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其正涼茶沒明白品牌標桿王老吉的成功本質
- 文 / 路長全
近些年,涼茶由廣東沿海席卷全國,行業老大王老吉涼茶在中國市場如火如荼,成功引領消費者飲料時尚。2007年春,福建達利集團高調推出由陳道明代言的涼茶品牌和其正,以王老吉為營銷標桿,展開了步步緊逼的品牌跟隨戰。
和其正模仿中迷失自我
王老吉的廣告訴求是:怕上火,喝王老吉。和其正涼茶同樣學習模仿了王老吉的概念,打出“去火氣,養元氣”訴求,包裝也是模仿王老吉的紅色易拉罐。從消費者角度看,去火氣和怕上火有太大的區別嗎?既然差不多,為什么不買正宗的第一品牌涼茶呢?
涼茶是華南地區的一種地方性中藥保健品,用來清熱解毒祛暑濕。王老吉能走向全國市場,成就成在規避了前輩們的市場風險,不按保健品賣,而是當“功能飲料”來賣,在飲料市場形成了差異化,所以才有后來的經典訴求“怕上火”。而和其正沒有抓住王老吉成功的本質,簡單的認為“去火”是消費者購買涼茶的主要原因,隨之又增加了“養元氣”訴求點,徹底成了保健品。中國人連吃保健品健身的習慣都還沒有養成,會去喝“中藥水”嗎?
和其正涼茶為什么會犯下錯誤呢?根本癥結在于沒有學習明白品牌標桿者王老吉的成功本質。其實中國品牌中像和其正這樣以行業領先者為標桿,積極學習其營銷策略,打品牌跟隨戰的不在少數,然而少有真正成功者。困擾著許多企業高管的一大難題是:品牌跟隨戰怎樣打才能成功?
跟隨的戰略立意是超越
標桿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標桿往往是害人的。人們趨之若鶩的去膜拜去學習去研究,殊不知在學習的過程中陷入了一個誤區,即忘記了自己,記住了標桿。成功的經驗是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下形成的,具有不可復制的特殊性。
那應該怎么學習呢?這里有一個至為關鍵的學習目的問題。我們學習是為了模仿成為第二、第三,還是為了超越對手?顯然,跟隨模仿對手過去的品牌經驗不會給我們帶來成功,而且對手的經驗方法一定不是我們最熟悉的和最擅長的。對于我們,最有效的方法是學習跟隨對手并超越對手,找出適合自己的品牌方法,走一條完全不同的創新競爭路線。
一旦我們弄清學習的本質,我們就具備了一雙慧眼,就會很容易弄清楚:對手是靠什么成功的?哪些是偶然性因素造成的成功?哪些是必然性成功因素?哪些是需要我們規避的風險?對手存在哪些被我們擊敗并超越的機會點?
在對手成功本質上創新
學習對手,一定要學習對手成功的本質,而不是簡單的抄襲,這是品牌跟隨戰的第一步,走錯了,企業將屢屢受挫。
全世界跟隨可口可樂的品牌有成千上萬個,但其中最成功的只有百事可樂。百事可樂沒有盲目學習對手,經過研究調查發現若要在全球與可口可樂競爭,必須突破可口可樂的品牌天花板:即可口可樂代表正宗的可樂。如果在營銷上突破不了可口可樂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的認知壁壘,將永遠是一個雜牌可樂!結果,百事可樂采取一個非常有效的人群切割策略:新一代的選擇!讓可口可樂的殺手锏“正宗”變得老氣,讓后來者百事可樂變得“時尚”,結果大獲成功,可以說是全球商界最為成功的一個品牌跟隨戰典范。
很多人或者很多企業往往只看到了標桿的成功表象,學到了很多花拳繡腿,而忽略了標桿的成功本質。其實品牌跟隨戰的正道恰恰相反,一定要先把標桿的成功本質弄透,然后在表現上一定要差異化于標桿,這才是成功的學習與跟隨。
如何研究明白標桿的成功本質呢?可從兩個方面來考察。
首先研究標桿的行業本質。任何成功都是源自于和某種規律的暗合,都不是偶然的僥幸的成功。比如飲料市場,任何一個品牌的產品必須滿足一個本質:解渴,然后再談產品的其他附加值。農夫果園為什么在2003年非典前后走下坡路,而脈動卻在非典期間乘勢大紅大紫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農夫果園不解渴,而脈動解渴。一個偏離了行業本質,一個符合了行業本質。
其次研究消費需求本質。消費需求決定一個企業的營銷成敗,順應消費需求者成,而逆者敗。比如生活用油市場,消費者對油的根本需求是“調味”,是“香”,魯花花生油打出“香飄萬家”,成為市場第一品牌,而那些猛打營養的品牌卻表現平庸。
學習與跟隨對手的根本目的是找到生存之道,這個道是不能創新的,是不能偏離的,學到了“道”,就達到了及格線。接下來若想獲得一百分,就要在表現上下功夫了。
比如肯德基抓住并復制了麥當勞標準化操作的連鎖之道,采取了產品差異化表現策略,你賣漢堡,我就賣炸雞;沃爾沃抓住了奔馳寶馬的技術集成之道,差異化表現賣“安全”。
附文:
標桿向后來者學習
后來者學習標桿,要不按標桿的方法打;反過來,標桿也要學習后來者的成功營銷經驗,但一定要按他的方法打,往往事半功倍。
比如百事可口的時尚營銷越玩越順手,大有超過可口可樂之勢。可口可樂果斷出擊,采取同樣的時尚化營銷手段,與年輕人喜歡的《魔獸》網絡游戲、QQ聊天合作,刷新品牌形象,爭奪“新一代人群”。
第一品牌比后來者掌控著更為巨大的資源優勢,很容易覆蓋后來者的市場聲音,如果后來者不夠強勢很可能被第一品牌所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