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港上市——青島啤酒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以首只H股身份上市主板,當時的聯交所主席李業廣及行政總裁周文耀出席上市儀式,見證此歷史時刻。事隔十年,青啤繼續充當H股領頭羊,成為主板股價回報最佳H股之一。
★上市集資額最高——中國石化
2000年10月19日掛牌主板的中石化,上市集資金額達266.81億元,成功超越較其早半年上市的中國石油的223億元,成為歷年H股上市集資額之冠。
★超額認購倍數最高——深圳中航
投資者最熱衷認購H股的時期是1993年H股初面世和1997年回歸前后。深圳中航1997年9月公開招股,正好趕上回歸后兩個月大市興盛之最佳上市時機,獲得652.58倍的超額認購。
★市值最大——中國石油
作為內地石油業界龍頭,中國石油的整體市值達3868億元。雖然中石油僅撥出一成股份來港發行H股,市值仍高達387億元,足以成為H股市值之首。
★股價表現最佳——北京同仁堂
盡管創業板對大型機構投資者的吸引力遠遜主板,但股價升勢最凌厲的H股卻來自二板市場。2000年10月31日上市的同仁堂,截至上周五收市報十二點九元﹖較當年上市招股價的三點二八元大升二點九三倍﹖成為股價回報最佳H股。
★首只民企股——浙江玻璃
一直以來,投資者對H股的理解基本上與國企股劃上等號。直至2001年12月10日,隨著民企股浙江玻璃率先以H股形式成功上市主板,H股自此不再等同國企股。其后,因部分民企股相繼被揭發涉嫌造假賬等違規行為,不少民企股為求得投資者的信任,不惜選擇審批手續較繁復、規則也較嚴的H股形式上市。
★上市最多年份——1997年及2002年
投資者憧憬香港回歸熱炒中資類股份,為H股營造歷年最佳的上市集資氣氛。1997年共有16只H股掛牌主板,集資總額達320.38億元。至于同樣錄得16只H股上市的2002年,情況與1997年截然不同,該年的H股上市熱潮主要由創業板引發,年內上市主板及創業板的H股分別有4只和12只,集資總額卻只有179.33億元﹖較1997年少四成四。
★集資額最高年份——2000年
盡管2000年僅6只H股在港上市,主板及創業板各占一半。但該年的H股集資金額卻高居歷年之冠,達523.95億元,較1997年H股上市旺年的330.84億元還要高五成八。主要是因為內地兩大石油巨子中石油及中石化分別于該年4月7日及10月19日上市主板,單是這兩家巨無霸企業的上市集資額已達490億元。
★上市不融資的股票——華能國際電力
一般而言,H股在香港上市是旨在吸納國際資本壯大企業發展,所以H股在經過股份制改造后便直接尋求來港上市或同時在港及以美國預托證券(ADRS)方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然而,華能國際電力的上市途徑卻稍異。華能早于1994年10月5日以預托證券形式在紐約上市,直至1998年1月21日再以介紹形式掛牌主板,成為唯一一只在港上市時沒有集資的H股。
★最活躍上市保薦人——中國建設財務
歷年最活躍H股新股上市活動的投資銀行當數中國建設財務。據聯交所的資料顯示,該行曾為9家H股擔任上市保薦人或聯席上市保薦人,包括首只H股的青島啤酒、儀征化纖、天津創業環保前身的天津渤;、洛陽玻璃、吉林化工、深鐵路、廣東科龍、深圳中航、華能電力。中國建設財務乃當年中銀旗下之投資銀行,中銀重組后,現時旗下的投資銀行為中銀國際BO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