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農業摘牌有利于民營企業增加公司透明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4日 08:34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馮戈 5月20日,歐亞農業被香港聯交所摘牌。該事件并沒有在香港資本市場引起太大的震動,這表明香港資本市場已經進入對內地民營企業上市的適應期。 在2002年9月,香港主板上市的歐亞農業因未及時披露敏感信息遭香港證監會停牌,
歐亞農業只是個案。內地民營企業已重新獲得香港資本市場的信任,最近兩年內地民營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潮更加洶涌。2003年,魏橋紡織、物美超市、長城汽車、紫金礦業等先后在港上市,其中長城汽車、紫金礦業的公開發售部分獲683倍和743倍超額認購,從而將這股上市熱推向高潮。 毋庸諱言,已經在港上市的部分民營企業自身的確還存在一些缺陷,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民營企業身上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早期的民營企業是在夾縫中生存、發展起來的,其艱難創業之中有自身的特長也有其局限。民營企業既有積極開拓進取的一面,也有不規范的一面,民營企業在信息透明度、治理結構、財務制度方面也不太規范。 雖然有個別企業海外上市目的不端正,為圈錢粉飾材料、虛增業績,但這不是主流。大多數民營企業的上市動機是為了引進戰略投資者,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由于民營企業多是家族式企業,公司治理結構也多是比較粗放狀態的,短期內實現公司治理結構的徹底改變不太現實。因而,很多民營企業海外上市以后,雖然短期內達到了上市要求,但是企業文化、管理水平卻無法完成質的飛躍,公司長期運行過程中,企業治理結構就相對滯后了,這導致一些企業出現問題。 要改變這些,民營企業必須要脫胎換骨,需要通過引入公眾投資者等辦法繼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需要讓投資者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接受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監督和約束。 歐亞農業被摘牌具有“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應,它將使其他已在港掛牌或欲掛牌的民營企業認真改進公司治理結構、增加透明度,形成看重股東價值的現代市場經濟理念,有利于公司的長期發展。隨著市場逐漸有序、管理逐步規范,上市民營企業的質量將會提高。總之,歐亞農業被摘牌長期看對其他民營企業及香港股市都是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