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中國品牌仍需內外兼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8日 11:37 經濟參考報 | ||||||||
摘自美國《商業周刊》 如何在中國發家致富?答案是創建一個品牌。 目前,中國企業對品牌的熱情非常之高。全球商業巨頭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中國快速發展的下個階段:從零售到白色電器再到汽車,中國企業將在各個領域創建強大的品牌—
但是,中國品牌的關注者產生了這樣的疑問:中國品牌是否得到了足夠的印象分?他們看到的是,中國很多產業的生產能力突出,但普遍存在創新不足的問題,跨國公司的知名品牌在中國大行其道,而中國產品在歐美地區的認知度卻不是很高。另外,打造中國消費品牌的本土公司的股價正在下跌。美國廣告代理公司沃爾特.湯普森的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湯姆.多克托洛夫指出,中國企業成功輸出品牌還要走很久。 事實上,韓國人就是這么一路走過來的。20年前,當韓國企業加入到世界頂級品牌行列之中的時候,沒人能預見三星、LG、現代會發展成現在這樣的全球性知名品牌。與韓國人一樣,中國人在創建品牌的過程中也會磕磕絆絆,但最終會有一些品牌會成為最后的贏家,不論在國內還是在海外。與日本企業不同,一些中國公司會借助外國企業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品牌,甚至會在海外市場使用合作伙伴的商標。比如,TCL將在美國使用湯姆遜公司的RCA品牌,而在歐洲直接使用湯姆遜品牌一樣。 飛速發展的國內經濟為中國企業創造了機會,幫助它們到世界上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上“長上幾顆牙”,也為它們到海外擴展品牌建立了足夠的“戰爭基金”。麥肯錫公司的高保羅(音譯)指出,市場份額會有起伏,一些中國企業還會失敗。這是一個學習過程,包括生產更好的產品以及把它們更有效率地銷售出去。毫無疑問,世界級品牌將會在中國出現。 對中國品牌的另一個威脅是假貨泛濫,它們上攤的速度機會和品牌產品一樣快。從青島啤酒到李寧球鞋,都是假貨的受害者。目前,中外企業打擊假貨的手段單一,通常是利用大幅降價把仿制者趕出市場。但是,這一戰略與提升品牌價值的初衷背道而馳。 在這種環境下,中國企業只會將創新當作一種責任。很少有中國企業的研發經費達到國際正常標準——占年收入的5%以上。這方面的差距使跨國公司再次占據了優勢。從手機產品到液晶電視,再到汽車,中國企業由于技術上的劣勢,逐漸丟掉了過去幾年從國外品牌手中搶回來的市場份額。 中國零售企業同樣會遭遇挫折,至少短期是這樣的。如今,中國企業的優勢是與成千上萬家零售商鋪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但在WTO規則之下,中國零售業將在今年年底向國外企業全面開放。隨之而來的改變將發生在分銷領域,沃爾瑪和家樂福將在中國大舉擴張它們的商業勢力。 中國企業要面對的一個最終問題就是管理層的深度。很多中國知名品牌都是由具有傳奇色彩的企業家創建的,例如國美的黃光裕以及娃哈哈集團的宗慶后。但是對于這些企業而言,一旦失去它們的創始人,未來的發展前景將難以預測。 很多中國企業認識到在研發上不能“縮手縮腳”。華為已經看到了自己在全球的未來。他們將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發,不僅與思科在電信設備領域競爭,還可能成為消費品牌。華為目前生產手機和機頂盒,他們的研發實力可能是致勝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