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品牌患病 健康概念不是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7日 09:45 新浪財經 | |||||||||
北京 胡綱 2004年8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全國第十三次中西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肝病權威專家一致發出呼吁:所謂某些白酒能“保肝護肝”不具有科學價值,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誤導。而提出這個所謂的“白酒護肝”概念的正是被譽為“國酒”的MT。
MT的相關介紹文章稱:“科學驗證,MT有益健康——正確、適度飲用MT酒的人,不僅不會導致肝纖維化并繼發肝硬化,反而有護肝的保健作用。這一結論已獲得了由國內9名著名肝病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肯定。”在MT酒的企業網站上,也有喝MT酒有益健康的宣傳。這種“健康概念”業已被MT推向海外,今年4月,該酒在墨爾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在中國國內,MT酒經過科學實驗證明、諸多專家鑒定,有益于抗肝纖維化。 對此,專家們認為,適量飲酒對擴張血管有一定的作用,并對血液粘度有一定的改善,但并不能籠統地講“喝酒有益于健康”,且酒精對肝臟有損傷,這在國際學術界早有定論,有一系列的科學數據作為支撐。 “這種商業化的炒作是不科學的!” “給學術留點尊嚴,可以嗎?” “洋相出到國外去了!” “在讀者中會引起混亂,對民間則造成誤導! 諸如此類的專家評論,不勝枚舉。 關于學術層面的爭論暫且不表,從品牌營銷層面來看,“白酒能保肝護肝”,這種挑戰常識的概念,已經引發了同類企業的紛紛跟進,諸多酒廠競相展開類似的“研究”和宣傳,一股“喝酒有益健康”的概念炒作風在國內白酒市場猛刮。 依筆者所見,“護肝概念”之所以得到大多白酒企業的追捧和跟風,折射出在目前白酒市場不太景氣的整體背景下,廠家的無奈和技窮。也就是說,這些廠家都把“護肝概念”當作一劑市場良藥來看,當作一劑救命良方來看。 國內白酒的營銷向來都以戰術層面見長、見多,諸如廣告戰、促銷戰、產品開發戰、出產地名戰、渠道戰、文化戰等等,如今又冒出個一窩蜂的“健康戰”,此類惡性競爭引出的問題本質在于:廣大白酒企業依然是以銷售帶品牌,而不是以品牌拉銷售。 長此以往,中國的白酒業將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將會對行業發展帶來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到那時,這些所謂的“良藥”可就真的成了“痛悔藥”了。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酒文化的國家,白酒一直在我國酒類消費中占據著主導地位,近年來,白酒行業的發展有喜有憂,不容樂觀。雖然其消費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繼續增長,但與啤酒、葡萄酒消費熱潮相比,白酒占酒類消費的比例逐漸下降,白酒行業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境地,競爭環境更加復雜,競爭形勢更為嚴峻。 那么,我國的白酒行業當前的主要問題在哪?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四大病癥。 產品創新的“短視癥” 由于純糧釀造酒仍然是當前消費的主流,所以不少企業到目前為止,仍然采取勾兌方式生產白酒。勾兌作為一種白酒生產工藝無可厚非,但從整個國際白酒行業發展的高度看,采用液態發酵利用串香勾兌液態酒,因為具有降低成本和節糧優勢已得到了專家的肯定。 吊在“勾兌”這個大樹上的國內白酒品牌暴露出來的本質問題,是對產品創新研發投入的不足。眾所周知,我國白酒歷史源遠流長,香型豐富,有醬香、濃香、清香、米香、鳳香、豉香、芝麻香、兼香型等。而當前市場,多數企業追求規模產量,盲目采用工業化手段,使各種酒的“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更多的小企業利益驅使,粗制仿效,不少嚴謹的產品開發程序和生產工藝被打亂、破壞,更導致“假酒”、“毒酒”的泛濫。 許多白酒品牌,往往是一把菜刀打天下,只要某一種產品賣得好,就立即仿而效之,不管是產品、還是包裝,甚至是名字,幾乎是一模一樣。其后果就是,短短20年,我國的白酒幾乎已經變成濃香型酒的一統天下了。 而現代市場對個性化、多樣化產品的需求,對我國的白酒企業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戰得過就好活,戰不過就死悄,只圖營銷環節玩花樣,是權宜之計,不是長久之計。 營銷手段的“迷魂癥” 白酒品牌遇到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行業營銷秩序的混亂。 為了爭取銷量,廣告戰、促銷戰、價格戰已成為白酒企業慣用的伎倆,而且是節慶旺季和銷售淡季均不放過,比如“開瓶費”等不正當競爭手段的普遍存在,為短期內占有市場不斷讓利給經銷商,或類似“秦池酒”般自尋死路的廣告轟炸等等,這些都使得大多白酒企業不斷陷入新的促銷大戰中不能自拔,因為終端銷售門檻的提高而加重營銷負擔。 有些企業給逼急了,為了促銷甚至“非誠信”經營,業內皆知的“造祖”現象就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一種,你的“窖”好,我的“池”更棒,令人暈頭轉向。 在廣告轟炸失去魅力時,“通路為王”成為白酒營銷的主題,很多企業圍繞著通路設計營銷模式,極度關注中間商,對中間商過分依賴和獻媚,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消費者身上,從真正關心消費者、體貼消費者的角度來設計營銷隊伍,建立營銷網絡,拓展市場空間,從而實現積極誘導消費的終極目標。 很多白酒企業老總們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正是因為他們的身不由己,導致價格戰、促銷戰、廣告戰等你來我往,難有盡頭,而基本上荒廢了營銷網絡、品牌管理和品牌維護。 地方市場的“自戀癥” 地方保護是白酒業秩序混亂、不能真正實現優勝劣汰的重要原因之一。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白酒企業一直是一些地方的財政支柱,有的地方甚至流傳,“要當好縣長,先辦好酒廠”。在“投資小、見效快”的利益驅動下,一些地方不斷新建、擴建白酒項目,造成酒廠數量多但規模小,產品供過于求。一些地方為了保證地產酒的銷量甚至限制外來產品的進入,或是對外來品種收費;有的地方為了提高本地酒的競爭力,則采用返還消費稅的辦法。此種種做法,嚴重阻礙了全國性市場的形成,造成了經營環境的嚴重不公平。 據商務部2004上半年完成的一項對22個省市所做的調查顯示:其中9個省市反映酒類產品受到過地區封鎖。地方保護是一個長期困擾我國酒類企業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酒類品牌在全國的正常流通,破壞了正常有益的競爭。我國省際、市際、縣際間的地方保護愈演愈烈,嚴重阻礙了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全形成,而非市場經濟已經屢屢成為歐盟、北美等對我反傾銷指控的由頭,有識之士早已發出“要市場經濟,還是要地方保護主義”的強烈呼吁。 地方保護主義也導致我國白酒行業區域市場發展很不平衡。據國家統計局(銷售收入為2004年1~7月累計數據)顯示:傳統白酒的原料是糧食、大麥,所以白酒企業多分布于糧食大省,有利的地域因素促進白酒行業的發展。四川是一個酒業大省,有“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和“沱牌”等知名的酒業品牌;另外貴州的“茅臺”、湖南的“湘酒鬼”、安徽的“古井貢”、山西的“杏花村”汾酒、山東的“蘭陵”和“景芝”、江蘇的“洋河”與“雙溝”等也是白酒行業中久負盛譽的老字號。 針對地方保護主義,筆者也曾專門撰文《“四制”酒類市場地方保護主義》。 品牌運營的“缺鈣癥” 人缺鈣就長不高,品牌也一樣。 目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大企業多采用“靠中低檔產品來搶占市場份額,高檔產品創市場品牌”的營銷策略,即是以中低檔產品來滿足大多數的需求,在市場中樹立起較高的市場知名度,以高檔產品的包裝、價格等形象來提升企業品牌美譽度。 這幾年,盡管白酒每年的總銷量在下降,但名酒廠家的銷量每年卻在增長,這里面包括如茅臺、五糧液等全國性品牌,以及眾多的地方名酒。 低價白酒的消費每年都在萎縮,這除了跟國家在2001年度出臺的白酒調稅政策有關外,很大程度上與這部分消費群體改喝啤酒有關系,但在正式的宴請場合,真正能體現檔次的還非高檔品牌白酒莫屬。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商務活動日益增多,雖然在節假日時是禮品酒的消費高峰,但日常商務、禮品用酒仍不可避免。作為禮品、商務用酒的大部分高檔品牌酒淡旺季區分已經不明顯了。這種現象的出現,已經刺激了更多的廠家奔赴“高檔品牌”的戰場。 但并非所有的白酒品牌都能成為“高檔”,這就使很多白酒廠家欲罷不能卻又力不從心。 既然品牌有全國性和區域性之分,那么我國將近4萬家白酒企業所推出的品牌全部都去做全國性品牌是不現實的、不經濟的。這也意味著大量的品牌能在區域性品牌爭奪戰中打出漂亮的勝仗。但這里需要強調一個目標:不作全國性品牌也要作地方品牌老大。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白酒競爭中分得一杯美羹。 白酒行業的新增長點 結合以上的行業、市場、品牌、營銷等分析來看,筆者以為今后白酒行業的新的增長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文化酒。 在白酒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白酒品牌的核心戰略就是做精、做深、做厚。發揚特色內涵,發揚品位文化。這從世界級白酒品牌來看都是有著充分的借鑒的。況且,在市場的全球化浪潮里,中國白酒要走出國門、面向世界,就必須要樹立自己的特色品牌,重視白酒品牌的地域文化,所謂“品牌背后是文化”,即是這個道理。 我國的酒文化資源非常豐富和濃郁,如川酒文化、魯酒文化、晉酒文化、豫酒文化、黔酒文化、湘酒文化、京酒文化等等,都有著一大批國內乃至國外的消費追隨者。 五糧液麾下之所以能夠集合五糧春、五糧神、五湖液、四海春、川酒王、六百歲、京酒、金六福等數十個“子品牌”,正是因為“五糧液”這個大品牌很好地將地方酒文化和特色酒文化進行了融合,而且使酒文化產生了創新增殖的效果。 第二,低度酒。 隨著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保健意識的增強,以及多元化消費需求的市場產生,“低度”、“多味”將成為白酒新的增值亮點,白酒低度化也日趨明顯。 根據酒精度,白酒分為高度酒、降度酒和低度酒。高度酒的酒精度在50度以上,降度酒在40-50度,低度酒在40度以下。據統計,“八五”期間全國白酒酒精度平均降低了10%,低度白酒和降度白酒比例已上升到80%以上,高度酒的比例不足20%。目前開發的低酸、低酯、低甲醇、低雜醇油的凈爽類白酒和為適應農業產業化要求而利用蘋果、山楂等水果作原料開發的新風格、新口味的水果發酵蒸餾白酒,成為白酒業發展的增長點。這些新的品種適應了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與世界上烈性酒的發展趨勢吻合,具有一定的市場發展前景。 舉個很現實的例子,就是韓國的真露,其成功正是因為抓住了中國白酒市場低度酒空白。 第三,特色酒。 特色酒與水果酒、保健酒等還不能混為一談。主要在于原料的“另類”。 比如,牛欄山酒廠用甜桔桿釀出的“綠色酒”,就是牛欄山酒廠面對市場需求,成功開發出的以甜桔桿為原料的綠色佳釀,并打出了“綠色酒”招牌。 為此,牛欄山酒廠專門在順義種植了上千畝甜桔桿,并用潮白河天然水源灌溉。據悉,以新原料釀造的北京醇、二鍋頭不僅保持原有的口感和醇香特色,而且在綠色選料和節約糧食方面走出新路,該科研成果已申請了國家專利,并且通過了綠色認證。 再如,五糧液養生白酒“溢五嘉”。 五糧液集團精心打造的“溢五嘉”酒,是國內首次利用現代高科技術對傳統釀酒技術進行改造,將刺五加、枸杞功能因子巧妙融入五糧濃香釀制工序中,保留了五糧液系列酒特有的口感和勁道,同時最大程度的發揮刺五加、枸杞的養生功能。 “溢五嘉”酒也打破了常規白酒與保健酒、藥酒之間的界限,寓養生于飲酒之中,旨在應對目前中國白酒市場良莠不及的情況,獨樹新幟,根據長期以來困擾消費者的“飲酒傷身”的潛在心理,引領健康飲酒的潮流,創建中國白酒史上真正意義上的“養生白酒”招牌。 案語 由此看來,白酒行業不是玩幾個“概念游戲”就能夠“起死回生”的,白酒本身不是什么護肝、護膽良藥,如果本末倒置,反倒把創新和求變丟棄一邊,相信,白酒品牌倒是應該為自己好好抓一服藥了。 hugang_brand@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