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B股投資者來講,在經過了2月19日的瘋狂和6月1日以后的失落以后,現在B股的發展主要在于管理層的政策取向。
中國加入世貿協定后市場將會逐漸放開,內引外聯的力度將加大。目前,國內投資者僅限于個人,機構投資者還沒有獲準。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徐宏源在中國投資基金峰會上對記者說:目前市場傳言B股將對境內機構投資者開放是謠傳,近期絕對沒有可能
性。這和國內A股市場大力提倡的發展機構投資者的理念的是背離的。在2月19日僅僅向國內個人投資者開放是為了保持B股市場一定程度的純潔性。察看以下的有關B股市場的政策動向,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加入世貿塵埃逐漸落凈之后,有關B股的監管和政策變更也一步緊似一步。從要求券商自查到交易規則的改變,管理層對于B股市場的純潔性的要求和對理性投資的培育可以發現,B股市場在向一個獨立的證券市場逐漸邁進。
2001年11月9日,證監會要求券商對B股業務自查自糾,2001年11月11日,外經貿部和證監會聯合發布的《關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資有關問題的若干意見》中談到,外企可在境內發行A、B股。2001年11月16日,A、B股印花稅率降至2‰。2001年11月19日,12月1日起B股交易改為T+1。2002年1月8日,《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出臺,明確規定券商不能進行B股自營。
雖然上述一些政策的出臺曾經從短期上對二級市場的走勢有一定的打壓作用,但是管理層對B股市場的拳拳愛護之心可見一斑。如果管理層采取合并或者取消的態度對待B股市場,上述的調整就是完全無謂的用功。正如一些市場人士所言,不怕監管,就怕不管。在中國正式加入世貿以后,對中國證券市場的開放程度也從側面提供了B股獨立發展的依據和基礎:中國加入WTO后,對證券市場開放程度的承諾:
1。外國證券機構可以(不通過中方中介)直接從事B股交易;
2。外國證券機構駐華代表處可以成為所有中國證券交易所的特別會員;
3。允許外國服務提供者設立合營公司,從事國內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外資比例不超過33%,加入后3年內,外資比例不超過49%;
4。加入后3年內,允許外國證券公司設立合營公司,外資比例不超過1/3。合營公司可以(不通過中方中介)從事A股的承銷,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債券的承銷和交易以及基金的發起。
結合近期有關B股非上市外資股的流通上市的舉動,管理層實際上給B股的發展留下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1)短期不開放A股市場是將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的外資引向早已存在的B股市場;(2)對B股一級市場的開放是增加B股的市場準入者和發展B機構投資者;(3)對非上市外資股的逐漸上市流通是對歷史遺留問題的分步解決。
從以上的承諾我們是否可以理出一條發展的脈絡:獨立發展B股市場,逐步引進外資活躍B股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借外企在境內發行B股提高B股市場的質量,從而恢復B股市場的融資功能。
但是,在種種跡象指向獨立發展的去路之后,有一個問題不能不引起重視,如果獨立發展,那么交叉的H股是否會對B股形成沖擊呢?如果說2001年對內開放B股的結果讓人有點始料不及的化,管理層的進一步動作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將更加復雜。筆者估計這也是為什么香港頻頻促請對內地開放H股而遲遲得不到回應的原因吧。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