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中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商以精益管理和低成本制造應對艱難時世的秘密
文 《環球企業家》記者 謝丹
乍看上去,在強手云集的無錫尚德,龍國柱并不顯眼:他并非尚德創始人施正榮高薪聘請的資深光伏專家,也沒有值得炫耀的海外工作背景,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在生產一線默默無聞。但33歲的龍國柱在這家創立8年的公司工作了6年,這位施正榮一手培養的子弟兵,在去年金融危機中展示出對尚德賴以成名的精益生產和低成本策略的罕見執行力。
2008年8月,龍國柱調任尚德揚州公司總經理,負責尚德揚州生產基地的籌建。按照規劃,這將是一條全球技術最先進、生產設備最精良、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龍國柱自信能將自己籌建洛陽尚德的成功經驗在揚州得以復制,但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卻打亂了他的步伐。
這個年產3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新工廠原本有3億元的廠房建設預算,但金融危機下,為了節省成本,龍國柱花了4個月時間將成本壓縮到了1億——這并非易事,龍率領團隊全部重新核算了每一個小項目的成本構成,刪去不必要的建設投資,并跟已經簽署了合同的建筑供應商開始一輪一輪的重新談判,“要讓他們同意,這很難!饼垏f。
龍國柱篤信自助者天助,并自認是“想做一件事,不吃飯不睡覺都要做成”的人。讓他欣慰的是,廠房建設成本得以成功壓縮,但壞消息是,此后金融危機的深入爆發,使得90%市場在歐美的中國光伏企業遭受重創,作為這一行業的領先者無錫尚德也不能例外,在市場最為寒冷的去年第四季度:尚德出現了歷史首次巨虧,6590萬美元,毛利率從20%直降為0.6%。在市場萎縮、前景不明時投巨資擴大生產顯然并不是明智的選擇。施正榮最后拍板,后續建設暫緩。
成本裁剪術
今年6月,龍國柱從尚德擴張的最前線調回無錫大本營,擔任尚德兩大生產業務之一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工廠的總經理。組件是光伏電池的下一個環節,簡單講就是要把成品電池組裝成電池組件。表面上看,組件技術含量并不高,但其復雜性卻極具挑戰。電池組件是太陽能電池生產中勞動力最密集的環節,如果說其它環節的管理重點都在生產設備、工藝技術的話,龍國柱則重點要管好手下這5000多號組件工人,這占到尚德在無錫員工總數的一半以上,他們24小時晝夜不停的生產。同時,尚德遍布全球的客戶從下單到產品出貨只間隔不到一周時間,其間對人員的匹配組織、生產線控制系統、產品的多樣性、交付的及時性、物流的響應速度、信息化平臺的對接等等無一不需要精打細算,照顧周全。
擺在龍國柱面前的難題是,金融危機讓電池組件的價格陡降,但客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卻在不斷提高。如何盡快降低生產成本,以適應市場對產品價格下降的預期,成為龍國柱的首要任務,顯然,他需要迅速拿出一套解決方案。
龍國柱開始對那些生產輔助員工進行工作量飽和度的大摸底,最后竟精簡出了100多人下到現場去支持一線工作;為了提高生產一線直接操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他開始組織他們定時休息,以避免分散休息帶來的效率降低;工人在等待機器操作的幾分鐘時間也納入了他的“微流程分析”,在這段空余時間內可以安排其它操作;甚至,為了能在現場出故障后實現快速處理,他沒收了20多臺生產主管和設備工程師的辦公室電腦,龍國柱此時表現出強硬的一面,“就是要督促他們直面現場!”
不僅如此,5個月內龍國柱還消減了尚德價值600萬美元的產品庫存(這占到總庫存的40%),庫存的消化則意味著寶貴的現金流。同時,通過調整工藝參數等措施,過去生產線的“瓶頸產能”也得到不斷突破,5個月下來,產能比過去提升了30%。
對這個認為自己最大優點在于“腳踏實地”的人來說,干生產對他來說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事實上,從加入尚德的第一天起,6年來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生產第一線,從最初的電池制造,到奔赴洛陽籌建新生產基地,再到調往揚州籌建揚州尚德,龍國柱對太陽能電池生產的每個運行環節都了然于胸,“哪個環節該走什么流程,遇到問題該找誰,在什么時間內要做到什么程度,我都經歷過。”龍國柱說。
于是,不難理解龍國柱能如此迅速地拿出“對路”的縮減成本措施。最后的成果是,尚德的電池生產成本降低了40%,當然,這其中有一部分是硅料成本降低的因素。
在加入尚德之前,電氣專業的龍國柱曾在一家電力國企和硅片生產外企做過4年,但讓他改變最大的還是在尚德的6年,6年中,他實現了從中層生產主管到生產業務負責人的職業躍升。龍將此歸功于董事長施正榮對管理層不斷學習的鞭策。他本人參加的培訓不僅僅是光伏行業的專業培訓,還有如TPS豐田生產體系培訓、普華永道的財務培訓、清華大學的MBA培訓等等各種外部培訓,“都是公司出錢,來培養自己的管理人才!饼垏瞧渲械氖芤嬲。
過去的一年對龍國柱而言意味著壓力,因為“公司上下都彌漫著一種危機感”,在他過去10年的職業生涯中,這種壓力還出現在了2006年2月,他被委以重任奔赴洛陽籌建洛陽生產基地的時候。當時,那是我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
那對龍國柱來說無疑是最艱難的時期:在“人生地不熟”的洛陽,展現在龍國柱眼前的是一片茅草地,他的團隊也僅有20多人——一切從零開始,以至于6個月后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這個年輕人無意中創造了行業里項目從建設到投產的最快紀錄。
龍國柱采取了三線并行的辦法,同步建廠房,同步采購設備,同步招聘培訓員工,要讓這些事情協調一致還不是最難的,對長期專注于生產工作的龍國柱來說,學會與當地政府和金融機構打交道才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歷練。“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挑戰!饼垏寡,“銀行、海關、稅務、公安、消防、建設局、財政局、環保局等都要建立良好的關系,這很難,而我以前只需要思考怎么把電池做出來而已。”龍說。
當洛陽尚德當年的產值達到17億時,龍國柱當時已膨脹至500人的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