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牌幻影:催熟的西紅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 06:31 財經時報
吳茗 中國要在短時間內趕超世界經濟,這讓中國的企業家感到很累,要快馬加鞭地做功課,要一日千里地飛奔,本來是100年做成的事情,要在幾年內完成,其中做品牌運作的人最累。 品牌包含了產品性能、質量、文化或產業背景、企業故事、技術歷史、關鍵人物等眾多個元素,從而綜合而成一個完整的品牌形象。形成品牌形象,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就像田里種的西紅柿,自有收獲的季節,催熟的西紅柿看上去光鮮,但味口卻不對。 市場上催熟的品牌隨處可見,只是不叫“催熟”,而美其名曰叫“打造”,即“打造一個品牌”,用什么來打造呢? 公關公司從品牌要素里提取了“文化”這個單項,大做文章,諸如“文化內核”、“精神理念”、“概念”等詞匯充斥報端,然后再用一些頗具蠱惑力的或時尚或深邃的辭藻,比如“男人主張”、“成功生活”之類進行涂抹,生接硬湊的就把一個品牌“包裝”出來了。 品牌還有一個要素就是“忠誠度”,即品牌在消費者心理上的優先地位,具體表現就是對相關產品的優先購買或排他性購買。公關公司用“文化”包裝品牌就是想通過精神誘導實現品牌忠誠度,認為只要迎合人的心理或精神欲求,就能把消費者抓在手心了。殊不知,大家都在唱文化戲時,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精英”與“新銳”有什么區別。忠誠,就看誰家東西好,價格公道。你吆喝你的,我買我的,傳播與終端兩不搭界。 歐洲經典品牌的傳奇,“我只用……”,是歷練和積淀的成果,品牌的文化內涵非常重要,但它只是用來與消費者溝通并達到共鳴的。 品牌體現在細枝末節中,體現在每一個細小步驟中,這些細節和步驟消費者在賣場或者其他地方都能明顯地感受到。品牌主創者在訴說著一個故事,宣揚著一種態度,體現著一種哲學,它的所有銷售人員或許都屬于同一種類型,它從來不用帆皮的料子,它從來不在鬧市開店等等,就這些細節,你會感受到,原來它是這樣的,這恰恰就是我喜歡的,于是你會產生相見恨晚的驚喜,一拍即合,于是你開始關注它,喜歡它,這時,它是你的一個朋友,志趣相投,言談甚歡,于是,你會說:“我只用……”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