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范劍平:取消限購傳遞消極信號 大家更不會買了

2014年05月23日 10:56  贏周刊  收藏本文     

  范劍平:豬都會飛的時代結束了 

  編者按

  2014年以來,整個世界經濟的環境、資本市場的變化以及我國經濟的走勢,都充滿著不確定的因素。

  在上周舉辦的ACCA華南區年會上,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微博]談了他對中國經濟走勢的理解,并解讀我國今年宏觀調控的政策新藥方。他指出,中國未來能保持7%-8%的增速,最關鍵的因素是把儲蓄用好,把投資的潛在增長力發揮出來。他認為,人民幣匯率大方向還是升值,但今年貶值下限已接近了,接下來只會出現小幅波動。

  “我們過去五年隨便買一套房子就發財,那就是豬都會飛的時代,”他特別指出,地產商不要再妄想政府救市,政府不會再亂印鈔票,房地產市場會慢慢回歸正常,“不會再重新回到豬都會飛的時代”。

  本報特整理其演講實錄內容,以饗讀者。

  對于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社會上可能雜音很多,我覺得把握好國務院常務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里最重要的兩句話,這兩句話基本上把當前的經濟形勢如何看和未來走勢都包含了。第一句話是“中國經濟目前仍然還在合理的增長區間運行”,第二句話是“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很大”。

  外貿沒有因世界經濟復蘇而好轉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

  中國長期以來習慣用“同比增長法”,就是拿今年一季度和去年一季度去做比較,我們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4%,和去年一季度增長7.7%相比,只下降了0.3個百分點。

  從環比來看,也就是(今年)一季度跟去年四季度比,GDP增速只有1.2%。國外現在幾乎都是用環比折年率來看經濟走勢,那么,環比折年率,我們全年的經濟增長只有5.6%。5.6%與去年四季度的環比折年率6.8%相比,一下子下降1.2%。從這個角度來看,下行的壓力很大。

  另外,1、2、3月份的走勢,從外貿出口和透支來看,3月經濟下行比1、2月更明顯。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對中國宏觀經濟有一個先行指數,這個先行指數到3月為止,仍然還在向下走。過去的經驗是先行指數要領先宏觀經濟3-6個點。

  那么,今年為什么一季度的增速減速這么明顯?我們首先看出口這架馬車今年的表現。中國今年外貿出口并沒有隨著整個世界經濟的好轉而好轉。從中國內部來講,我們的勞動力成本提高和多年來人民幣的單邊升值,加上環保等各方面成本的加大,使得國內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并沒有那么明顯。所以,在經濟回升的過程中,國外的生產和中國可以產生競爭關系,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競爭不過人家。這是我們的內因。

  從外因來看,國際金融危機以后,一部分發達國家痛定思痛,發現過去制造業的崗位都分流到新興市場,最后使自己國家的實體經濟在經濟危機后造成巨大的失業。所以,它們為了增加就業,愿意把崗位更多的留在國內,開始再制造化,甚至提出來要去全球化。與過去的全球化相比,現在國際上有一種“去全球化”的趨勢。所以,世界經濟復蘇以“去全球化”這個大家意想不到的趨勢在展開,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并沒有帶來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南非這些“金磚國家”經濟的好轉,也沒有帶來經濟上強勁的表現,反而出現了新興市場國家今年依然很困難、而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在加快的情況。

  中國一季度出口增速是-6.1%,進口是-1.2%,這和去年相比大幅降低。去年一季度我們外貿出口增長10.1%,今年有16個百分點的落差。3月尤其下降明顯,降了11.5%,進口一季度累計下降1.2%,但3月當月降了13.8%。

  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要看外貿進出口抵消以后的貿易順差。今年一季度貿易順差依然存在,但順差的增速下降了61%。所以,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減少了61%。這是我們經濟下滑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一季度的外貿出口表現,與海關數據相并列的,在工業企業內部有一個統計,叫工業、企業出口產品的交互值,這個交互值3月是增長了5.1%,而3月海關統計,出口是下降9.2%。為什么海關數據表現這么差?主要是去年前4個月出口數據被嚴重造假,虛增。而我們拿今年人民幣貶值后相對增值的數字和去年虛假的數字比,顯得我們降幅格外的快。由于人民幣單邊升值,使得很多國際熱錢通過貿易融資流入中國,對中國經濟形成了很大的擾亂。

  最近李克強總理在非洲訪問時也說,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包袱、一個負擔。今年2月我國結束十幾年來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局面,在很短的時間內,人民幣貶了超過3%。人民幣貶值后,虛假(出口數據)減少了。所以,我們3、4月出口數據不是很好看。

  熱錢“綁架”了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在經過最近這一輪節點以后,未來會怎樣?

  首先說人民幣貶值,一個很重要的背景是過去人民幣單幣升值,使得人民幣成為國際套利資金的天堂,大量國際熱錢流入中國。去年在美元走高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升值3%。(而)日元去年對美元貶值百分之十幾,所以,美國目前利率很低,熱錢把日元換成美元,還可以換成人民幣,它可獲得的匯差收益更高,而且換成人民幣,在中國哪怕買個銀行理財產品,也可以加上5%、6%的收益。所以,有這么大的套利空間,就吸引了大量熱錢流入中國。

  它對中國的負面影響很大,綁架了我們的匯率,因為熱錢流進的很多,銀行柜臺上就表現為很多外匯要換人民幣,人民幣供不應求。那人民銀行[微博]覺得,人民幣這么搶手,不能這么便宜給你,我得賣貴一點,所以人民幣升值;但這個升值并不是實體經濟的要求,是熱錢綁架我們的匯率。

  人民幣升值對我們老老實實做外貿的企業打擊很大,所以這個匯率升值對實體經濟是有損害的。第二,大量熱錢流入,我們不得不投放人民幣基礎貨幣、外匯債款,來購買外匯。同時,我們拿外匯到國際上理財,(在)國內要通過幾次提高銀行存款儲備金率和發行央行[微博]票據對沖。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早就在多個場合講了,我們現在對沖的成本已大于外匯理財的收益,人民銀行等于干了一件賠本的買賣。所以我們對這個現象早就忍無可忍。

  去年我們每個月(流入)的熱錢是300億美元左右,今年1月達到瘋狂的程度,一個月進了700億美元。這種現象如果今年持續下去,中國的外匯儲備將要漲到什么程度?人民幣匯率將要漲到什么程度?我們的外貿出口將遭受嚴重的打擊。所以,不管是不是人民銀行主動引導的結果,這時候人民幣開始貶值,貶了超過3%。

  人民幣貶值離下限不遠了

  我們分析認為人民幣可能貶到這個水平以后貶值的過程就大體結束,今年未來的走勢就在這個水平上小幅波動,橫著走。

  為什么不會進一步大幅貶值?首先,中國官方無意通過匯率來刺激外貿。我們貶值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促進出口。因為中國目前進、出口貿易額都很大,匯率是個雙刃劍,升值有利于進口,進口產品便宜了。人民幣貶值,進口成本馬上抬高,至于貶值以后是不是能促進出口,這還不好說,因為并非是匯率貶了出口表現就一定好轉,但人民幣肯定會帶來進口成本的提高。所以,我們無意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干預外貿,我們更希望外貿是平衡的,不希望有更大的順差、更大的外匯儲備的提高。

  第二,我們前期之所以要讓人民幣貶值,目的是要消滅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套利空間。人民幣升值套利空間的結果是國際資金的流入。雖然它給我們找了很多麻煩,但如果人民幣過度貶值,造成國內的企業家甚至普通老百姓人心惶惶,對人民幣沒有信心,(人們)都要去換美元的話,就會造成一個貶值的套利空間,結果是資金大量流出,資金流出對我們經濟的破壞要比流進更大。一旦資金大量流出,我們的資產價格一定出現大幅調整,股市會崩盤,可能房地產也會崩盤,實體經濟會有重大的損失。雖然我們有巨額的外匯儲備可以對沖,但這樣做是有政策成本的,最好不要出現人民幣過度貶值,不要造成人心惶惶,不要出現大量的人民幣外流。

  目前人民幣貶值后,熱錢流進放緩了,但前三個月我們仍然還有少量流入,而不是流出,基本上就達到了貶值的目的,沒必要再讓人民幣繼續大幅貶值。所以,這是我們說的短期走勢。我們認為不會再進一步大幅貶值。但今年年內我們也不具備人民幣重新大幅升值(的條件),以后要搞雙向浮動,而且把每天人民幣浮動的幅度由1%擴大到2%。

  任何一個國家干預(貨幣)升值和貶值,作為國家來講,它只能短期起作用,長期是不行的。前面的貶值只是為了糾正錯誤,貶下來以后,后面應該交給市場來處理,貨幣該升就升,該貶就貶。但今年人民幣升值的經濟基本面與前面講的經濟下行壓力聯系起來看,國內就沒有多少好消息決定人民幣短期內馬上會有大幅升值的可能。所以,今年我們的經濟表現應該說會比較平穩,沒有特殊的好消息說人民幣需要升值。

  中國經濟未來仍是強勢經濟

  更長期的話,我們的分析是,人民幣還是升值為主。因為拋去政府的干預,從中長期來看,政府干預就是經濟基本面決定的,強勢經濟必然會有強勢貨幣。

  中國(經濟)潛在的增長率仍然(將)保持7%-8%。我們在2020年之前有信心。中國(經濟)十年平均增速高于7%,這在經濟大國中是最高的速度。無論和發達國家比還是和其他新興市場比,中國經濟的增速都是高的。這幾年大家老說不行,可(結果)是我們還能增長七點幾。

  美國說經濟復蘇了,(增速)也就是2.4%。日本,安倍經濟學打了三針“強心劑”,也就是二點幾,今年消費稅一收,可能又會掉到一點幾。歐元區因為歐債危機,就在零點幾的范圍內負增長、正增長,基本是這樣。

  過去和中國高增長齊名的“金磚國家”的其它國家,俄羅斯去年增長掉到1.3%,今年一季度因為烏克蘭問題,俄羅斯的經濟恐怕要有負增長。印度曾經想(實現)經濟增速超過中國,但(現在)掉到三點多。巴西是完全靠自然資源(來發展的),去年大豆也好,鐵礦石也好,各種大宗商品的價格很平淡,所以去年巴西經濟也不怎么樣。所以,在“金磚國家”中,其他國家在最近兩年的調整中都出現了較大幅的調整。甚至有人講,中國已經成為“金磚國家”中唯一仍然還有含金量的“金磚”,那些國家大浪淘沙后發現不是金磚,是泡沫鉆包了一層金子而已。

  所以,中國的經濟增速在未來一段時間有信心,仍然是強勢經濟,強勢經濟必然有強勢貨幣。

  另一個直接決定幣值的(因素)是國際收支是順差還是逆差。

  中國現在的苦惱和別的國家不一樣。別的國家相對是逆差或是外匯儲備掉得很兇,但中國現在是順差,外匯儲備漲得快。未來我們通過政策的調整,盡量使國際收支能由現在的順差不平衡逐步走向平衡。但從順差變成逆差的可能性在2020年之前并不是很大,因為中國有巨大的加工貿易的生產規模,這決定了中國貿易順差是(占)主要(地位)的。所以,我國順差在未來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強勢經濟、國際收支順差這些都對人民幣有升值的要求。

  人民幣的中期走勢是一個升值的過程,但我們確實不再單邊升值,未來會通過雙向浮動,短期內不會再像過去那么傻的老是單邊升值,(而是)讓人家摸不到規律,短期內可能是一會貶一會升、一會貶一會升,但大方向還是升值。

  我們改變的并不是升值的方向,改變的是升值的方法,從單邊升值變成雙向浮動。從這個角度看,今年全年外貿,隨著5月后虛假數據的剔除,數據會有所好轉。

  工程機械產品拉升下半年出口

  另外,國家最近出臺了關于穩定外貿的16項政策。官方認為,我國過去通過匯率貶值、提高出口退稅率來刺激出口的政策已過時了,現在的政策是進口和出口并重、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未來出口不能用這些辦法簡單的來刺激出口。而且中國出口的潛力也已不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甚至不再是企業的加工組裝以及電腦、手機這些(行業),所謂的信息產品會加大。中國未來要逐力擴大出口的潛力,在船舶、汽車、高鐵、工程機械、成套設備甚至是直線飛機,未來出口的希望是在這些高科技產品方面。

  最近總理無論到哪訪問,都為中國的高鐵、工程機械設備在做代言,我們未來出口的重點放在這個方面,而這方面的要求并不是簡單的出口退稅,而是要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誠經商,在國外擴大市場占有率。工程機械產品的出口,會成為我們下半年出口回升主要的推動力量。

  中國是一個投資主導型的國家,所以今年一季度經濟下行的壓力,(主要)來自投資。投資一季度只增長了17.6%,去年一季度投資增長21%,去年全年是19.6%。從環比來看,1、2、3月環比增長逐月放緩,1月1.36%,2月1.28%,到3月掉到1.24%。

  地產商不再妄想政府救市

  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大體可以分成三大板塊,房地產大概占20%,基建投資占23%左右,剩下的57%是一、二、三產業的產能投資。在產能投資里面,過去制造業的比重很大,前兩年已放緩。前兩年之所以投資還能保持那么高的增速,主要是靠房地產和基建,今年的減速就是房地產和機械(也)開始調整引起的。

  房地產投資的調整剛剛開始,一季度的增速還有16.8%,將來要看開發區拿地和拿到地后的開工。今年開發商房屋銷售開始出現困難。我們在1999年取消福利分房、實行房改以后,商品房銷售歷史上出現過兩次負增長,一次出現在2008年底、2009年初,另一次就是今年一季度。2008年底、2009年初,國家出臺了刺激經濟的一攬子計劃,其中包括對房地產的救市計劃,所以房地產經歷了8個月的銷售負增長,很快由負轉正,再后來就過熱,房價飛漲。但今年房地產銷售下滑以后,恐怕開發商現在再也不敢想象中國政府還會救市。因為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只字沒提“房地產調控”,只字沒提“房價”兩個字。

  現在政府的態度是房地產市場該歸政府的歸政府,該歸市場的歸市場。政府在工作報告中主要講如何做好保障工作,如何搞棚戶區改造。商品房已經開始逐步退燒,開始回歸增長,這就是讓市場自己去調整。而且不同的城市表現不同,國家絕不可能再出政策要求各市政府自己來調整,(而是)分層實施。但分層實施有個度,可以把過去房價上漲過快、不得已而采取的限購限貸政策措施取消。

  限購限貸本身就是行政干預,是在特殊情況下采取的短期處置,有條件取消的可以取消,這也是回歸正常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新型城市下的戶籍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對購房人實行這樣的政策,其實這些政策沒有太大的用處。可能你取消限購限貸,給人家傳達的信號是房地產不行了,人家更不會買,因為很多人都是買漲不買跌。例如戶籍政策,農民想進的北京、上海不放開,(其它)送戶口的城市,說實話農民也不太想去,在中國現在當農民比當城市人光榮。

  不再重回豬都會飛的時代

  所以,今年是市場從不正常回歸正常,從過去政策不正常轉到正常的過程。房地產銷售負增長的局面,未來可能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對前景的預期今年明顯發生了變化。所以,只有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土地出讓還比較順利,很多城市的地底價都拍賣出去了。開發商購置土地面積一季度僅僅增長了5%,而去年一季度增長了18%。前段時間拿了地的開發商現在不敢開工,現在有些資金鏈不行的(企業),拿了地都想賣掉。因為你要開發,虧損更大,還不如現在把地賣了。在這種情況下,未來幾個月房地產投資的增速可能會進一步回落。

  所以,房地產市場的走勢,誰跟你說還要黃金十年、還要漲,你別聽;誰跟你說中國房地產要全面崩盤,你也別聽。中國房地產市場回歸正常后會像其他國家正常的房地產市場一樣,把區域差異性極強這個特點慢慢顯露出來。未來房地產市場就是一個分化。過去五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全國齊漲,是政府在貨幣供應量犯了錯誤后的特殊現象,是不正常的現象。GDP增長10%,貨幣供應量也增長10%,這時候房價、物價應該由供求關系來決定,供不應求就漲價,供過于求就降價。但是如果GDP增長10%,貨幣供應量增長30%,那就亂套了,通通都漲價,站在風口上,連豬都會飛。我們過去五年隨便買一套房子就發財,那就是豬都會飛的時代,東部、中部、西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通通房價瘋漲,這是不正常的現象。

  (對于)未來,李克強總理保持定力,不(會)亂印鈔票,不會再重新回到豬都會飛的時代。房地產市場本來面目就是分化,有的地方房地產市場需要調整,也會有一部分房地產市場仍有很好的表現。

  人口流向決定房地產業走勢

  為什么咬定是分化?2000年我第一次去英國訪問,到了倫敦一看,倫敦的房價嚇死人。中國是1999年取消福利分房,2000年商品房剛剛起步,那時北京房價平均不到3000塊錢(每平米)。到了倫敦一看,我覺得有泡沫,將來一定會降。但到了利物浦、曼徹斯特、愛丁堡,很多城市很漂亮,(房價)不到倫敦的1/10,我覺得這些城市將來房價會漲。過了十年我再去訪問,發現跟我想象的完全相反,倫敦的房價在這十年又漲了一倍,但利物浦、曼徹斯特這些城市房價還是不動。

  匯豐銀行有個經濟學家給我很大的啟發,他說,利物浦、曼徹斯特是英國的港口城市、工業基地,這十年英國的制造業和國際競爭力明顯下降,這些城市原來的工廠在這十年陸續搬到亞洲了,它這十年就業機會不是增加,而是減少。當一個城市的就業幾率是減少的時候,它的房子賣給誰去?

  倫敦早就轉變成以服務業為主的城市,這十年間,它把傳統服務業成功升級為現代服務業,這使倫敦繼續源源不斷地大量創造服務業的就業機會,其中甚至有金融業、文化創意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吸引英國各個城市的年輕人,甚至吸引歐洲大陸的年輕人來歐洲找房子。所以,倫敦房價上漲的根本動力還是人口勞動力的流入,用中國的話說叫剛需。

  倫敦的就業機會是誰創造出來的?倫敦有完善的法治環境、良好的融資條件、齊備的人才基礎,吸引了全世界的企業家人才、藝術家人才、科學家人才到倫敦發展。他們辦的企業越辦越好,他們才是創造就業機會的人,他們才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人。

  所以,城市的競爭其實是人才的競爭,你吸引的人才越多,創造的就業機會就越多,流入的人口勞動力越多,你的房地產發展的空間就越大,甚至房價就會上漲。

  中國現在的房地產也和勞動力的流向有關系。中國現在城市化率只有53%,在城市化率沒有達到70%之前,農村大量人口還要流向城市,城市本身的人口還沒有定型。

  一個來自烏海的小伙子和一個來自于四川自貢的漂亮女孩,兩人來到廣州中山大學上學,相愛了。畢業時,女孩跟著男孩去內蒙古還是男孩跟著女孩去四川?十有八九兩人就留在廣州,所以烏海的房價不會降,自貢的房價也不會降,廣州的房價還要升,就是因為廣州在吸引人口流入。他們為什么愿意留在廣州?因為廣州給他們創造的發展空間更大。

  我教你一個公式,在中國看每個城市未來房價漲跌百發百中。我國任何一個城市,人口統計有兩個指標,一個指標是常住人口,在這個城市只要住滿6個月,不管有戶口還是沒有戶口,都統計到這個城市的常住人口數量中;另一個是戶籍人口。你把常住人口數去除以戶籍人口數,除出來的比值大于1,說明這個城市是人口勞動力流入為主,小于1,說明你的人口勞動力是流出為主;如果這個數是大于1,而且持續上升的,說明這個城市未來的房價會漲。

  有人說是不是大于1、等于1就可以買房,買房就可以漲?不一定。我舉個例子,曾經有8年煤炭價格連漲,秦皇島來了一幫外來人口,煤炭經銷商大量流入,使得這個比值上升。那時煤炭經銷商發財了,就在秦皇島買房,秦皇島的房價漲得很兇。秦皇島市政府一看,房價飛漲,供不應求,開發商大量造房子。誰知道房子造好了,煤價(卻)掉下來了,煤炭經銷商在秦皇島呆著不掙錢了,只好走人,這時這些人也要把二手房賣出去。所以到目前為止,秦皇島這個比值大于1,但它(房價)是下降的。

  我也到浙江的海寧了解過,市長跟我說房價下跌。他說原來(海寧)以出口制造業為主,但現在很多出口制造業企業干不下去,所以外來公司數量減少了,這個比值是下降的。

  深圳、東莞的比值這兩年是降的,如果它不能由原來的制造業基地轉變為服務業(從而)帶來就業的話,那這個比值就是降的。成都現在是(承接)東部向西部的產業轉移,所以它的比值上升得很快,所以,很多人說把“北上廣成”要替代“北上廣深”。

  所以,小于1的城市是未來房地產調整壓力較大的地方,而大于1,就要看它的產業結構升級是不是能持續不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服務業拉動為主的新時代

  去年,第三產業超過第二產業,成為中國第一大產業,這是產業結構劃時代的變化;但比重很低,46.1%。世界平均水平是65%,發展國家平均是55%。所以,我國將進入服務業加速發展、服務業帶動就業為主的新時代。近兩年,中國雖然經濟增速不怎么樣,但就業沒問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現在主要是靠服務業帶動就業。在整個就業增量中,制造業占的比重越來越低,服務業占的比重越來越高。

  前段時間中央領導交給我們一個任務,讓我們算算(這個)比重,過去他們的觀念是中國經濟增長不能低于8%,現在7.4%,就業率也沒問題,好像工資漲得很快,就是經濟增長和就業彈性這個過去長期的參數已發生了變化。我們最近重新算了發現,制造業的資本構成較高,它創造一個就業崗位,你要給他配機器設備;我國目前在制造業要增加一個就業(崗位),要增加142萬個生產資料。所以它的就業成本很高,每增加一個制造業就業崗位所需要的GDP的量很大。服務業是輕資產行業,它增加一個就業(崗位)只需要30萬元左右生產資料。所以,我們創造一個服務業就業崗位所需要的GDP大概只有制造業的1/3。這么算下來,我們最新的結論是比8%低,甚至是國家經濟增速(降)到7%,失業率仍可以控制在4.5%以內。

  我國就業結構發生變化了,我國的城市化開始進入服務業拉動為主的新時代。制造業是分散生產零件、集中裝配、全球消費,它對人口集聚有一定的作用,但沒有服務業那么強。服務業更多強調只能面對面,一旦到了服務業帶動城市化的(產業)結構,很多大城市就會有人口自動集聚的現象。所以,每個國家一旦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對人口的吸引率(就)上升。

  我國的一、二線城市為什么創造的機會就業多,比值高?2012年,北上廣深這個比值是1.84,省會城市是1.21,到了地級市、三線城市,是0.98。所以,我國現在勞動力的基本趨勢是從三、四線城市到一、二線城市。首先,這種流向符合城市化發展的規律,一定規模的人口集聚有利于基礎設施,有利于提高整個城市的運行效率。但凡事有度,國際上認為500萬(人口)是一個極限。當一個城市的(人口)規模不超過500萬,人口增加(以)正面效應為主;過了500萬,“大城市病”就來了,交通擁堵、治安下降,效果會下降。

  所以,要承認經濟規律對人口集聚的力量,但政府應該朝反方向使勁,通過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為中小城市提供和大城市一樣高質量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資源服務,把人口更多的留在中小城市。我們也可以把更多的產業機會讓給中小城市。

  推進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

  但中國在大城市化這個趨勢開始以后,政府的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沒有跟上,甚至現在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出現了“造盤景”的現象,更愿意把最好的公共服務資源放在政治中心。中央政府有點化妝品都抹在北京臉上,省委、省政府有點化妝品都抹在省會城市臉上。英國最好的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都不在倫敦;哈佛在波斯頓,斯坦福在舊金山,美國最好的大學既不在華盛頓,也不在紐約。但中國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大學一定在北京,最好的醫療在北京,什么最好的都在北京;廣東也一樣,最好的都在廣州;湖南也是一樣,最好的都在長沙。

  很多企業在小地方發展到一定程度,為什么把企業總部搬到省會的開發區?央企愿意扎根把總部放在北京。這是在一、二線城市享受政府的各種服務比其他地方好,自然而然就造成了人才的集聚,人才往這些地方去,這些地方的就業機會就多。

  我國一方面服務業剛剛超過制造業,大城市化階段方興未艾;另一方面,“大城市病”已經開始難受了。從長遠趨勢來講,政府應通過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來治理“大城市病“,但短期內不敢這么認為。人才向一、二線城市集聚,在未來一段時間都有可能,這將會造成未來房地產市場“東方不亮西方亮”;一、二線城市相對會平穩發展,不會有大的調整;但三、四線城市如果勞動力流出,可能會使它有一定的調整壓力。但三、四線城市調整的壓力也不會出現大的崩盤。主要(原因)是我國城市化率仍然只有53%。三、四線城市的人才是集聚的,但它周邊農村的人口可能愿意到三、四線城市來,這些城市的常住人口會增加。所以對我國房地產的回歸正常,不能把它說成崩盤,更不要說成全面崩盤。

  樓價現在只是在假摔

  中國房地產的走勢今年會怎樣?我們認為會適當減速,但不會出大問題。一、二線城市仍有一定的平穩增長。個別城市雖然是上升的,但政府賣地更快,供應量更大,它短期內也會有供過于求,再加上資金鏈一緊張,也有降價現象,但是,假摔的多。

  統計局跟蹤了70個大中城市,今年3月與去年3月相比,房價下跌的全國仍然只有溫州一個城市,有59個仍然是房價上漲。3月跟2月環比下降,全國也只有4個城市,而且降幅都很小。很多人說這降價那降價,有記者去統計,凡是說房價賣3.8萬(每平米,下同)、然后降到2.6萬,這都是假摔。真降價的一定到售樓處砸,今年全國砸了18個售樓處。所以,媒體說的降價嚇人,更多的是開發商宣傳的噱頭,它先把價格抬得很高,然后說降40%,這是宣傳的噱頭,是假摔。所以,全國還沒到說房地產調整真正嚴峻的(局面),(現在)剛剛開始,后面可能會有嚴峻的局面。

  有兩個方面對今年房地產投資會(形成)支撐。一是政府已對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加大了力度。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最大的問題是缺資金,國務院今年改變了做法,由國家開發銀行專門成立了一個機構單獨核算,將來要把這個機構分離出來,專門負責籌儲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的建設資金。資金有了保證,今年的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建設的力度會加大,可能部分商品房價會降。另外,三、四線城市商品房今年減速的壓力大。一、二線城市開工也好,拿地也好,不至于像很多人想象的會出現很嚴峻的局面。

  房地產投資開始回歸正常了,但不要把回歸說成是崩盤。現在叫全面崩盤的人,目的是希望政府救市,但(中央)政府不會上這個當。如果中央不放松銀根,地方政府想救市,它沒有那么大的力量,所以,關鍵看中央銀根會不會放松,只要不放松銀根,那不可能出現房地產二次救市。

  兩策解決基建投資下降

  另外,基建投資也叫得很兇。基建分成中央和地方兩個部分,中央投資今年減速,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使得地方的基建放慢了腳步。我們去年搞了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論是政府債務余額占GDP的比重在60%以下,按照國際警戒線的說法,我們在安全區。我們總體是安全的,我們的問題在哪?不規范,很亂。《預算法》規定,只有中央可以發債,(但)實際上地方政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各種辦法借了很多債。未來這個問題怎么解決?一是中央正在修訂地方《預算法》,允許省級人民政府有發債權,債券市場發債要調整地方所需要的建設資金。《預算法》的修改雖然進入了三個階段,但還沒出臺。

  我們今年的政策是要求地方政府把地方債務納入地方財政全口徑預算管理。地方財政的管理口徑最窄時就管點稅收、預算內資金,后來把城建附加、教育附加等預算外收入也裝進去了,再后來把土地出讓金也裝進去了;今年,把地方債務也裝進去了。今年地方開“兩會”時,市長們向人大代表說,現在還欠了多少債,如果還,壓力有多大。這一說,很多地方就暴露出問題了,武漢市長告訴人大代表說,今年和明年一天武漢還債的壓力(是)一個億。這個錢從哪里來?市長說不知道,即興還錢。大家說你還要新開工那么多基建項目?市長也覺得不好意思,說一些不是急需的基建項目今年暫時不開工。就這么一個小小的改變,還沒開正門,全面的管理條例還沒出來,地方基建增速開始放緩了。這種增速放緩,我認為是好事,地方政府如果老是不規范債務,再過幾年超過了安全警戒線,麻煩更大。所以我們早點規范,早點把這個問題遏制住是好事。短期它會帶來一定的陣痛。

  中央抓住兩條來解決基建投資下降的問題。第一,加大中央基建投資力度。央企鐵路總公司今年要大規模啟動鐵路投資新開工的項目,年初說6000億,現在加大到8000億,其中對中西部的高鐵今年要陸續開工;東部地區,除了鐵總項目,各個省干勁也很大。鐵路建設,山東省準備以濟南、青島為中心,把高鐵通到所有地級市。如果廣東所有地級市都能與高鐵連接起來,廣州、深圳集合成的珠三角城市群未來的整體運行效率非常高,中心城區住宅的房價壓力可能就會減輕,這對提高整個城市化是有好處的。這方面中央在加大,要啟動沿海地區核電的投資。

  還有,為了治理霧霾,全國有7個省(市),廣東、江蘇、浙江、廈門、北京、天津、河北,從2014年開始,除了熱電聯動項目以外,不再允許上任何一個火力發電項目。廣東已有三個電廠,但沒實質性開工,因為把煤運到這來就地發電,空氣質量受不了。我們今年還要大規模開通電網,西電東送,廣東的電由廣西送過來。我們利用進口煤炭,在北部灣搞發電機,然后把電送到珠三角來。這些都需要中央大的投資,央企今年有很多項目要開工建設。

  第二,要把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面向民間投資來開放。今年中央已宣布了84個項目(開放),下一步要求地方政府也把公路、各種基建項目面向民間資本招投標。凡是那些公用型的項目只能政府自己干,只要將來有收費可能、有盈利可能的項目,完全可以拿出來面向民間資本招投標。隨著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向民間資本開放,我相信下半年基建投資也會加快。

  所以,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雖然會比去年的19.6%低一點,但我們有信心,全年投資增速維持在17%左右。外貿出口全年可以和去年差不多,大體在7%。如果把這兩個減速最明顯的因素解決了,短期回落的趨勢下一步會慢慢穩定下來。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會略高于上半年,全年實現7.5%還是很有希望的。

  中國經濟怎樣換擋?

  今年經濟那么困難,李克強總理為什么要把經濟增速放在7.5%?這是由我國的潛在增長力決定的。

  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速是由五大要素的潛力決定的,國家的經濟發展需要五個要素——人口勞動力;資金、資本;土地,自然資源,自然環境;科學技術;管理水平。這五個要素在不同的國家有所不同,不同的歷史階段也會有變化。這五大要素可以增長的潛力充分發揮起來的時候,所能實現的經濟增速就是一個國家的潛在增長率。其實,長期經濟增長平均速度和潛在增長率幾乎一模一樣。

  比如1978-2007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當時在10%。這30年我們實際增速是9.9%,始終圍繞著10%這個軸心在向上。長期來看,中間搞什么大躍進、搞什么刺激政策,都沒用,就是維持在增長的區間。所以,那時我們把8%-12%看作中國經濟的合理增長區間。為什么朱镕基經常要“保八”,8%是潛在增長的區間,低于8%可能就出問題了,高于12%通脹會出來。

  但2008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大幅下滑,開始進入經濟增速換擋期。怎么換擋?日本、韓國、新加坡,一旦高速增長期結束,換擋后進入中速擋。日本1956-1973年,18年高速增長9.8%,但是1973年至1990年這17年又放緩,年均增長4.3%;韓國1997年之前高速增長22.97%,但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是4%。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掉下來以后,中央領導也知道中國的高速增長期結束了,我們也要換擋了。

  我們很擔心會不會一下子從10%降到5%。國家發改委邀請國內7個最權威的機構幫政府算算中國的潛在增長率在2011-2020年還有多高。這7個機構到2009年把研究報告交回來,測算結果是最低不低于7%,最高的不高于8%。普遍認為,我們在高速擋和中速擋之間會多出一個擋,7%-8%的中高速這一擋還有10年。

  為什么中國必須減速?這次經濟掉下來不是短期沖擊造成的,是我們五大要素里的兩大要素發生了變化。

  第一是勞動力的要素。16歲至65歲稱為勞動適齡人口,16歲以下、65歲以上稱為被撫養者。勞動適齡人口占的比重越高,被撫養人占的比重越低,這個國家潛在增長率就很高,因為你有很高的人口紅利,勞動力成本較低,有優勢。7家機構都預測,中國勞動力拐點將會就在這十年之間,現在已出來了。2012年是我國勞動力的歷史拐點,之前的30、40年,中國每年滿16歲和滿65歲以上的人數相比,年輕的多,老的少,抵消完了以后,勞動力總量是每年增加幾百萬人,勞動適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是上升的。但2012年滿65歲的人已多于滿16歲以上的青年勞動力,這是我們擔心的。2012年以后的30年,中國每年減少幾百萬勞動力。2013年又減了244萬,這使得我國勞動力下降。

  2005年之前城鎮職工工資比2000年年均上漲7%,但2005-2012年人工成本年均上漲14.4%。為什么2005年以前工資漲這么快?為什么2005年以后不給人加工資?因為人招不到,最近就更難了。現在我國就業難主要是大學生,農民工供不應求。有個單位3000塊錢(月薪)想招個農民工招不來,農民工說3000塊錢想招個農民工?招個大學生還差不多。(國家)好心擴招,(讓更多的)孩子多讀四年書,緩解當時的就業難。沒想到,四年孩子進了大學不好好讀書,打游戲,出來以后還不如農民工;如果不上大學,跟著農民工干四年,現在挺能干的,讀四年還成了眼高手低。這種工資成本的上升是很驚人的,所以,國家要趕緊調整政策,要不然制造業是在自殺,哪有工資每年上漲10%以上的,再漲幾年制造業就死了。

  還有生孩子,通通放開讓她生就完了,城市里的人現在讓她生,她也不敢生。只有農民無知者無畏,敢于生,愿意生就生,挺好,將來勞動力還沒那么短缺。還有是推遲退休年齡,如果再這么磨磨蹭蹭將來要出問題。過去是6個在職工養一個退休者,現在已到了4個半,再這樣下去就變成3個人養一個人了,趕緊要推遲。潛在增長力下降,和這個因素有很大關系。

  第二個因素是環境。勞動力拐點是2012年出現的,環境的拐點是2013年出現的。2013年全國大規模的霧霾,我們在犧牲環境。我們為了環境寧可主動減速,今年煤炭用量就要減速。去年煤炭用量增長3.7%,今年要下死命令,只允許增長1.5%,對每個省(規定)今年允許用多少煤炭,都是計劃經濟的辦法。

  中國經濟關鍵是用好儲蓄

  未來十年,中國仍是一個投資主導型的國家。投資主導型國家是增速,雖然我們的兩個要素開始變化,但資本、資金這個要素沒有大變化。一個國家是投資主導型還是消費主導型,是儲蓄率決定的。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期(的儲蓄率)達到30.8%,韓國高增長期的儲蓄率是37%,新加坡更高,最高年份達到43%。

  誰也沒中國厲害,中國2012年儲蓄率達到了50.5%,這是奇跡,從來沒有一個經濟大國的儲蓄率超過50%的。50.5%是歷史最高點,未來會往下降。但即使一年降一個百分點,降到30%那也要20年。最保守地說,十年內的儲蓄率足以支撐我們仍是一個投資主導型的國家。所以,我國未來能保持7%-8%的增速,最關鍵的因素不是出口,不是消費,而是把儲蓄用好,把投資的潛在增長力發揮出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說:“現階段,投資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我們要把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關鍵。”所以,不是不要投資,而是投資方向要改革,由過去的政府主導型變成讓市場起決定作用,政府更多的投到公共性的方面。另外,我們無論是基礎設施、服務業,還是制造業,甚至包括房地產,很多方面還有巨大的投資空間。

  所以,我們如果能把投資領域的“蒼蠅”、“老虎”都抓住,少一點跑冒滴漏;政府干好自己的角色,不要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就是當裁判員也把建筑、把工程質量抓好,甚至投資增長速度降一點,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不會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中國還能保持投資的合理增速,中國保持7%-8%的投資增長能力,還是完全能實現的。對于未來的經濟平穩增長,我們要充滿信心,不要為今年短期的一些數據迷住眼皮,決定經濟走勢的還是我們中長期的基本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關閉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聞烏魯木齊暴恐案5暴徒喪命 目擊者講述
  • 體育女足負日本無緣亞洲杯決賽 魯能五輪首勝
  • 娛樂劉強東初戀出席京東上市 奶茶妹妹祝福
  • 財經限購即將淡出 住建部或已明確方向和趨勢
  • 科技發燒Ke:用3D打印技術自制鋼鐵俠裝備
  • 博客唐朝為何將長安選定為都城?
  • 讀書優劣懸殊:抗美援朝敵我裝備差距有多大
  • 教育入學116公斤畢業減半 小胖妹變女神(圖)
  • 江濡山:“非常時期”需要非常之策
  • 朱大鳴:不對稱調控將讓房價發生暴漲
  • 葉檀:內幕難求證 王亞偉時代結束
  • 易憲容:國內樓市舊式調控將壽終正寢
  • 慕容小散:魯豫有約A股 福兮禍兮?
  • 曹中銘:舉牌潮為上市公司敲響警鐘
  • 徐斌:中國金融風險至今為止可控
  • 許一力:允許地方政府直接發債意在哪
  • 葉檀:事業單位鐵飯碗會不會捧得更牢
  • 傅蔚岡:以藥養醫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