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波瀾不興,人氣漸漸淡漠,B股市場定位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
周一,滬綜合B指在153—151點,僅僅2個點的區間內振蕩,成交量1億美元;深圳B股市場更是波瀾不興,成交量不足1億港元,投資者交投興趣全無,多空雙方均在觀望、等待。
等待政策的明朗,等待市場的重新定位。但事與愿違,QDII制度即將推出的消息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近期人民銀行行長多次暗示,可能推出QDII制度,即組建合規機構投資者投資香港市場。QDII制度一旦推出,對B股市場將形成一定的沖擊。簡單地說,由于香港股市的市盈率比B股市場低,其投資價值比內地股市高,且該市場相對成熟、活躍,方便大資金的運作,因此,QDII的推出會分流B股場內資金。當然,這僅僅是一種試點,大規模推出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其對國內B股市場的打擊主要體現為心理方面,進一步加深了B股市場投資者的困惑。近期B股市場上沖無力,下跌惜售的走勢,明確地反映出短期市場失去了方向,成交量的持續萎縮,反映出投資者心態非常疲弱。
技術面同樣反映出這一點,當前的均線系統失去了趨勢指導的作用,5日、10日、20日均線全部粘合在一起,且呈現水平發展。而上周五推出的傭金下調與改革制度,對B股市場影響都非常有限,當天B股大盤短暫高開后,一路振蕩下行,成交量仍然是萎縮,說明B股市場病入膏肓,非猛藥不可治。這劑猛藥就是“B股市場定位問題”,明白地說,就是2002年能否恢復B股市場新股發行,實現B股市場再融資功能,這將決定整個市場的大趨勢、大周期。
近期政策動向似有松動,透露出這樣一種傾向:讓外資企業在B股市場試點。回顧上周一中國證監會頒布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7號———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內容與格式特別規定》,依規定,發行人招股說明書應遵循證監會有關內容與格式準則的一般規定外,還應詳細披露可能存在的一些風險以及其與股東的關聯交易情況等,此規定已于今年3月19日起正式實施。其中,特別強調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投資者在中國大陸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也參照本規定執行。這似乎暗示外資企業在中國上市即將全面鋪開。
結合近期有關B股非上市外資股流通上市的舉動,管理層給B股的發展留下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最終,會否通過外企在境內發行B股提高B股市場的質量,從而恢復B股市場的融資功能,獨立發展B股市場呢?
(廣州證券尹飛)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