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的身價到底有多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6日 14:09 《互聯網周刊》 | |||||||||
CEO對企業盈利的貢獻決定了他們的市場價值 大公司首席執行官(CEO)的工資和獎金收入,近二十年來大幅提高,所以常常引起關注和爭議。例如,自1980年到2003年間,世界500強企業中美國公司的CEO的人均收入就增加了6倍,達每年1,100萬美元,約是同類瑞典公司的4倍,日本公司的3倍。這樣的高收入是否合理?
我本來以為這并非什么新問題,基礎經濟學早就解釋過了。我是阿爾欽(A. A. Alchian)教授《大學經濟學》的中譯者,熟悉他對“生產要素定價”的處理。我也曾經把這個思路稍微擴展,應用到體育和藝術明星高收入上去,在2001年發表過《從明星現象看收入不均》。但是,上禮拜讀到《紐約時報》一篇專欄文章,讓我產生了舊事重提的念頭。 關于生產要素的定價,基礎經濟學是這樣解釋的:生產要素的現值,是其未來收入的貼現之和;在任何經濟活動中,“盈利”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盈利”變得有規律,它就瞬間變為成本,打到那些帶來“盈利”的生產要素中去;于是,那些導致“盈利”的生產要素便增值了。 聽起來繞口,讓我舉個例子。任何產品,都是由多種生產要素的合成而產生的。一個面包可以賣1元人民幣,那這1元人民幣的收入,如何分給構成這個面包的各種生產要素(小麥種植者、運輸工人、土地和面包師等)呢?答案是看這些要素在別處的最高收入。上述各種資源,假如用于制造其他商品,那么它們分別能帶來的最高收入,就是它們在這個面包上應得的報酬。 我們進一步問:假如這個面包“意外地”賣了1.2元人民幣,那多出來的0.2元人民幣盈利,應該歸哪一種生產要素所有呢?答案是看這多出來的盈利是由哪一種生產要素帶來的。如果是面粉的質量特別好,那就歸小麥種植者;如果是特別新鮮,就歸運輸工人;如果是烘烤得當,就歸面包師。 重要的是,一旦上述的0.2元人民幣得到確認,從而形成了預期,那原來“意外地”賺得的盈利就不再是盈利,而是迅速轉成了相應生產要素的成本了。在下一個生產回合,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的成本提高了,要么是小麥種植者、要么是運輸工人、要么是面包師。這樣,新面包的成本就是1.2元人民幣,而不是1元人民幣,即只有賣價超過1.2元人民幣,才算產生新的盈利。這就是基礎經濟學對生產要素進行“論功行賞”的準則。 運動會、體育比賽、音樂會、電視廣告,往往可以帶來的商業價值數以百萬計。這高昂的收入,究竟應該如何“論功行賞”呢?根據上述準則,我們要看這收入是由哪一種生產要素帶來的。顯然,不是運動場、不是比賽裁判、不是剪接員,而是充當主角的運動員和演員。 一流的運動員和演員,與二流的相比,在技術上其實差別甚微,有時連專家都難以分辨,但因為觀眾人數眾多,產生的收益巨大,所以他們之間技術上的毫發之差,導致了他們收入上的天壤之別。這兩者的不對稱是合理的。世界就是如此。 回到大公司CEO的收入問題上。大公司的CEO收入奇高,不是因為他們的IQ奇高,不是因為他們的工作量奇大,也不是因為他們承受的壓力奇強,而是因為他們恰好所處的崗位對企業的盈利非常敏感,舉足輕重的緣故。 5月18日,我的一位老師考恩(T. Cowen)教授,在其《紐約時報》專欄上討論麻省理工兩位教授加貝克斯(X. Gabaix)和蘭狄爾(A. Landier)的論文《CEO收入奇高的原因》。后者以實證數據驗證了這個“論功行賞”的生產要素原理,對平息公眾對大公司CEO高收入的質疑大有幫助。 兩位麻省理工教授的研究還沒完成,但其中一個基本證據是:世界500強(尤其是其中的美國公司)在股市的股本總值,自1980年到2003年間,也大約增加了6倍,于這些公司行政人員的薪金升幅保持同步。這是說:舞臺大了,貢獻就自然大了,即使其它都沒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