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林:內地制造業信息化市場將面臨八大變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1日 14:09 中國管理傳播網 | |||||||||
中國管理傳播網專稿 作者 王汝林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電子商務專委會副主任 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中國未來的比較優勢仍然在制造業。因此,加快制造業的信息化建設對于加快我國現代化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的制造業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到2003年6月制造業信息化指數增長達到18%。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和互聯網周刊發布的“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的調查結果顯示:在“500強”中有400家以上屬于制造業企業。 中國雖然正在向制造業大國轉化,但應該看到,中國制造的產品品種少,附加值和技術含量還較低,目前真正在全球市場上處于領先水平的制造業企業則更少。從制造業的人均勞動生產率看,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特別是創造產業的主體技術多依靠國外,企業集中度低,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而且圍繞大型骨干企業的中小企業群體也未形成。距離實現決策信息化、生產過程信息化、市場需求和生產供給信息化、企業管理和社會管理信息化的目標,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因此,要加快制造業的發展,制造業信息化產品的生產企業和為制造業服務的信息化產品和方案提供商,都應該把握和認識世界制造業的發展態勢和發展特點,必須分析和看清制造業信息產品化市場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變化。 把脈世界制造業的五大變局 研究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產品市場,必須認識和把握世界制造業市場的變化。 從20世紀80、90年代開始,由于信息技術的推動,國際制造業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是: 1、由實體制造向“虛擬制造”轉變 由實體制造向“虛擬制造”轉變是國際制造業在信息技術推動下產生的顯著變化。 虛擬制造只有在信息技術充分發展的條件下才能進行。虛擬制造憑借先進的信息傳播手段和無形資產去整合別人的資源、別人的力量,以其獨有的核心能力進行整體策劃或資源調配,就能實現其戰略構想。如美國著名的耐克公司:自己只生產 “耐克鞋” 關鍵的氣墊系統,其余全由外部加工制造商提供。憑借其獨特的設計能力,耐克公司將主要精力集中于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營銷上,通過無形資產輸出,在全球范圍制造和銷售“耐克牌”運動鞋,其產值連年以20%的速度遞增。 2、由完全制造向網絡化總裝制造轉化 網絡提供了制造商和加工廠之間的最短路徑連接和最快速度成交的現實可能性。利用這一優勢,制造業在全球范圍內建立零部件的加工基地,自己負責產品的總裝與營銷的經營模式,近年來獲得了飛速發展。 如波音747飛機的450萬個零部件,就來自近10個國家,1000多家大企業,15000多家小企業。由英國總裝生產的汽車:其發電機來自瑞典;控制設備來自德國;底盤、彈簧來自美國;車身來自意大利。網絡,已經成為過程控制的調度、指揮和控制中心。 3、由本地制造向轉移制造轉化 當前,制造業跨國轉移的總趨勢是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由技術領先國向其他國家擴散。這種轉移突出的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由于發達國家的勞動力成本的日益增加,他們開始把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紛紛移向發展中國家,利用發展中國家廉價的勞動力,力求在全球競爭中取得成本優勢。 其二是:由于發達國家企業面臨來自環境保護方面的壓力日增,迫使他們將對環境具有較大負面影響的資源與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制造業,移向發展中國家,實行污染轉移。 網絡使這種跨國轉移成為了可能。他們通過網上進行原材料的采購和調撥,進行生產的調度和管理,又通過網絡把產品銷往全球市場。 4、由單純制造向制造服務業轉化 由于制造業從總體上來說利潤呈遞減趨勢,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則呈利潤遞增趨勢,跨國制造公司出于追逐利潤的需要,紛紛調整其戰略,將競爭重點從產品制造轉向客戶服務,以提高制造業的獲利能力。 如通用電器(GE)明確提出要把GE由制造業公司轉變為服務業公司,并已經進行了戰略調整。原有制造業的業務則進行轉移或外包。這種跨國公司戰略結構的調整,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制造業的跨國轉移。 美國清晰地反應了這種轉移的趨勢。1980年至1990年10年間,美國對印度直接投資的90.8%、對臺灣直接投資的75.1%、對新加坡直接投資的66.6%、對菲律賓直接投資的75.1%,都在制造業或制造服務業中找到了技術與資本的對接點。 5、由封閉型技術研究向全球化合作研究轉化 制造業企業間的戰略購并導致了制造業資源的重新配置。 以往制造業的技術研發多是在封閉狀態下,獨自進行。為提高新技術的生命周期,減少研發風險,提高競爭力,制造業跨國公司逐漸加強了研究開發的全球化合作。在美國的硅谷地區,30%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是在日本與歐洲進行的,90%的組裝工作是在第三世界進行的。 從1990年起,中國大陸吸收外資已達2300億美元。中國做為一個世界制造業的生產基地,跨國公司正在將其研發中心,以驚人的規模和速度向中國轉移。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調查數字顯示,目前《財富》五百強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國投資了2000多個項目。世界上許多有名的電腦、電子產品、電信設備、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加速向中國轉移。目前已不僅是生產的轉移,而是包括采購、研發等在內的一體化轉移。 前不久世界五百強排名第九的美國通用電氣明確宣布,在2005年以前,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的年采購額將達到50億美元。該公司在上海建立的研發中心也已成為其全球三大研發中心之一。無獨有偶,摩托羅拉(中國)公司也于日前宣布,未來5年在中國大陸的研發投入將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年產值也可望超過100億美元,占該公司全球總額的三分之一。 通過對以上制造業五大變局的研究,我們看到:中國的制造企業已經處在國內、國外市場一體化、國內、國外競爭對手一體化的競爭環境中了。這也就是說:制造業的信息化是在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爭奪國際資源的大環境下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制造業信息化僅僅進行計算機設計和制造,進行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的應用,進行設計手段的技術跨越和實現網上辦公,顯然已經遠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和市場競爭的需要。 五大變局沖擊下的八大變化 在世界制造業五大變局的沖擊和影響下,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的產品市場也發生了和發生著許多變化。認識、研究和把握這些變化,才能使我們自主生產的信息化產品跟上時代的節拍,適應制造業企業發展的需要。 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產品市場都發生了那些變化呢? 一、市場主體,將由方案提供商變成方案應用商 我國網絡經濟發展到今天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幾個或幾十個軟件制造商、信息產品供應商依附媒體,蠱惑市場、造勢市場時代的終結。廣大企業和企業家正以即是信息的需求者,消費者又是信息的創造者的姿態。昂首闊步地走上了信息消費的主戰場,理直氣壯地成為了網絡信息產品消費的主體。 這種主體地位的轉變,將使制造業企業由被動消費變成主動消費。選擇消費,比較消費,計算信息化投入產出成本、計算信息管理質量成本的嶄新消費觀念必將逐步確立和形成。“網絡產品的說客戰略”、“鋪天蓋地廣告的造勢戰略”、“借名人之嘴的點金戰略”、“用紅頭文件強行推銷信息產品的下令戰略”都將逐漸失去其光環和銳氣。 哪些技術、哪些產品、哪些軟件、哪些方案能為消費者帶來效率、帶來效益、帶來商機、帶來市場的才將是在未來市場上站得住,叫得響,吃得開的產品;才將是具有生命力、有競爭力的產品。 反應這種變化的最典型的案例是奧克斯集團。2001年,在國內外眾多實施ERP失敗案例的警示聲中,奧克斯敢為人先,投資2500萬,毅然上馬ERP。一年半以后,項目一舉獲得成功。成為了我國民營企業成功實施ERP的典范。 奧克斯成功實施ERP的一個秘密武器和基本經驗,就是信息化項目中的主體意識。奧克斯確定了企業是信息化主體的戰略定位;確立了企業信息化就要見實效的戰略目標;確立了企業主要領導是信息化項目第一責任人的問責原則。正是這“三個確立”,使奧克斯走出了一條民營企業信息化的成功之路。 二、 市場比拼,方案將成為競爭的第一比拼點 方案是企業的一面鏡子。是一個信息產品供應商技術內涵、管理能力和服務質量的外在表現。無聲的方案本身就會成為一種有形的競爭力。 當前,制造業信息化的方案滿天飛。在IT168組織的信息化專家對25000個方案的評審中,科學性不足,安全性不夠,擴展性不保。靠模塊堆積,圖示唬人的方案占了近四成多。相當一批方案寫手,不懂得編寫信息化方案的要求,要領和基本常識。 隨著制造業企業主體消費意識的增強和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這種“積木方案”,“獅子大張口,信天要價的方案”和“主方案要價不高,維護方案要價驚人”的釣魚方案都將失去其光環和油彩。 制造業信息化供應商競爭的擂臺將首先在方案提供的環節展開。當前的大量信息化項目的招標中已經見到了這種競爭的硝煙。這種制造業信息化方案的競爭有兩個最明顯的特點。其一是:將提升方案本身的科學性和先進性。沒有技術含量的,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沒有制造業自身特點的方案將逐漸淡出市場。其二是方案的個性化不僅體現在滿足應用商技術層面的要求,而且要滿足其增值性要求。 游龍網絡科技前不久在《聯通CDMA WAP網關運營維護方案》的優選中,已經顯示了這種比拼特點。該方案突破了模塊堆積的同質化圍城。注意了為客戶進行業務運行中的增值性思考。顯示了方案提供商的技術底蘊,設計水平和對信息化項目本質的深刻理解。特別是:能夠“量化由于性能原因給客戶帶來的商務影響”,并進行網絡性能對商務影響的分析,提出改進措施。顯示了自己的開發能力和實施實力。這樣的方案提供商才可能是未來的贏家。 哪一個方案提供商都在講為客戶負責,叫客戶滿意。但是,客戶真正需要的不是說客。不是堆模塊、擺積木的玩家。 一個客戶可能完全沒有預感、沒有想到的問題。作為方案提供商想到了,而且為此進行了縝密的邏輯設計和思考。這才是一種真正為客戶負責的精神。也才是一種真正個性化的方案。 因此,在未來的方案比拚中,方案設計將會由策劃設計轉變為圖示實證設計,驗證性設計。以驗證其方案的正確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這是信息化方案設計中的一大突破和提升。這預示著一個全新方案時代的到來。 這種用圖示性實證,來印證邏輯設計思路的做法,即是非常高明的,又是沒有深刻分析和豐富經驗的方案寫手做不到的。很多方案:“寫著像朵花,運行不經?”。經受不住運行的檢驗。必將在方案的比拼和較量中首先敗下陣來。 三、 方案設計,將由技術制約轉變為管理引領; 隨著方案競爭的展開,方案設計和方案寫作也將由技術主導型向管理引領型轉化。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將在制造業信息化方案中得到滲透和體現。 制造業信息化過程中的許多進展和成績,當我們把它放在世界制造業五大變局的顯微鏡下去放大后,會讓我們看到其中的差距和不足,使我們警醒和反思。 我國某紡織品制造企業,在實施信息化前,統計人員根本無法短時間內提交統計報表。更無法回答“今天的斷紗有多少”、“今天走機(一種質問題)多少次”、“斷頭數多少”等問題。 實施質量信息管理后,建立了質量跟蹤體系,終端機每天在七大工序能采集10萬條產、質量數據,不僅完善了從棉花進廠檢驗到產品入庫各階段質量指標的記錄和分析,實現了快速、方便的產品質量追蹤,還對用戶的質量反饋做出快速反應。 這應該說是可喜的。但是,當我們研究了世界制造業的五大變局后發現:世界上那些實施網絡化總裝制造的企業,早已經由“質量控制”,發展為:“質量成本控制”。這種管理理念的發展、變化和提升,已經把我們遠遠的甩在了后邊。 分析起來,這種差距在技術上嗎?沒有! 就技術層面而言,“質量控制”和“質量成本控制”并沒有多大的技術難度。資金投入也不會有太多的增加。差距主要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上。 因此,信息化方案提供商不能在管理理念上盡快有一個質的發展和提升,就會老跟在別人后面“跟進發展”。這樣,制造業企業怎樣和跨國企業競爭?! 令人高興的是,最近已經有少數制造業信息化產品提供商悟出了這個道理。新一代電子政務系統的構建中,用友政務軟件已經將基于制造業信息化中的若干理念平行轉移和擴展延伸到電子政務領域。成為了GRP(政府資源規劃)系統。 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廣州)國際信息產業周上,用友政務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嚴紹業肯定的說:這種新一代電子政務的應用系統能取得成功,“除了應用軟件這個關鍵點之外,GRP理念是其基礎”。 四、增值服務,將成為軟件商重要的獲利點 當前,在信息化建設項目中,服務增值已經成為贏得市場和商機的一種競爭能力。 據IDC統計,2000年全球IT服務消費達到3950億美元。到2005年,有望在此基礎上繼續增加3050億美元,總額將達到7000億美元。IT服務消費額正以每年12%的速度遞增。其亞太地區(日本除外)是IT服務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 跨國信息化產品制造商,以高度的商業敏感,較早的看到了這一點。以IBM為例,服務,正在成為IBM最豐厚的利潤來源。2000年已經達到332億美元,占到IBM全部營收的三分之一。到2001年,IBM在服務上拿到的合同已經達到800億美元。 與此同時,安盛、普華永道等國際知名的咨詢公司正在迅速進入IT服務領域,并以自己強大的品牌優勢和專業力量切分著這個新興市場的蛋糕。 我國IT界對服務增值和服務創收的認識和理解較為遲鈍。以致 IBM早在1996年就與鐵道部合資成立了藍色快車服務體系,該體系已覆蓋了全國120余座大、中城市,2000余地、縣級城鎮。在上海還成立了亞洲最先進的呼叫中心和系統集成測試及開發中心。我們相當多的企業對此沒有反應,沒有覺察。 惠普也和IBM一樣是服務市場的開拓者和收獲者,他們依托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技術和與客戶的關系,不僅迅速搶占服務市場。 而且在咨詢領域,搶占了市場的制高點。 我國相當多的IT運營商和信息化產品的供應商的夢醒時分比較晚。 當電信運營商隨著電信市場壟斷格局被打破,才意識到“規模型、投入型、壟斷型”增長模式的不靈,才明白需要和尋找增值服務。才開始打造以網絡為核心的產業價值鏈。 同樣,對于相當多的信息化產品制造商、供應商而言,也沒有及時看到服務增值的潛力和價值。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不僅已經交了過多的學費,而且市場的制高點和營銷的風水寶地,很多已經被跨國競爭對手占據了。 但是,覺醒之日就是創收之時。 于是,種種拓寬業務市場、提升用戶價值的方案啟動了。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等運營商紛紛推出了互聯星空、“寬帶中國”、“移動夢網”等新的經營品牌和業務運營模式,中國鐵通、中國衛通等也加強了與產業鏈各方的合作。至此,我國電信增值服務產業鏈也正逐步地形成。 于是,管理軟件供應商開始整合優化軟件功能,進而實現軟件價值的增量擴張; 于是,開始研究服務持續化和實施方法論。用友更大膽的進行了渠道改造;改造后,僅北京分公司就有擁有上萬家客戶,這種服務目前是用友的主要收入來源。 但是,制造業市場的五大變局,沒有給予我們過多的時間,當我們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的時候。服務的理念和服務的市場都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突表現在: 1、軟件服務產業化; 當前,軟件服務已由附屬化轉變為產業化。服務將從產品中分離出來。用友、安易、金蝶等國內管理軟件領軍廠商為此已經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安易公司從去年開始面向全國推出的“券式服務”,應該說是一種較為成功的探索。看來信息化服務產業化已經成為必由之路。 實現服務與產品分離的下一步,將是軟件研發商與專業服務商的分離。今后軟件供應商將主要致力于產品的研發和解決方案的提供,而新的具有管理咨詢背景和行業增值服務能力的專業化服務商將日益承擔越來越重要的服務職能。 2、服務增值標準化 服務增值要求產品標準化和服務標準化。為了讓復雜的軟件用起來就像撥動電燈開關那樣容易,信息化產品提供商將提供更加標準化的軟件包,取代定制程序,這對專門的服務公司會大有好處,即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應用需求,從而進一步降低服務成本。 3、服務創收多元化; 服務理念的發展帶來的一個重要的變化是服務的多元化。信息化產品制造商要在多元化的過程中尋找創收點,勢必要提供多元的服務。因此,服務市場的競爭,必將在更大的范圍和空間戰開。 五、 功能整合,將成為新型軟件開發的重點 隨著企業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各個系統界面不統一,數據不統一,運行環境不統一的問題必將成為一種信息化的尷尬。整合必將成為一種呼喚和潮流。成為適應競爭、應對挑戰的一種進取,一種努力。一種存量資源的互補,一種分散資源的凝聚,一種增量資源的開發。 縱觀世界制造業的五大變化,我們看到:整合已經成了跨國集團獲取最大利潤的一種戰略能力,一種進擊能力。他們既不回到集中進行制造和生產的老路上去;也不固守那種分散組織生產的固有格局。而是充分的利用網絡在整合生產體系中的特殊作用,實現分散生產資源的整合。既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原材料的優選,又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市場的開拓。 這種戰略轉變說明:網絡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進行多種資源整合的現實性和可能性,又說明進行多種生產要素和營銷要素的資源整合,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尋求企業最大利潤空間的一條新途徑。 因此,未來的IT業將成為多種資源,多種方式,多種渠道進行整合的主戰場。成為強勢企業進行資本擴張時的主要手段。在這種即將到來的整合大潮中,優化軟件價值、進行不同系統的穿越和共通,把計算機集成制造,集成化產品開發,并行工程, 產品數據管理和供應鏈管理,協同產品商務都能實現信息的穿越和功能的互通,優點的集成,必將成為新型軟件開發的重點。成為制造業信息化產品生產的高獲利空間。一個在整合中開發,在開發的過程中整合的生動局面必將到來。 六、 綠色集成制造,將成為制造業的消費熱點 自1998年英國作家出版《綠色消費指南》一書,呼喚綠色消費意識的崛起以來。綠色消費成了一種全球性的、嶄新的、現代消費浪潮。由于綠色浪潮“包含著冷靜的、理性的商業邏輯。”必將為制造業信息化提供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所謂綠色營銷浪潮,是指以保護環境和回歸自然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綠色營銷活動。其主要特征是:提倡綠色消費觀念、營造綠色消費的群體意識。創造綠色消費的宏觀環境,培育綠色文化。進行以綠色產品為主要標志的市場開拓。 這種綠色消費浪潮,適應了人們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各國消費者的認同。在綠色浪潮中,企業發展目標開始了與環境目標的融合;企業管理理念、營銷理念開始了與綠色生態理念的融合;將為網絡信息產品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并將提出明確的生態要求。 人們在發展綠色產品的過程中認識到:綠色產品的個案開發是不夠的。必須從制造業下手,進行綠色制造的研究和應用。必須從系統的角度和集成的角度來考慮和研究綠色制造中的有關問題,并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因此,具有綠色制造集成功能的信息化產品將很快成為搶手貨。綠色產品和工藝設計與材料制造系統的集成、綠色制造的過程集成等集成技術以及綠色設計和綠色制造信息管理技術,今后都將是綠色制造中的關鍵技術。綠色設計的支撐軟件如:計算機輔助綠色產品設計系統、綠色工藝規劃系統、綠色制造的決策系統、綠色產品生命周期評估系統等都將會得到快速的發展,并成為制造業信息化產品市場中最搶手的產品。 七、一般化提升制造能力將向提升網上經營能力轉化 跨國制造業的五大變局表明:網上經營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的一種核心經營能力,戰略經營能力。 我國制造業在信息化的過程中,相當長一段時間,對這一點認識不足。偏重于提升制造業的設計能力,加工能力,制造能力,而不注重盡快提升制造業企業的網絡經營能力。相當一批制造業企業“只見網頁建,不見定單來”。網站等于“花瓶”和“擺設”。 當國外制造業已經將網絡成為網絡總裝的指揮部,成為跨國經營的主戰場的時候,我們只提升制造業的設計能力,加工能力,制造能力,而不具備網上經營能力行嗎?顯然是不行的。 因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上經營能力已經成為了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之一。網上獲取商機,網上尋找客戶,網上進行交易已經成為跨國企業進行國際競爭的重要手段。因此,這必將給制造業信息化產品制造商提出新的研究和探索的課題。 八、 有效益的信息化,將成為制造業企業選項的主要著眼點 隨著信息化科學發展觀的逐步確立,信息化項目中的不問投資,不講效益的散財童子越來越少了。樣子工程、形象工程、花架子工程將受到置疑和查處。將經濟,將效益,將效率的嶄新的信息化項目觀將逐步確立起來。 信息化項目的智能引進,專家把關,前期論證,實施跟蹤、全程監理和項目審計等一系列管理規范和相關法規必將逐步健全和完善起來。企業確定上馬信息化項目的決策過程將更加嚴謹、周全。比較性選擇、競爭性選擇將更加廣泛和激烈。 特別是,隨著制造化企業主體意識的增強,追求和講究投資效益的科學投資觀和信息化項目實施方法論都將得到提升和確立,信息化項目和網絡信息工程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作用將充分顯示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