。” “現在有計劃買嗎?” “今年。今年也該買了,現在實在是忙不過來,確實覺得有點不方便了。” 身為上海多家網絡產品的獨家總代理,2004年銷售額人民幣5000萬元左右。一輛車對于劉小光來說應該不算是奢侈品。 “我是對物質看得很淡的那種人。”劉小光說。 “那你追求什么?”“我更喜歡個人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