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兩家上市公司的外資法人股東公告減持B股,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大江股份稱,截止2002年3月13日,公司第一大股東正大上海有限公司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B股市場累計減持股份6763.057萬股,累計減持比例達公司總股本的10%。無獨有偶,聯合化纖同時也遭到了外資股東的大幅減持。截至3月14日,冠亞國際有限公司所持的1000萬股外資股現已全部出售完畢,占股份總額的5.99%,而這部分股份2001年10月31日起才獲準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流通。專業人士指出,加入WTO后,外資法人股東仍然紛紛減持B股確實有些不同尋常。
其實,種種跡象表明,外資法人股東在此之前已紛紛拋售B股。佛山照明今年2月28日公告稱,截至2002年2月25日,作為外資股東之一的ARRAN VESTMENT PTE LTD已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售出所持有的全部B股股票,累計減持B股數量達到1817萬股,占總股本的5.07%。除舉牌減持之外,已公布年報的一些B股公司也顯示,相當部分外資法人股東在去年下半年悄然間減持了大量B股。金泰B股的年報顯示,有兩家外資法人股東已從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山航B2001年報則表明,與2001年中期相比,外資法人股東在去年下半年減持了約40%的B股。
根據中國證監會2000年9月1日發布的《關于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公司非上市外資股上市流通問題的通知》中規定,經中國證監會核準,B股公司外資發起人股自公司成立3年后,可以在B股市場上流通,而外資非發起人股則可以直接在B股市場上流通。此后,2001年2月至6月B股市場的井噴行情中,外資大股東大規模撤退。2001年中報顯示,境外投資者不僅數量大幅減少,而且持有B股數量也明顯減小。
去年下半年,盡管B股市場相對低迷,仍有外資法人股東不斷拋售B股,表明部分外資法人股東退出的意愿比較強烈。僅在2001年12月18日和19日兩天,就有深華發B股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繼發布公告,稱其外資大股東通過交易所系統減持B股,比例超過5%。深華發B股外資大股東更在12月4日、8日和19日3次減持。
業內人士認為,外資法人股在2001年下半年仍然大量減持B股,主要在于B股市場的發展前景仍然不明朗。一方面,B股市場的規模并沒有太大的改變,流通性問題依然較為嚴峻;另一方面,B股市場的基本面也沒有變化。這表明,如何進一步發展B股市場日益迫切。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