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創業故事 > 正文
 

創業故事很精彩 硅谷創業海歸游弋在中關村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8日 14:51 《中國企業家》

  (聲明:刊用《中國企業家》稿件務經書面授權并注明摘自《中國企業家》。)

  2004年10月28日,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畢業的惠斐在中關村留學生創業服務總部簽下了一張編號為2403的“快辦單”,這時,距離一個叫孫勇的斯坦福博士簽下001號快辦單已經過去了4年零3個月。

  這四年里,有上萬名像惠斐這樣滿懷憧憬的留學生回國創業,其中的5880人選擇了中關村。惠斐的這些前輩們創辦的公司有的活了下來,甚至活得不錯,也有的公司就此消失,留下來的,是一個個創業故事……

  “001號”急先鋒

  “這些人運氣真好!”孫勇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經常羨慕那些硅谷創業者。如今看著自己在中關村的公司已經走到第四個年頭,而當年的那些硅谷企業很多已經煙消云散,他突發感慨:“我的運氣更好”。

  坐在中關村創業大廈的辦公室里,這位從小就有“領導欲”的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博士,穿著一件灰色運動外套,他說這是學生時代的裝束。這個懷揣幾萬美元回國的年輕人,現在擁有一家年銷售額2000余萬元的中關村“明星企業”。孫勇旗幟鮮明地把自己的回國創業定義為“沖動型”。1999年、斯坦福、硅谷、計算機碩士、博士,對孫勇來說,這種背景下不創業的可能性比中國足球隊再次進入世界杯還要小。

  2000年,孫勇向學校請假三個月回到了北京。當時正值中關村科技園區為簡化留學歸國人員創辦公司手續而推出了“快辦單”,孫勇正好排在“001號”。年底,賽昂科技掛牌成立。

  孫勇首先遇到的是資金問題,他用于啟動公司的資金是自己的幾萬美元積蓄,因為計算機產品研發的先期投入是很高的,沒有充裕的資金根本很難完成研發。在市場、客戶尚未確定的情況下,公司一旦開始運作,資金不足的問題很快就開始困擾孫勇,于是他開始了四處奔波找錢的日子。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企業的生存成為孫勇考慮的首要問題。

  這時候幸運開始光顧孫勇,北京市海淀區科委為鼓勵高科技企業創業,向高科技創業企業發放40萬元的科技項目資助金,在眾多的備選者里選中了孫勇,后來,孫勇得知是他清華大學本科、斯坦福計算機博士的背景起了大作用。他也因此挺過了最艱難的日子,半年后公司發展進入正軌。

  創建之初的賽昂科技主要做電子政務的網絡解決方案以及互聯網上定制開發的軟件,從去年開始,孫勇開始主推短信軟件產品,目前已經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中關村科技園也采購了他的“短信辦公”系統。目前公司80%的收入來自國外業務,和包括法國在內的多家外國運營商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資金問題仍然困擾著孫勇,研發投入不足,讓他的企業不能迅速做大,回憶當年自己匆匆創業,孫勇說他這次“準備好了”。

  別了,中關村

  2003年10月,趙敏哲帶著些許遺憾走出了中關村國際孵化園。

  趙敏哲,這個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留英海歸,謙虛,嚴謹,溫文爾雅,一副英國紳士的做派。他下過鄉,19歲時考入中國科技大學自動化系,成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接著考上中科院自動化所讀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后任教北京工商大學。1992年,他以訪問學者身份來到英國威爾士大學,兩年后以學校歷史上最短時間拿到博士學位。

  1996年,旅英3年的趙敏哲赴新加坡理工學院任教。1999年底,他放下教鞭加盟了新加坡杜文系統有限公司,任首席技術總監,并與中科院軟件所合作,主持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套中文64位Linux操作系統。

  2001年,政府對“海歸創業”抱有很大熱情,北京市方面希望能引進他來中關村創業,一位副市長還專門打電話給他“做工作”,同時,科技部也希望他能來中科院做科研項目。正想大干一番的趙敏哲最后聽取了這位副市長的建議,進駐“中關村國際孵化園”。10萬元的自籌資金,加上中關村管委會提供的10萬元無償創業資金,是趙敏哲的全部家當。2001年5月,北京達泰維迪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成立,趙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趙敏哲同樣遇到了資金方面的困難。20萬元對一個IT企業來說無疑顯得有些“寒磣”,雖然中關村給留學生提供三減兩免的優惠政策,但趙敏哲認為“留學生企業多屬研發性質,是虧本的,三年之內贏利很難。”同時,技術出身的趙敏哲也缺乏經營管理經驗。為了生存,他只得引入馬來西亞卓越集團,公司也隨之被易名為“廣維通”,趙敏哲由董事長變為股東之一,從而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權。

  在公司運營過程中趙敏哲也麻煩不斷,從美國帶回的儀器被扣在海關,繁瑣費時的工商年檢,甚至酒桌上的推杯換盞,太多中國特色的事情讓過慣了象牙塔生活的他顧此失彼,“誰都是你的婆婆,誰都是神,都要拜。一些項目招標過程中的不公平競爭也很嚴重,小公司沒有錢做公關、請吃飯、去歌廳,即使你的價格比別人低,別人還能把標拿走。”新公司運營了一年多以后,趙敏哲撤出了自己的股份。

  隨后,趙敏哲轉而投奔同處中關村國際孵化園的“達泰克科技”,任總經理、董事。然而同樣遇到資金難以到位的問題,加之公司發展速度緩慢,他對公司的前途感到迷茫,這時候,北京市一家國有企業的CEO職位擺在他面前,權衡之后,他離開了中關村。

  趙敏哲曾經定下一個個目標:上大學,讀研究生,35歲評教授,創業,企業上市,退休回學校教書。今年,他46歲。

  下一站,NASDAQ?

  2001年底的一天,當汽車堵在北京擁擠不堪的公路上時,劉昊原開始懷念硅谷的高速公路和明凈的天空,當然,還有美式西餐。

  此外,這段時間還有件讓劉昊原煩心的事,公司急需的一筆從美國過來的資金打到了他的基本戶頭上,然而取款時他被告知,這筆錢按規定要打到他的外匯戶頭上,然后出一張結匯單才能取出人民幣,所以這筆錢要被退回美國重新匯。眼看著自己賬戶上的錢取不出來,劉昊原忍不住對中國特色的“外匯管制”有些惱火。

  因為不懂國內的“規則”而惱火,劉昊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回國前明明被告知國內有關部門會積極配合他們這群留學生創業,但是現實中有些服務部門所擺出的“落我手上就得求我”的姿態,讓他感覺難以接受。

  當然,這已經是3年前的事情,當時他剛從美國回來3個月。如今的劉昊原已經對這類事情淡然處之,他認識到這些事情是所有創業者都會遇到的麻煩,不管是海歸還是別人。他甚至已經學會了讓一件理論上需要消耗3月時間的事情在2周內解決。

  劉昊原1993年赴美留學,8年后獲得西北大學MBA學位,畢業之后有著一份年薪10多萬美金的工作,但硅谷的環境給他植入了揮之不去的創業念頭。他認為在網絡泡沫破滅后,美國的創業環境不理想,何況他當時手頭的約100萬人民幣在美國根本發揮不了太大作用,而這筆錢在國內卻可以是一筆有效的啟動資金。而隨后發生的“9.11”事件更加堅定了他回國創業的想法。就在“9.11”事件十幾天之后,劉昊原登上回國的飛機。

  回國后劉昊原和多數海歸一樣選擇了中關村創業園,一方面中關村在硅谷聯絡處的辦事人員的熱情打動了他,更主要是中關村對歸國留學生的優惠待遇是顯而易見的,同時這里也匯聚了大量人才資源。劉昊原給公司起的名字叫思智科技。在劉昊原的規劃中,思智科技的主打產品是U-LOCK,這是一種防止計算機泄密的安全工具。但是這個產品的研發需要耗時三年,研發過程中的費用就成為難題,于是劉昊原需要找到一種能夠迅速獲益來補貼U-LOCK研發費用的產品。用了3、4個月時間,公司設計出一種被稱為SageATM的產品,這是一種被用在銀行自動取款機上的智能防盜窗,一年之后,該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進入前三,到今年已經成為第二。

  雖然思智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創業公司,但是劉昊原一開始就以國際化的眼光來看待未來發展。他認為“只看本地市場的公司也會發展,但是發展到一個瓶頸,想轉型到國際化的時候,代價是非常昂貴的。中國有很多非常不錯的、銷售額過多少億的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代價非常慘重,能成功轉型的是極少數,那么多本地的企業到國外就不靈了,一些在本地成功的要素在這個過程中會喪失。”目前劉昊原的工作重點已經轉向海外,他聘請了前Cisco系統公司總部的高層負責公司的海外市場,國內的業務他交給本地的副總接手。劉昊原在境外注冊了一家公司,產品研發出來后,在全球和中國市場同步進行銷售,目前已經做到1000萬美金以上的規模。

  “我們是美國硅谷過來的,我們絕不滿足于只在中關村發展,我們目標是全球市場,中關村只是其中一個,下一個目標,比如說是在NASDAQ上市……”劉昊原說。

  如今,當下班回家的劉昊原在上地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狹窄路口遇上堵車時,他心里除了考慮夫人做的可口飯菜外,還可能還有萬里之外的某一個地方,也許是某個國家的市場,也許是—NASDAQ。

  “另類”創業者

  劉昊原踏上回國班機的日子,正是鄧大慶返回位于東海岸的哥倫比亞大學繼續MBA課程的時候。此前,他經歷了一次短暫的創業嘗試。

  當時鄧大慶參加了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創業計劃大賽,結果他成了第一個獲得該項賽事冠軍的中國人,獎金是5000美元。拿著這筆獎金和朋友們大吃了一頓后,鄧大慶按捺不住沖動從哥倫比亞大學休學創業。4個月后,這個在書面上完美無缺的計劃宣告破產。于是他重新回到學校。

  鄧大慶畢業時,美國的互聯網泡沫已經散盡,彌漫在空氣中的創業狂熱也開始消退。鄧大慶幾乎所有的哥大同學都是選擇找工作,當時他也接到多份工作錄用書,工資很高。但他覺得自己在精神上已經不能回到打工狀態,因為打工不能給他成就感。他也因為在這種不景氣的環境下選擇創業而被同學稱作respected alternative(受尊敬的另類)。

  鄧大慶小時候也曾被認為是另類,因為所有人都覺得他比別人聰明。但是小學3年級的時候,一位數學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對他的聰明表示質疑,這給他造成了一次“巨大打擊”,他因此認為老師不喜歡太聰明的人,于是開始學會問老師傻問題,并認為做事出頭以后會受到孤立,直到他到愛立信工作。隨著外部環境的改變,鄧大慶開始恢復本色,“在工作中出奇的創新,把事情干得有快又好”。鄧大慶所在的哥倫比亞大學離華爾街很近,他也因此結識一批給華爾街做證券軟件的中國人,加上他是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畢業,有很多朋友從事證券行業,于是他想把那些華爾街的先進證券交易軟件帶回中國,滿足國內市場的要求。帶著生產“使我國證券市場軟件技術至少進步十年”軟件的夢想,鄧大慶于2002年回國,在中關村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然而這種先進的軟件并不被中國的證券市場所需要,最后這家公司甚至連產品也沒有做出來就結束了。鄧大慶總結自己與一些技術型海歸創業者犯了一樣的錯誤,過于相信技術優勢。事實上IBM的OS2比微軟的操作系統先進,CDMA的技術也比GSM領先,但是在市場上都沒有獲勝,很多時候先進的技術并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隨后一年多時間,鄧大慶除了總結教訓外,也來往于中美兩地,醞釀新的項目。

  2004年7月15日鄧大慶再次入駐中關村科技園,到10月15日,他的新公司榮碩數碼已經完成了從注冊、招聘員工、裝修、試生產到大量投產的過程。這一次鄧大慶有了詳細的規劃,他的合伙人是朗訊貝爾實驗室的歸國人員,在技術上保證了行業領先,同時他全面規劃了項目開發模式,產品功能、市場以及銷售渠道,目前公司的主打產品——數字視頻服務器已經開始批量生產,這是一種市場上熱銷的產品,而鄧大慶的產品在價格上具有絕對優勢,鄧大慶說:“我們在賣第一個產品的時候已經考慮到假如對手跟進的話我們怎么賣,他降價我們怎么賣,我們現在已經考慮到明年年底的價格,即使到那個價格,我們還是游刃有余的。”說到這里,得意的鄧大慶忍不住揚了揚眉毛。

  博士老板娘

  2002年,邵伊晴從美國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回國,也從此結束了“精神會餐”的日子,在與三文魚、面包和牛排渡過的四年求學生涯中,她把在腦海中回憶涮羊肉和油燜大蝦稱為“精神會餐”。

  回國以后的邵伊晴除了面對美食外,還有一家企業的管理工作,這是由她的先生于1997年創辦的廣告公司。在邵伊晴回國前,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給各大商場、超市制作廣告宣傳單,在北京市場已經做到了市場的領先地位,家樂福、超市發這些大賣場都是公司的客戶。

  邵伊晴在美國時也一直在給公司出謀劃策,并利用身在美國的優勢吸收先進的廣告理念。通過長期觀察,她發現美國直投廣告的種類繁多,特別是一種在住宅大堂和電梯間擺放資訊架,架上放著可供消費者自行取閱的商品宣傳冊。邵伊晴立刻想要把這種模式移植到國內。

  回國后她成為董事會三名成員中的一個,接著和先生開始對公司的業務結構進行調整。公司名稱也由以前的廣告公司更名為鼎盛東極企劃有限公司。

  邵伊晴把公司重新劃分成兩大部門,一個是零售事業部,就是延續以前的給超市做廣告業務。第二個就是資訊事業部,資訊業務主要是創辦一本名為《我選擇》的刊物,為消費者提供生活類產品或服務的信息,同時為客戶提供直投廣告的企劃相關服務。

  國外的生活和求學經歷讓邵伊晴覺得自己成熟了很多,她認為現在的自己比較穩定,富有邏輯性。在工作中也正好和她先生形成互補,“他就是往上沖,想了很多點子,到我來再一個一個過(篩選),我覺得這個能做,那么我們就做。”美國的四年讓邵伊晴養成了自己打理一切的習慣。如今公司的大小事務她都會過問,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不時有下屬進來和她商量一些瑣碎事情。她說“如果有人某天請假了,到月底算工資的時候,可能負責登記的前臺小姐都不記得了,我還能記住。”

  兩年多來,企業的業務已經有聲有色,目前鼎盛東極的產品已經覆蓋了北京的2萬多棟樓宇。邵伊晴經常會工作到晚上10點才下班,“這就是創業嘛”,她開始習慣這種生活。等到空閑的時候,劭伊晴說想去美國看望當年的房東太太,因為思念,這位70多歲的孤身老人會在和她通電話的時候哭出聲來,她管邵伊晴叫“我的中國女兒”。

  稿件來源:《中國企業家》作者:林濤 齊飛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中關村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故宮等景點門票擬漲價
第4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第54屆世界小姐總決賽
男人為什么喜歡車
女人與車的美麗約會
地產大腕趕集住交會
一周繽紛家裝美圖循環
娛樂風月圖鑒
歲末讀書頻道大盤點

<dd id="2k6m6"></dd>
<blockquote id="2k6m6"></blockquote>
<code id="2k6m6"></code>
    • <dd id="2k6m6"></dd>


    •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