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海江:如何構建品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14:44 《管理學家》
可以這么說,周海江之于紅豆集團,與李世民之于唐王朝十分相似。他們雖不是創始人,卻是實實在在的創業者。所以周海江從不認為自己是第二代人物,2005年他說:“在紅豆22年的發展歷史中,我參與了17年。”1988年,22歲的周海江從河海大學停薪留職來到無錫港下鄉太湖針織制衣廠,從普通工人做起,一直成為紅豆集團的掌門人。19年后,昔日的鄉鎮企業成長為全國服裝行業的旗艦—紅豆集團。 在很多人看來,紅豆算是家族企業,其實很長一段時間,周家的股份并不占優勢,有分析人士稱,股權的平均化導致了紅豆品牌優勢被稀釋。紅豆集團一直按照周耀庭的新集體經濟模式運作,企業也一直以一種平民化和集體主義的姿態在行走。而股權結構過于平均是制約企業繼續壯大的一個瓶頸,對此,周海江表示將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而不是通過權術,讓自己掌握紅豆集團的控股權。 如果說紅豆是在周耀庭手中“發芽”的話,在周海江的手中,紅豆則已經超越了生長的“南國”,走出了蘇南傳統鄉鎮企業的發展路徑。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許多企業連商標都沒有,創名牌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而周海江竟提出在中央電視臺投資160萬元做廣告。這筆錢等于當時工廠全年的利潤,可以買設備或者造廠房。如果錢花在廣告上弄不好等于打水漂。事實證明,當年的160萬所達到的效果恐怕比如今花1.6個億還強,紅豆品牌因此深入人心,產品銷路迅速拓展,紅豆成為首批“中國馳名商標”。 為了打造民族品牌,周海江最先在公司成立了商標保護科,在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做了商標的保護性注冊,并多次拒絕了與外企合資。從2000年開始,紅豆先后在美國洛杉磯、紐約成立分公司。創新和品牌作為企業“微笑曲線”的兩端,如果不能守好這兩端,那么企業只能從事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而紅豆品牌的市場定位過于低端,在大城市,很少有白領階層的消費者選擇紅豆服裝,紅豆品牌的價值在這些人群中的認同度還存在相當距離。而周海江并非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對于他來說,從制度到品牌再到文化,是一個逐步前行的過程。 1994年,在周海江的推動下,紅豆集團推出了一系列與現代企業制度相吻合的管理機制。一個有趣的現象,集團所有的產品都有兩家工廠同時生產。這是周海江想出的“一品多廠”的競爭機制。這個機制他先在西服廠進行實驗:將其分成兩個生產條件相等的工廠,并劃區域銷售,年終以實績評定廠長的稱職與否,這一方面引入了內部競爭機制,同時又淘汰了一部分不合格的老臣。另外,周海江近年來一直在謀求突破地域和產業的限制。他通過定牌加工、派出管理人員、收購兼并等形式,已先后整合了廣東、浙江、福建等地企業150多家,使它們成為紅豆的“園外工廠”。這些企業的資產總量和職工隊伍已經超過了紅豆園區的總量。 怎樣創立國際化的大品牌,周海江認為:“名牌有兩大含量—文化含量和技術含量。技術含量,我們通過引進裝備,慢慢和國際品牌同質化,后面還有一個文化含量的打造。所以,我說名牌的一半是文化,另一半就是技術。”文化含量的打造則是任重道遠,可以說,日本制造業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后持續低迷,但日本的“時尚文化產業”卻通過這十多年的努力,達到了可以和歐美平分秋色的地步。日本從“日本制造”成功轉型為“日本設計”。紅豆似乎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周海江認為:“只有善于學習對手,才能趕超對手。”紅豆與法國ESMOD時裝設計學院聯合辦學,成立了紅豆—ESMOD國際培訓中心,為企業的未來積蓄設計與工藝人才。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