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集團成長之路的標桿意義在于南存輝以過人的膽識和謀略將家族股權不斷稀釋,從而以較少股份控制了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
正泰集團:家族股權稀釋的中國樣本
- 文/本刊記者 張衍閣 彭水明
溫州樂清市柳市鎮。中國電器之都。天氣預報中的臺風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空氣有些燥熱。在這個外來人口占了一半多、比內地某些縣市還要繁華熱鬧的鎮子的大小角落,名稱各異的電器公司廣告牌摩肩接踵。
1984年,當修鞋匠南存輝投資1.5萬元與人合作創辦求精開關廠時,柳市鎮類似的作坊已有千余家;1988年與正泰集團一同獲得低壓電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在柳市鎮也有28家之多。
時光走過20年。2003年,正泰集團已經擁有31億元的總資產、101億元的當年銷售額和在國內低壓電器市場30%的市場份額,不僅成為柳市電器行業最卓越的代表,更是中國低壓電器行業代言人,現已躋身全球五大低壓電器巨頭之一。
而正泰集團成長之路的標桿意義除了與同在1984年成立的海爾和聯想一樣成為本行業的領跑者之外,還在于南存輝以過人的膽識和謀略將股權不斷稀釋,從而以較少股份控制了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
在正泰集團以各種方式紀念其20周年慶典時,在正泰集團新聞發言人廖毅滔滔不絕的介紹下,《法人》通盤考察了20年間正泰集團的三次產權革命史,試圖求得一個家族企業走向社會化的典型注解。
家族成員入股
1984年,在與小學同學胡成中每人出資1.5萬元加破舊的廠房設備共五萬元投資興辦求精開關廠時,修鞋匠出身的南存輝與裁縫出身的胡成中約法三章:每人股權一半,互不控制;各自的夫人不能進廠,不干預企業決策;誰要引進親戚誰就出讓股權。
在當時民營企業發展初期,這種契約無疑彰顯了兩位溫州人的超前智慧,但是這種契約引發的問題也顯而易見:比如兩人在企業重大決策中出現沖突時,誰說了算?盡管兩人后來約定廠長和法人代表每年輪流做,但終究不是企業長久發展之計。摩擦多了,分家也是必然。
有關南存輝和胡成中的關系被演繹成很多故事,但是最初的契約無疑還是使兩個人在分家時有了現成可循的比例,從而避免了激烈沖突。
1991年,求精開關廠一分為二。兩人各分得資產100萬元,其中包括一部分賬款。求精開關廠的7年帶給南存輝的是第一桶金和創業的經驗。
同年九月,南存輝與自己的在美國的妻兄黃李益合資,后者融資15萬美元,成立了中美合資溫州正泰電器有限公司。此后,南存輝又把自己的弟弟南存飛、外甥朱信敏和妹夫吳炳池以及另一位關系稍遠的親戚林黎明攬入正泰公司成為股東,從而完成了正泰公司至為關鍵的基礎構建。此時南存輝個人股份一下子從100%稀釋為60%,其他幾位家族成員占40%。黃李益所融資金名為投資實為借款。
此時的正泰公司是典型的家族企業。對南存輝和正泰公司而言,這次股權稀釋的戰略意義遠大于融資的意義。
由家族企業到企業家族
隨后正泰公司的快速擴張就要部分歸功于正泰電器對于質量的精益求精了。上世紀90年代初,柳市的電器假冒偽劣成風,遭到全國市場的抵制。國家六部委也派出工作組前往柳市調查整頓。柳市電器行業遭受重大挫折,眾多電器公司于此刻栽落馬下,存活下來的企業不足20%。正泰公司在這次風波中憑其質量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而幸免于難,并且在同行遭受嚴重打擊的情況下脫穎而出。
在此情況下,柳市的許多電器企業和正泰達成合作,由他們給正泰貼牌生產,正泰收取1%的品牌費和少許管理費。對于眾多遭受重創的柳市電器生產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于是和正泰合作的企業越來越多,到1994年初,已有38家。
但是,這種合作的弊端也開始顯現。“這種貼牌生產的合作方式是極為松散的,很多加盟企業都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由于法人多,難管理,很快就出現‘集而不團’的現象,”廖毅說:“這種合作是以品牌為紐帶而非資金,管理也很不到位,一些加盟企業的其他與正泰無關的產品也開始打正泰的品牌,造成品牌管理的混亂。”
針對這些弊端,南存輝開始了他的第二次產權革命。
1994年開始,正泰開始了對48家加盟企業的股權改造。通過出讓正泰的股份,控股、參股或者投資其它企業,正泰以品牌為紐帶,以股權為手段,完成了對48家企業的兼并聯合。
“這次改造中,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取消法人資格,健全了股東大會、監事會和董事會,并且實行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加強了對分公司的控制力,使集團成為真正的集團。”廖毅介紹說。
1994年2月,溫州正泰集團成立,成為溫州地區同行業的第一家企業集團,正泰的股東一下子增加到40名,而南存輝個人的股份也下降到40%左右。南存輝的這種在當時頗不為人解的做法帶來的結果是正泰公司整合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凈資產從大約400萬左右飆升至5000萬元,南存輝個人的財富也在3年間增加了近20倍。
就這樣到了1998年,正泰集團已經初步形成了低壓電器、輸配電設備、儀器儀表等支柱產業,資產也達到了8億元的規模。此時的南存輝才放出話來,宣稱正泰完成了由家族企業向企業集團的轉變。
股權配送 要素入股
南存輝進行的第三次股權革命,招致了家人和社會更大范圍內的不解。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這次股權革命才是南存輝之所以具有“現代企業家氣質”的最好注解,因為與前兩次股權革命相比,這次南存輝邁的步子更大,需要他個人付出的也就更多。
集團公司組建后,雖然正泰在規模上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但是正泰仍然是一個家族氣息很濃的企業,因為整個企業的核心權力仍然集中在南氏家族手中。加之由于公司迅速擴張也導致管理上出現了混亂局面。為了留住人才,實現正泰的可持續發展,南存輝又一次對正泰動了大規模“手術”。
1998年,南存輝在正泰集團的核心企業——正泰電器股份公司逐漸推行股權配送制度,即“要素入股”:管理入股、技術入股、經營入股,這樣吸收了幾十名“知本”型股東。正泰的核心股東也由此擴充到118位,包括原始投資者、子公司所有者轉換來的股東以及加盟正泰的部分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營銷人員等二級股東。
隨后正泰又推行了進一步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進行了股份化改造,裁汰了重疊機構,健全了“三會”。
此時,南存輝個人的股份空前地下降到20%多一點,其他幾位包括南存飛、朱信敏等創業元老分別持7%到10%不等的股份。在現有的正泰最高決策層中,南氏家族成員所占比例已不到三分之一,118位核心股東中,南氏家族成員也只占20%左右。
“正泰在這次股權改革中按對正泰的貢獻大小合理掌握了級差,沒有進行平均分配,避免了內訌。”廖毅說。
南存輝曾多次表示如有必要,今后還有可能進一步稀釋自己的股份。對于南氏家族掌控股份的底線,南存輝認為只要保持在5%左右就夠了。
實際上,南存輝通過對自我股權的不斷稀釋,使得正泰的總資產已經由創業時的200萬元變成了31億元。正泰集團現已擁有六家核心子公司和50多家的分公司。只占20%多股權的南存輝的個人資產也已經膨脹了無數倍。
南存輝被譽為“最具現代企業家氣質的溫州老板”。這種氣質不僅來自他從一個修鞋匠到“溫州第一大老板”的高跨度角色轉換,更來自于他對自己家族所有的企業股權不斷稀釋所體現出的罕見魄力。
目前,正泰公司正把上市作為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標。為此,正泰已經準備了八年之久。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市是繼續經營的必經之路,上市對于正泰來講意義不僅在于融資,更在于以上市的要求規范經營行為,提升管理能力。”南存輝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正泰集團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的一面旗幟。南存輝本人在獲取巨大財富后也開始打出產業報國的大旗。誠然,經過20年的發展壯大,以正泰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對社會的影響和貢獻早已超越了原有財富層面,同時社會賦予民營企業的責任和使命也產生了巨大變化。
|