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福特歐洲事業部執行設計總監馬丁·史密思
福特歐洲事業部執行設計總監馬丁·史密思喜歡一邊說話,一邊用鉛筆在圖上隨手畫出汽車的各種結構。他語速平緩但眼神鋒利,看起來就是一個典型的英國老頭,和他那個性張揚,年輕時尚的設計風格反差很大。
馬丁·史密思在這個行業已經有30多年經驗,早在1973年他就進入保時捷開始了自己的設計師生涯,2004年加入福特歐洲事業部,在此之前,他是歐寶的設計總監,再往前是奧迪慕尼黑設計中心的設計總監。馬丁·史密思是當今頂尖的汽車大師之一,包括奧迪100、奧迪TT以及歐寶雅特等很多我們所熟悉的車型都是他領導設計的。
2005年,馬丁·史密思和他的團隊推出的“動感設計”理念,將時尚和年輕化的元素帶進這個原本并不以外觀設計見長的美國公司,也使福特的產品設計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現在“動感設計”實際上已經成為福特新的品牌基因。
《商務周刊》:2004年時的福特是一家已經有101年歷史的汽車公司,要為一個百年品牌創造設計特色,您當初是怎樣考慮的?
馬丁·史密思:首先我要說,每個公司通常會有一代一代不同的設計理念。比如寶馬最早的階段是走的一種非常優雅的路線,之后有一個階段走向比較奔放的風格,后來又走到一個保守的風格。
福特在1990年代曾經提出一個新邊峰的設計理念,像福克斯以及蒙迪歐都是新邊峰設計的產品,我們把這些車叫做當代車。2004年歐洲福特的管理層希望能夠在歐洲取得汽車外觀設計的領先地位,這是一種戰略性的改變,我們要把福特的設計帶入一個新的時代,通過設計使我們的產品更加具有表現力,更加吸引人。
于是我們整個設計部門開始分析如何來實現這個戰略。福特公司過去的產品在外形上品牌的特色并不是特別鮮明,不像奔馳或寶馬那樣具有一些很顯著的外觀特色。我們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對我來說,建立起鮮明的品牌特色是設計任何一款產品的前提,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品牌的框架下完成,否則即便再完美的細節設計也無法融入整個產品線。所以我們就提出了“動感設計”這一理念。
與此同時,我們在設計上也保留了福特品牌的一貫特色。比如說,福特車的駕駛性能,以及內部的寬敞舒適,還有福特車一貫的性價比優勢。
《商務周刊》:“動感設計”主要包括什么樣的元素?
馬丁·史密思:讓我們以iosis MAX這款概念車為例。這已經是iosis的第三代概念車,從2005年的第一代iosis起,可以說這款車就是用來詮釋這個理念的,我們在每一代中將“動感設計”不斷延續下去。
具體來說,“動感設計”理念包含四個基本元素。我們首先確定車的構架,這是一部車的基礎,構架決定了車身的比例。
第二,車身外形。我們通過圓潤的線條來打造動感曲線,與方方正正的線條相比,圓潤的線條給人一種肌肉的、運動的感覺。車兩側的車窗也是流線型的向后仰的線條。同時,由于整部車采用高腰線設計,尾部的后車燈的位置比較高,這樣整體看起來是一種向前俯沖的感覺。
第三,各種動感元素。這種感覺體現在車的每個結構上,比如車頭前部的格柵是梯形的,車頭兩側流線型的前大燈流線型給人以向后仰的感覺。總的來說,就是希望當你在街上看到有這樣一輛車開過來,動感的流線型設計可以讓你非常輕易地辨認出福特品牌及車型。
第四方面,就是通過一些細節的設計去體現動感,比如說車燈看上去是珍珠般的感覺,同時車輪的設計也非常精準、精細,從細節中體現著動感。
此外,車的內飾同樣重要。比如新嘉年華不僅是在外觀上是流線型的線條,同時由里到外,在內飾上也擁有流線型的動感線條。
《商務周刊》:這是一個新的品牌特色,而且與福特之前的產品相比跨越很大,當時你們怎樣讓外界了解、認同這個新設計理念?
馬丁·史密思:就像前面說的,我們先推出了iosis概念車來向媒體和公眾詮釋“動感設計”。我還記得2005年推出iosis時和媒體的溝通方式,我們先將展臺上的iosis用幕布蓋起來,因為我要先向他們介紹“動感設計”的四大主要元素。以前福特沒有這么做過,我想這也讓福特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家公司把它的設計理念與媒體做詳盡溝通的公司。幸運的是,我們推出了動感設計這個理念之后,在歐洲受到了媒體界和消費者的廣大好評。
《商務周刊》:在這之后福特推出的幾款產品,包括iosis MAX概念車、Verve小型概念車、蒙迪歐-致勝以及去年推出的新嘉年華,都以“動感設計”為特色,如何保證每款車基因相同但又各具特色?
馬丁·史密思:確實整個“動感設計”家族的車型基因都是相同的,“動感設計”是一個靈活的、柔性非常高的設計理念。福特在小型車、中大型車和SUV上,都可以運用“動感設計”的理念。這種運用不是一種死板的照搬,我們不會去克隆。這就像一個家庭有幾個孩子,他們都會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每個孩子長得都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