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粵高速、中集集團兩家公司不約而同地發布內容相似的公告:公司外資股股東減持股份。
公告提示,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粵高速外資股股東怡保工程海外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粵高速B”8541.175萬股和外資法人股3000萬股;到2001年3月23日時,這家公司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減持469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59613%,目前尚持有“粵高速B”3851.175萬
股和外資法人股3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17486%。而中集集團B股股東LONOURINVEST-MENTSLTD在3月7日至3月27日之間,共減持“中集B”1701萬股,達到公司總股本的5%,仍持有“中集B”919萬股,占總股本的2.7%。
公告出來的當日,滬深B股市場對此消息都作出了激烈的反應,雙雙以陰線報收。其實,不能將此現象簡單理解為心理影響被市場所放大,它更多地體現出心理因素與市場因素的綜合反應。因為大家明白,粵高速和中集集團的公告只是外資股東減持股份到了5%的警戒線,而更普遍的減持現象只因沒有“撞線”才未浮出水面而已。這種感受只有那些置身B股市場的投資者才會有切身的感受。更何況這種減持也非始自今日。2月28日,小天鵝B第一家宣布外資非流通股上市,引得市場人心惶惶,而3月6日、7日前后,絕大多數B股都放出了巨量,無一不在證明B股中原來大股東正在利用政策利好開始大規模撤退。
出逃機會千載難逢
利用眼下的機會大規模減倉,對B股老股東來說,絕對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
2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出通告,B股市場對境內居民開放。此舉標志著政府開啟了讓內地投資者合法買賣B股的大門。受此消息的刺激,長年被內地廣大投資者視而不見的B股一下子變得人見人愛起來。B股成了股民們掛在嘴邊的話題;而證券媒體更是推波助瀾,有關B股的宣傳鋪天蓋地;券商們則是掏出大把的票子做廣告,想把新入市的B股股民拉進自己的“戰壕”。
2月28日B股市場重新開市后,大盤連續四個交易日漲停,每天有多只B股掛在漲停板價位的買單數量遠遠超過其總流通數。也就是說,老股東此時要想出手將不費吹灰之力。
以3月6日為分水嶺,B股成交量驟然放大,老股東紛紛出逃,一日換手率超過30%的個股比比皆是,一周換手超過100%的個股更不在少數。縱使其中有T+0因素的影響,但連續十數日的巨額成交量也足以說明很多B股老股東已順利實現了勝利大逃亡。
為什么在輿論一致認為B股還有較大漲升空間的時候B股老股東要急于出逃呢?原因很簡單,其一,B股市場在對境內居民正式開放之前,已為境內力量所主導。有數據顯示,2000年B股成交量的85%來自于境內機構,外資在B股市場已處于配角地位。由于當時境內居民合法買賣B股的大門尚未開啟,能夠鉆空子混入其間的明顯以機構資金居多。其二,2000年滬深兩市B股市場以絕對漲幅雄踞世界股市之冠,滬市B股年升幅高達140%,深市B股年升幅也超過70%,個股升幅最高者接近1000%,再加上B股市場復牌后持續攀升,任何主力都沒有不愿出局之理。股市中有句諺語:“進去容易出局難”。一個主力將股價上上下下折騰幾個來回,一年半載都難以將籌碼出干凈,還不考慮市場風險和資金成本,如今有機會能夠一天之內出干凈手中獲利甚豐的籌碼,還會為了“魚頭”上的那點肉苦撐著嗎?所以,出逃是老股東的必然選擇。
中小股東爭先恐后
B股市場停牌之后的一個星期里,開立B股帳戶成了眾多投資者的頭等大事。據統計,2月26日,滬深兩交易所境內居民個人開立B股帳戶高達12萬多戶,2月27日,開戶數更是高達215235戶,兩天合計開立B股帳戶共342010戶,遠遠超過過去8年間滬深兩市B股開戶數的總和25.58萬戶。這種情況在全世界各個證券市場都是絕無僅有的。
境內居民個人開立B股帳戶數以十萬計,反映出中小投資者成為B股大門開啟后的生力軍。那么境外資金的流入狀況如何呢?據報道,由于當局不允許臺灣居民投資祖國大陸的B股市場,以致于怨聲載道。而港澳地區的資金倒是可以源源不斷地流入內地股市。在深圳,一營業部反映,自2月28日以來的一段時間里,每天有少則一千萬港元,多則幾千萬港元的增量資金,匯入營業部的帳戶,相當部分的資金是由境外匯入。據稱,這等規模的營業部在深圳至少有20家,因此,保守估計每天新進入深圳地區各證券營業部進行B股交易的資金量平均應在5億港元上下。但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這些匯入資金的數額普遍不大,多數是幾萬、十幾萬港元,資金在百萬港元以上的單子并不多見。而上海地區也是三、五千,一、二萬美元的匯入款項居多。這些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方面的數據,從不同側面證明了B股市場的后續資金以中小投資者為主。
洼地效應逐漸消失
2月28日起,B股市場在停市近十天后復市,大盤能連拉四個漲停板,A、B股市場的巨大剪刀差是其最根本的動因。A、B股的巨大落差吸引了巨量資金流入B股市場,也使得價格“洼地”迅速消失。而從長期看,這種暴漲得不到B股公司自身內在價值的支持,因此,呈現出一種極其明顯的資金推動型特征。資金推動型的基本表現就是流動速度快,換手率高,持股時間短。尤其在短時間內能獲取超額利潤的前題下,這種特征就更加明顯。
從2月28日至4月16日的33個交易日里里,滬市B股由83.20點上漲到177.47點,升幅超過110%,深市B股由127.72點上漲到358.82點,最高見385.38點,絕對升幅達200%。再來看一看B股的市盈率狀況,滬市B股平均市盈率已高達53倍,深市B股平均市盈率也接近40倍。由于B股市場中垃圾股的比例較大,即使A、B股之間在價格上仍有一定的距離,但滬市B股從市盈率上看與滬市A股已差別不大。有專家計算后認為,如果再加上換匯或利息等方面的損失,以目前的點位和價位介入B股市場,風險已大大凸現出來。
另外,2月底大筆資金進入B股市場,等待A、B股早日并軌也是人們心中的一個良好預期。而此后中國證監會高層人士在多種場合明確表示,A、B股并軌是很遙遠的的事情,在人民幣于正常項目下可自由兌換之前,并軌還不具備可操作性。這種表態無疑使很多匆匆進入B股市場的人心中那份希冀變得遙遠而模糊起來。
擴容改變短缺局面
B股市場對境內居民開放之后,有關B股的消息不絕于耳,其中的一類聲音特別值得留意。其一,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南方證券等幾大券商紛紛表示,盡管幾年來B股市場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但從事B股承銷業務的投行隊伍一直沒有萎縮,面臨B股市場難得的發展機遇,公司的B股承銷業務隨時都可以開展起來;其二,部分老牌B股公司對外宣稱,將繼續利用B股市場擴大融資規模,此舉表明B股公司增資擴股的序幕即將拉開;其三,有些公司表態愿意進軍B股市場。這顯示在A股市場排隊遙遙無期,創業板大門不知何時開啟的情況下,有些企業已經把目光瞄準了原來根本看不上眼的B股市場,B股市場將很快迎來一輪擴容高潮。
B股市場在向境內居民開放之前,滬深兩市總共有B股114只,當前市值約130億美元。面對外圍囤集的750余億美元的資金,顯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這也是促使B股復盤后暴漲的另一大因素。而對于管理層來說,看中的不僅僅是境內居民手中750億美元的存款,更重要的是吸引國外資本的大肆介入。前期B股市場的狀況顯然做不到這一點,所以管理層的意圖非常明顯,第一步是使B股市場這潭幾年來波瀾不驚的死水變成活水;第二步就是放水養魚,擴大B股市場的陣容;第三步才能順理成章地將境內外的外匯資金吸引過來。如此一來,一是引來了市場經濟建設中急需的資金,二是救活了一個幾近休克的B股市場,正可謂一箭雙雕。
境外資金隔岸觀火
3月初,管理層對外界表示,要創造條件吸引境外資金進入B股市場。那么,面對B股的一路高歌猛進,境外機構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日前,世界第六大保險公司———英國商聯保險公司國際業務發展部負責人馬利塔森表示,包括商聯在內的很多外國投資者看好B股市場。但他同時表示,中國B股市場只是外國投資者們巨大投資組合中很小的一個部分。他們一般會考慮兩種風險:一種是B股市場本身的風險,另一種是股票上的風險。
一些歐美大券商認為,中國B股市場不適合大資金過多介入,也不可能成為主流投資方向。霸菱證券的代表認為,中國境內很多投資者過分注重對股價的投機,缺乏長期投資行為,使得股價飛速攀升。這樣一來,就導致了許多境外獲利基金開始逐步撤離B股市場,轉向其它更理性的市場。
而作為深圳B股唯一的外資港幣結算銀行,渣打銀行的托管業務量在B股市場對境內開放后出現了大幅增長。有關負責人表示,渣打銀行在全球的客戶已經開始通過多種方式關注中國B股市場。由于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和近期股市的低迷,一些國際基金勢必會將目光轉向亞洲新興市場,而日漸活躍的B股市場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也與日俱增,有的國際投資者還表示未來兩三個月內會來中國實地調查B股市場。但他同時強調,B股市場能否持續繁榮有賴于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增強,以及市場各個環節同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
也許人們的希冀是美好的,但在B股市場整體市盈率遠遠高于國外市場的前提下,要想讓境外長線資金積極入市,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六月來臨是福是禍
2月下旬,管理層發出通知要求,2月19日之前存入銀行的外匯方可進入B股市場交易,2月19日之后存入銀行的外匯只能等到6月1日后才可以買賣B股。
這個政策的出臺,一方面疏緩了巨量外匯幾天內集中涌入B股市場所造成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使得第一時間里擠入B股市場的投資者心中有了點底。他們初步判斷,如果2月28日之后的幾天B股市場算是發動了第一場戰役的話,那么B股市場在6月1日之后在新資金的進入下應該還有第二次戰役,也就是說在6月1日之前,B股市場基本上是安全的。
事情果真如此簡單嗎?非也!正如B股未對境內居民開放之前,大批境內資金已經繞道而行,提前進入B股市場一樣,這一次資金進入以2月19日為界的規定也沒能有效阻止住一些后續資金提前進入市場。這已是公開的秘密,而從公開信息上也可以看到,管理層已經對此展開了調查。盡管尚沒有確切的數字統計,但從常識判斷,提前流入B股市場的應該不是零星資金。
這里面透露出一個信息,如果已經有相當數量的資金提前進入了市場,那么6月1日之后的資金進入將會呈現出一種什么狀況呢?恐怕已經不可能呈排山倒海之勢,倒更可能是涓涓細流。果真如此的話,許多人寄予厚望的B股“夏季攻勢”又將如何演繹呢?如果沒有了第二次戰役,那么B股的風險就必將在6月1日到來之前凸現出來。
B股市場,在不斷地創新高的過程中,孕育的市場風險已經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