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商業評論:2005中國最具價值消費品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3日 13:15 北大商業評論 | |||||||||
《北大商業評論》研究部 在家電、服裝等行業,中國本土品牌正日益崛起,然而,在汽車、電子等重要領域,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的差距仍然十分明顯。可以說,我們任重而道遠。 當市場競爭程度日趨激烈,當產品標準化程度越來越明顯,當眾多中國企業日趨認識
2005年,我們在對2004年調查問卷進行適當修正的基礎上,繼續通過全國范圍內消費者調查的形式,統計并編制了2005年中國100最具價值消費品牌排行榜。 誰是中國最具價值消費品牌 2005年,三星、海爾、諾基亞繼續位居品牌排行榜前3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在中國的品牌價值高達484.88億元,蟬聯中國最具價值消費品牌稱號。前100名品牌的平均價值為69.40億元,與2004年的平均價值62.80億元相比,增長幅度達10.5%,與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基本持平,顯示了中國最具價值消費品牌在總體經濟中的代表性。 在前20名中,本土品牌有9個,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個,在前100名品牌中,本土品牌占64個,比去年增加了2個,這些數據顯示了本土品牌在日益崛起。躋身前20名的本土品牌分別為:海爾、TCL、聯想、長虹、紅塔集團、五糧液、上海煙草、美的和波導;躋身前20名的國際品牌分別為:三星、諾基亞、上海大眾、摩托羅拉、一汽大眾、廣州本田、惠普、索尼、西門子、上海通用和可口可樂。 三星蟬聯中國最具價值消費品牌并未令人感到意外。三星電子在中國的營業額以每年50%的幅度遞增,在手機、家電等競爭激烈的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同時,三星公司對中國市場也高度重視。2005年2月,三星與中國零售業巨頭國美開展戰略合作,簽訂涉資達20億的友好合作協議。這些都顯示了三星搶占中國市場的信心與決心。 聯想則從2004年品牌價值榜單上的第10名躍升為2005年榜單的第8名,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聯想的國際化戰略。收購IBM的PC部門、不惜斥巨資成為國際奧委會合作伙伴等,這些都極大提升了聯想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今年新進榜的企業達到26家,另有26家企業則因為種種原因而落榜。如此快速的更替可見中國消費市場上的品牌戰激烈程度。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榜單第36位的奧林巴斯今年跌落至59位,第11位的上海煙草跌至第17位。這些顯著變化都應證了一句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與2004年相比,本土品牌繼續在家電、服飾、卷煙、醫藥保健品、酒類等傳統優勢行業占據領先地位,而外資品牌則依舊在電子、汽車、日用化工、相機膠卷類、食品飲料等行業保持霸主地位。但各行業的冠軍品牌卻發生了顯著變化,雖然三星、寶潔、海爾、上海大眾、五糧液、可口可樂以及哈藥集團仍然蟬聯了各自行業的冠軍,但雅戈爾成為服飾品牌冠軍,柯達重奪相機膠卷霸主地位。 從地區分布來看,本土品牌主要來自廣東、江蘇、北京以及浙江,這4個地區的消費品牌占了28個,超過了總品牌的1/4,顯示本土品牌的分布日益集中;外資品牌主要來自日本和美國,兩個地區共有26個品牌。此外,來自東部沿海地區的本土品牌共有33個,優勢依然非常明顯,且行業分布廣泛。與去年榜單相比,中部地區品牌增加到12個。西部地區的品牌數量也有較大增長,由2004年的8個增長到10個。但是,中部地區仍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煙草等行業;西部也大都為煙酒類品牌,行業分布較為狹窄。 消費者愿意為誰支付更高的溢價 品牌溢價能力是指,相比無品牌的同類產品,消費者愿意為此品牌多支付的那部分價格。消費者對品牌的溢價支付意愿越高,說明該企業越有能力制定高價格策略。 2005年,消費者溢價支付意愿最高的前五大品牌依次是聯想、索尼、諾基亞、茅臺和海爾。在前20名中,雖然外資品牌占據12席,仍有絕對優勢,但本土品牌(含港澳臺品牌)的數量已由去年的7個增加到8個,尤其是聯想挾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之勢,以22.40%的高溢價率高居榜首,顯示本土品牌在溢價能力方面正日益增強。 解讀溢價榜,我們還能得到諸多有益信息:外資品牌的平均溢價率為14.03%,本土品牌的平均溢價率為12.84%,雖然外資品牌的溢價率仍高于本土品牌的溢價率,但兩者的差距已經由去年的1.46%下降到了今年的1.19%。不過,與去年相比,兩類品牌的溢價率都有大幅下降,外資品牌由去年的17.28%下降到今年的14.03%,本土品牌由去年的15.82%下降到今年的12.84%。這是否表明中國消費者更加理性,不愿意為品牌產品支付更高的溢價? 從行業平均溢價率來看,電子行業的平均溢價水平最高,達到15.01%,而酒類和服飾類的品牌溢價水平最低,均為11.62%。其它行業的平均溢價水平則相差不大,大都在13%左右。這種差異可能反映了不同行業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在電子行業,由于消費者對產品的不熟悉,以及電子產品的價格相對較高,從而消費者更看重品牌的價值。相對而言,消費者對酒類和服飾的產品品質更為了解,同時價格相對較低,從而品牌的作用不是那么突顯。 誰是中國最值得信賴的消費品牌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目睹了許多知名品牌由于遭遇不利傳言(如肯德基的“蘇丹紅”事件,SK II的虛假廣告宣傳等),而導致品牌價值迅速下降,這突顯了品牌信任度對品牌價值的較大影響。為此,我們今年還對品牌的信任度進行了調查。品牌信任度是指,當出現對某品牌不利的傳言時,消費者是否仍然相信和支持該品牌。 奔馳、諾基亞、康師傅、格蘭仕、百事可樂、統一、雀巢、茅臺、海爾、可口可樂位列2005年消費品牌信任度前十名,這10個品牌的平均信任度達3.76分(滿分為5分),反映了這些品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然而,調查結果也顯示,前100大品牌的平均信任度只有3.32,意味著中國人總體上對消費品牌的信任度并不太高。這對于正野心勃勃從事品牌建設的企業來說,一方面意味著困難,另一方面是否也預示著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機會? 從行業來看,日化、食品飲料和酒類等行業的信任度較高,這或許是由于這些產品相對簡單,消費者容易了解和判斷,從而對知名品牌的信任度也較高。而煙草、醫療保健品等行業的信任度較低。如果說煙草行業的信任度低是由于其產品本身特性的話,那么,消費者對醫療保健品的信任度偏低,可能要從這些行業的虛假廣告盛行、產品嘩眾取寵等角度進行反思了。 結束語 隨著2005年中國消費品牌價值評估工作的完成,我們沒有感到一絲輕松,相反,心情備感沉重。雖然,我們非常欣喜的看到在諸如家電、服裝等行業,中國本土品牌正日益崛起,然而,在汽車、電子等重要領域,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的差距仍然十分明顯。可以說,我們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